04.23 什麼是功能性胃腸病?

在臨床上我們經常會見到這樣的患者,他們有明顯的消化道症狀,如腹痛、噁心、嘔吐、腹脹、腹瀉以及便秘等,多次就診,經多方面檢查未能發現有器質性病變。這些以往被視為所謂的神經官能症,近年來隨著腸道神經系統研究的深入,把這類疾病統稱為功能性胃腸病。該類疾病是一組胃腸綜合徵的總稱,系高級神經活動障礙導致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常,主要為胃腸的運動與分泌機能失調,無組織學器質性病理改變,不包括其他系統疾病引起的胃腸道功能紊亂。臨床表現主要為胃腸道的症狀,以腹痛、腹脹、噁心、早飽、嘔吐、腹瀉及排便困難等症狀為主要表現,可伴有其它官能性症狀。本病相當常見,以青壯年為多。


什麼是功能性胃腸病?

功能性胃腸病也稱為功能性胃腸障礙、胃腸功能紊亂或功能性消化障礙,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疾病。該類病又稱功能性消化紊亂症、功能性胃腸紊亂症、胃腸動力紊亂性疾病以及胃腸神經官能症等,實際上,功能性疾病和器質性疾病之分目前仍是臨床排除性診斷和等級診斷思維的主要依據,尤其是在精神疾病的分類、診斷和治療中。將所有疾病分為功能性疾病和器質性疾病思維方式的結果,使人們為排除器質性疾病,或為器質性疾病的初步診斷搜尋客觀證據,將生物學和物理學檢查置於臨床診斷中非常重要的位置。
什麼是功能性胃腸病?

隨著CT、MRI、顯微電鏡等影像和顯微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疾病已被證實了存在組織、細胞或亞細胞水平的結構改變,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醫學知識。但這也使人們產生了一種認為儀器檢查正常即沒有病的錯覺,因此客觀上導致了這樣一種情況:即醫生和病人因為極度重視生物學和物理學檢查結果的陽性發現,而存在對生物和物理學檢查沒有陽性發現的主訴,即檢查為陰性結果的病例,不太重視甚至忽視而簡單打發了事的現象。這種情況在非精神科中尤為常見,常常導致病人病情遷延,反覆就診,反覆檢查,造成病人痛苦不堪和巨大的醫療資源浪費。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的巨大成就給人類帶來了認識生命現象的誘人前景;卻也有導致生物醫學還原論觀點抬頭的現象,即企圖以單個基因或某種危險因素來概括一切病因的思想,這種觀點無疑會使諸如忽視實驗室陰性發現等情況更加嚴重。
什麼是功能性胃腸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