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安信三板」新三板拟推差异化信披 监管启动挂牌企业调研

市场概况速览

三板做市:908.48↓1.10↓( 0.12%)

挂牌总数:11530家

新挂牌:0家

新转为做市转让:0家

股票成交数:673只

做市转让:394只

总成交金额:2.8亿元

做市转让:0.9亿元

整体估值:20.86

做市估值:19.47

协议估值:21.72

竞价点睛

今日0家公司变更为竞价

做市点睛

今日0家公司变更为做市

做市预告

4月13日1家公司转为做市转让

竞价预告

4月13日1家公司转为竞价交易

当天成交情况

「安信三板」新三板拟推差异化信披 监管启动挂牌企业调研

竞价涨幅前五

「安信三板」新三板拟推差异化信披 监管启动挂牌企业调研

做市涨幅前五

「安信三板」新三板拟推差异化信披 监管启动挂牌企业调研

交易额前五

「安信三板」新三板拟推差异化信披 监管启动挂牌企业调研
「安信三板」新三板拟推差异化信披 监管启动挂牌企业调研

新闻动态

「安信三板」新三板拟推差异化信披 监管启动挂牌企业调研

新三板拟推差异化信披 监管启动挂牌企业调研

新三板的制度建设还在持续进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前从部分华东地区新三板挂牌企业处独家获悉,日前证监会及股转系统、中国结算等会管单位正在对挂牌公司进行调研,而调研内容主要针对信息披露制度体系的。

一位接近股转系统的券商人士表示,此次调研及完善的目的旨在建立更加具有差异化的信息披露制度;这一方面是为了强化新三板的市场定位,另一方面也为了强化市场监管,进一步明晰新三板市场的信披义务。

记者同时获悉,监管层亦通过调研提纲向多家公司询问诸多问题。有挂牌公司董秘认为,完善信息披露是作为公众公司规范治理的重要路径,但同时亦有不少挂牌企业由于认知不足等原因存在信披违规的情形,因此完善信披机制也是强化监管的方式之一。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完善信披机制是改善当下新三板市场环境的前提,这一信号的出现一方面是监管者从严监管的象征,另一方面亦不排除或有更多差异化的制度红利等待酝酿。

调研信披意见

监管层正在对部分新三板公司开展调研。

“4月上中旬,监管部门就要来我们这里调研,”4月11日,江浙地区一家新三板公司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主要调研方向是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意见建议。”

该人士告诉记者参与此次调研的监管层人士来自证监会公众公司部、法律部、会计部、股转系统、中国结算北京分公司以及当地派出机构。

而据一位接近股转系统的券商人士透露,监管层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规则的研究与修订,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披体系。

“市场分层和交易机制发生结构性变化后,对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也提出了更高、更细化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对挂牌公司的调研工作必不可少。”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新三板公司数量过多,目前的分层只是解决了分类管理的问题,但为了强化一些新三板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强化信息披露义务,必须对一些重要公司给予更高的信息披露标准。”上述券商人士透露。

另一方面,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完善信息披露要求也是强化新三板监管的重要手段。

“和沪深(交易所)相比,新三板的信披标准是相对宽松的,但即便如此仍然出现了不少和信披有关的违规事件,因此通过差异化的要求。”北京一家TMT类新三板公司董秘表示。

事实上,信息披露目前也是新三板公司违规的主要环节。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1日,2018年年内共有不少于189家新三板公司出现违规情形,当中103家均与信息披露违规有关。

其中,68家公司因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而出现违规,而亦有10家公司存在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等情节。

针对这一情况,不少新三板公司也在密集制定自己的年报信披重大差错责任追究等制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仅在4月1日至11日期间,就有多达49家新三板公司制定了自身的追责制度。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新三板企业数量繁多,且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治理规范度不足,因此让信环节成为了违规活动的重灾区。

“一方面是一些券商督导员不够专业,无法很好的辅助好企业,另一方面新三板的管理层、董秘也缺乏对公众公司信披义务的了解,”上述新三板公司董秘则表示,“但信息披露也是作为公众公司与否最大的差别,所以对于信披制度的完善也可以预期。”

