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观察|特斯拉危局

文 | 张驰有道

特斯拉或许只是概念股。

当摩根大通抛出该观点的时候,或许马斯克只是做出了一个耸肩摊手的动作,口中还吐出了“WHY”英文单词,并在几日后误入了硅谷“性派对”。

剧情总是步步惊心地上演。1月4日的海外脱水研报还列出了7个原因,阐述了为什么说特斯拉或许只是概念股。至此大洋两岸的舆论潮终于被掀了起来,特斯拉陷入“十面埋伏”。

观察|特斯拉危局

1、转折

自2003年成立以来,有“汽车界苹果”之称的特斯拉汽车凭借出色的科技配置和超好的产品体验,迅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垂青。

十余年来,市值倍速上涨,不止让老牌车企始料未及,似乎也让美国政府觉得是时候调控一下围绕自动驾驶的产业资金流向了。一边面对具备成熟制造体系能力,但没反应过来的底特律。另一方面看着日益崛起,但问题不断的硅谷特斯拉,美大棒还是在2016年中选择抡向了特斯拉。

股价稍微遇挫之后,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们并没有选择跟随政府节奏,还是毅然决然推动着特斯拉市值水涨船高,并在2017年达到了巅峰,超过了通用、福特、宝马、本田和日产等多家老牌跨国车企。

不过,在这14年的时间里,风光之外,特斯拉始终面临着量产困局、质量问题、巨额亏损等问题。当时针转到了2018年,特斯拉反而遭到了华尔街资本市场的看衰,“特斯拉或许只是概念股”的言论也从大洋彼岸传至国内并不断发酵,一时,特斯拉陷入“十面埋伏”。

2、量产困局与召回风波

2016年3月,特斯拉首次披露新产品Model 3,定位为低端电动车,由于价格平民、智能出行的加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藉此特斯拉Model 3狂收超50万辆订单。为了尽快满足消费者的用车需求,特斯拉公开了产能计划。

2017年8月,特斯拉称预计到年底实现5000辆Model 3的周产率。不过,这次承诺还没撑住3个月,又将该目标的实现推迟到2018年3月。而到了今年1月3日,特斯拉在一项声明中再一次把量产目标推迟一个季度。

据了解,特拉斯目前在全球有两个工厂,一个在内华达州,一个是2016年在荷兰蒂尔堡新建的工厂,量产能力不超过3万辆。

这边厢产能无法保证,那边厢由于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特斯拉召回风波也时有出现。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披露信息称,日前,拓速乐汽车销售(北京)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自2018年1月15日起,召回2013年9月24日至2013年12月2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2013年款Model S系列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7辆。

3、质量问题与售后不佳

2018年1月8日,现代快报/ZAKER南京做了《130万特斯拉,买回大半年就断轴》报道。事情是这样的,2016年年底,焦女士预订了最新款的Model X,并于2017年5月在上海特斯拉直营店提了车,光购车就花了130多万,不承想仅仅开了大半年,就发生了断轴如此大的质量问题。

对此,焦女士希望能够退车退款,即便是修好了她也不敢再开了,不能排除换的螺丝再次断裂的可能。

不过,焦女士仍然非常担心,因为从目前来看,就她了解到的很多特斯拉车主维权案例,都没有得到比较满意的处理,而且在现代快报介入采访报道之前,焦女士曾多次向特斯拉反映情况,并没有得到及时反馈。

昨日,【财经汽车周刊】联系到焦女士询问进展,焦女士称,车子目前已被拖走进行检测,但特斯拉方面并没有承诺具体的检测周期。

事实上,特斯拉汽车出现质量问题或存在安全隐患并非个例。就拿最近来说,有媒体报道,在重庆某小区车库,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未充电、未被碰撞的情况下发生自燃,从自燃车辆车况看,内饰完好,着火点在车辆底部,应该是电池系统着火。

另据报道,在接连的产能目标推迟之后,Model 3因悄然更换内饰材料又引来争议。据悉,部分顾客拿到Model 3车型后,发现特斯拉正在把优质的内部材料换成低质量的材料,然而,在这之前特斯拉官方并没有通知车主,也没有解释或者打折扣。

4、巨额亏损与资本市场看衰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特斯拉还面临巨额亏损、资本市场和相关监管机构都不看好的危险局面。

去年11月,特斯拉公布其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亏损逾6亿美元,为其历史上单季最大亏损。

据报道,特斯拉不仅被部分华尔街资本和分析人士不看好,甚至在证监会人士看来,像特斯拉这样连续多年不盈利的企业,在A股根本无法上市,即便在A股上市了,退市制度不修正的话,也会年年忙于保壳。

风光无两的特斯拉,怎么会陷于内外交困境地?

事实上,除了资本市场和监管部门,来自国内外传统车企的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大。以美国本土的老牌车企通用、福特为例,其拥有百年的体系制造能力,就是特斯拉远远不能及的以外。更重要的是,通用和福特频频在汽车科技方面、车联网方面等加大研发和开发力度,不断增强消费者体验,颠覆特斯拉的传奇并不在话下。

就连大洋彼岸的中国,来自比亚迪、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以及互联网造车势力蔚来、拜腾等说颠覆特斯拉的传奇,似乎也没什么不可能。

可以说,2018年将是特斯拉真正的历史转折年,陷于“十面埋伏”究竟能否突围,如何突围,且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