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发话了!以后有钱也难买房……

最近深圳楼市热度不减,5月深圳新房市场销量大增,创2018年新高。

今天上午,深圳市住建局发布《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政策一出,便引起了广泛热议。

我们来看一下这次新政有何干货:

1、到2035年,深圳将建设各类住房170万套,其中市场商品住房仅占住房供应总量的40%左右,而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总量合计占60%左右。

2、租金、售价方面,人才住房为届时同地段市场商品住房租金、售价的60%左右,安居型商品房为届时同地段市场商品住房租金、售价的50%左右,而公共租赁住房只租不售,租金最低,为届时同地段市场商品住房租金的30%左右,特困人员及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租金低至公共租赁住房租金的10%。

新政传递了一个明显的信号:保障型住房越来越完备,商品房越来越稀缺。不折不扣的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模式是什么?就是断了相当一部分人买房的念头,让大家接受租房,接受长期租房,居住用的房屋租赁市场会长时间的繁荣与活跃,同时商品房价格也会坚挺,尤其是一线城市商品房价格。

想买房的人或许会睡不着觉,以后的商品房会持续缩小供给,一房难求,价格怎么走,这个不难判断。

谁对房价意见最大?买不起房的人,房改新政让这批人看到了希望,很好啊!

廉租房,租赁费,经济适用房,叫法繁杂,其实就是政府照顾低收入人群的举措,出发点是好的,做起来不容易,任重道远。

商品房会不会跌?不会,可能会涨更高。因为高端商品房市场供应会减少、保障低端房供应会增加,你有桑塔纳开,就不会管法拉利是不是卖天价了。

文件中提到,商品房以普通住房为主,所谓以普通住房为主的意思就是中小户型,看出来民生导向非常强烈,这也是新政出台的主要政策导向。

未来有条件买商品房的,想买个大户型改善,难。以后住深圳三室一厅两卫的怎么说也是有质量的中产阶级了!一线城市未来承接的外来人口一类是生活服务人员,另一类是高端科技人才。

一线城市住房问题变得十分紧迫,缓解市场供需矛盾成为政府施政的重点难点。总之,市场的归市场,政策的归政策。也许未来各地房产市场都会是类似的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