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發話了!以後有錢也難買房……

最近深圳樓市熱度不減,5月深圳新房市場銷量大增,創2018年新高。

今天上午,深圳市住建局發佈《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徵求意見稿)》。

政策一出,便引起了廣泛熱議。

我們來看一下這次新政有何干貨:

1、到2035年,深圳將建設各類住房170萬套,其中市場商品住房僅佔住房供應總量的40%左右,而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合計佔60%左右。

2、租金、售價方面,人才住房為屆時同地段市場商品住房租金、售價的60%左右,安居型商品房為屆時同地段市場商品住房租金、售價的50%左右,而公共租賃住房只租不售,租金最低,為屆時同地段市場商品住房租金的30%左右,特困人員及低保、低保邊緣家庭租金低至公共租賃住房租金的10%。

新政傳遞了一個明顯的信號:保障型住房越來越完備,商品房越來越稀缺。不折不扣的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模式是什麼?就是斷了相當一部分人買房的念頭,讓大家接受租房,接受長期租房,居住用的房屋租賃市場會長時間的繁榮與活躍,同時商品房價格也會堅挺,尤其是一線城市商品房價格。

想買房的人或許會睡不著覺,以後的商品房會持續縮小供給,一房難求,價格怎麼走,這個不難判斷。

誰對房價意見最大?買不起房的人,房改新政讓這批人看到了希望,很好啊!

廉租房,租賃費,經濟適用房,叫法繁雜,其實就是政府照顧低收入人群的舉措,出發點是好的,做起來不容易,任重道遠。

商品房會不會跌?不會,可能會漲更高。因為高端商品房市場供應會減少、保障低端房供應會增加,你有桑塔納開,就不會管法拉利是不是賣天價了。

文件中提到,商品房以普通住房為主,所謂以普通住房為主的意思就是中小戶型,看出來民生導向非常強烈,這也是新政出臺的主要政策導向。

未來有條件買商品房的,想買個大戶型改善,難。以後住深圳三室一廳兩衛的怎麼說也是有質量的中產階級了!一線城市未來承接的外來人口一類是生活服務人員,另一類是高端科技人才。

一線城市住房問題變得十分緊迫,緩解市場供需矛盾成為政府施政的重點難點。總之,市場的歸市場,政策的歸政策。也許未來各地房產市場都會是類似的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