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逃離車水馬龍,出發仁化這幾處低調的景觀,第一個很多人都知道!

隨著時代的遷移

那些遺留下的舊時古建築

已成為城市沉浮興衰的見證者

探看深沉的古韻之美

找尋不一樣的歷史記憶

仁化古亭/門樓系列:

丹霞山觀日亭

鼎立於仁化縣丹霞山長老峰(海拔409米)巔,為最佳觀日點。

逃離車水馬龍,出發仁化這幾處低調的景觀,第一個很多人都知道!

丹霞日出有“壯觀無殊泰岱,奇美不讓黃山”特色,凡在此觀過日出者,大多會發出“遊盡日出風景地,獨有丹霞日出美” “金輪噴薄照千峰,霧海霞浮幻化紅;碧樹生花迷眼亂,此身端似在瑤宮。”的感慨。亭二層,高約10米,寬約6米,是遊客必登之處。

門口茶亭

位於仁化縣石塘鎮馬斯垇西北面,小溪西側田中央,有座東西走向,全青磚築方形鑊耳脊亭(村人稱“門口茶亭”)。

逃離車水馬龍,出發仁化這幾處低調的景觀,第一個很多人都知道!

逃離車水馬龍,出發仁化這幾處低調的景觀,第一個很多人都知道!

高8米,寬6米,進深10米,面積60平方米,兩側築1·5米寬,4米高拱門,北側青磚築二面坡硬山頂,坐南朝北,拱形門,構成獨特的“┳”形象。仍用。

逃離車水馬龍,出發仁化這幾處低調的景觀,第一個很多人都知道!

仁化黃坑東莊門樓

屹立於仁化縣黃坑鎮東莊村東南隅,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本村李老伯說,此樓建於清宣統年間。因本村李姓大監與皇后通姦,悶悶不樂,想脫身返鄉。皇帝問他,對方說想在家鄉門樓,皇帝便託人按北京頤和園大門規格繪圖紙,恩准大監歸家建樓。

逃離車水馬龍,出發仁化這幾處低調的景觀,第一個很多人都知道!逃離車水馬龍,出發仁化這幾處低調的景觀,第一個很多人都知道!

門樓由門、門樓構成,坐西北向東南,傲視涓涓南去的黃坑河,卵石鋪坪,兩側豎一對紅砂岩雕花夾旗石;寬3米,高5米,青磚灰泥木結構,垂花樓式無柱歇山頂灰脊,鰲尾護珠剎,鳳尾垂脊。

逃離車水馬龍,出發仁化這幾處低調的景觀,第一個很多人都知道!

全紅砂岩門面,門楣原懸御賜“國魁”匾,方形門枕石,方框,楣雕雙龍戲珠,頂雕靈芝、仙草圖案額,三隻展翅粉碟,生動如真,簷額仙仙宮。雕花挑手,蓮花童柱(露頭),花扇形軒梁,三疊加垂花挑手,蝙蝠封簷板,構圖豐富,思維新穎,藝術含量高。

背面與正面造型酷似,只是紅砂岩方形礎,稜形撐柱(設安全栓),門楣雕“鯉魚跳龍門”、雙鳳戲珠圖案(配祥雲),鳳尾沾珠額,造型別致。全貌基本完好,形態飽滿,雍榮富麗,令人印象深刻。

逃離車水馬龍,出發仁化這幾處低調的景觀,第一個很多人都知道!

韶關市民間文藝家協會 黃玉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