调研提纲的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监管层在此次调研中,也对挂牌公司提出了多项与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建议有关的问题。

例如,在证监会规章层面如何对挂牌公司进行分类,实施差异化信息披露要求,就成为了此次调研问题之一。

“这个差异化分类有可能按照现有的分层来区分,也有可能按照交易方式的区别来安排,”上述新三板公司董秘认为,“比如针对创新层或者集合竞价类公司,提出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

在具体的差异化措施上,监管层也向挂牌公司调研了多个问题,例如针对不同类型挂牌公司年度报告披露时间和披露内容,是否需要以及如何进行差异化安排;而针对不同类型挂牌公司的停复牌要求又需要如何差异化对待。

另据上述新三板公司人士介绍,中介机构的督导角色也在此次调研中被提及。

“监管层也在调研中想了解主办券商在信披督导过程扮演的角色,想了解主办券商在信息披露督导义务和责任。”前述江浙地区新三板公司人士表示。“很多信披事故里的确有主办券商的责任,但有时候则是公司方面的责任。”

而据记者获悉,此次调研的问题之一正是“在信息披露违规案件中,如何界定与分配挂牌公司、主办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此外,针对新三板市场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也在此次调研提纲当中。

“调研也想让公司对证监会、股转系统、中国结算等机构以及整个市场发展提建议,”上述新三板公司人士分析称,“我们认为监管层考虑分类化信息披露监管,也有可能是为后续给予部分优质新三板公司更多政策空间做铺垫,当然,从目前仍然难以推动投资门槛的前提看,能够给出的红利牌并不多了。”

「安信三板」新三板拟推差异化信披 监管启动挂牌企业调研

互联网布局结硕果 12家新三板保险中介去年净利大增

截至昨日发稿时,已经有12家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新三板”)挂牌的保险中介机构发布了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12家机构的营业收入全部实现上涨,平均涨幅为52.66%;从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来看,12家机构中有11家实现了盈利,另外1家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有2家是在2017年扭亏为盈,12家机构净利润平均增长了139%。

从2017年开始,以百度、腾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保险中介行业,资本实力雄厚,另有汽车、健康等多个行业的企业加入,保险中介行业掀起一翻资本热潮。从保险中介的业绩来看,去年保险中介的火热也绝非偶然。

平均净利翻番

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保险中介机构的营业收入普遍呈大幅上涨之势,净利润整体情况良好,12家中介机构中有11家实现了盈利,仅1家处于亏损状态。

具体来看,2017年,12家保险中介机构共实现净利润1.50亿元。其中,正迅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迅保险”)获得最高净利润增长率,取得约342万元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608.68%。净利润同比增长超两倍的企业有北京恒荣汇彬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荣汇彬”)和广东创悦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创悦股份”),净利润分别增长了229.31%和206.11%。

2017年实现扭亏为盈的两家企业分别为汇中保险公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汇中保险”)和世纪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世纪保险”),分别实现净利润205.1万元和688.9万元。

良好的经营业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资本市场的中介热潮。2017年以来,一批互联网巨头公司以及汽车、电商等多个行业代表性公司加入保险中介战场。

记者统计发现,截至发稿时,今年至少有14家保险中介机构获得批准开展业务,而去年全年这一数据为25家。保险中介市场持续升温,是保险公司专业化经营的必然趋势,产销分离的大势之下,保险中介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保险中介机构良好的业绩也对资本产生了较大吸引力。此外,与申请保险公司牌照相比,保险中介的门槛相对较低,不排除部分企业以中介为切入点曲线进军保险业。

从保险中介在新三板的融资情况来看,有3家机构公布了2017年的定增情况。其中,诚安达定向发行募集资金1295万元,恒荣汇彬进行了两轮定增,第一轮定增已完成,募集资金1.472亿元,第二轮定增拟募集1.11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尚在进行中。此外,宜信博诚保险销售服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宜信博诚”)通过定增募集了8000万元资金。尽管新三板整体交易较为冷清,但也体现出一定的融资功能。

互联网领域忙布局

在新三板挂牌的保险中介机构,大多属于传统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在近年的发展中,他们感受到了互联网对传统业务的冲击,也在互联网保险方面谋篇布局,力推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互联网时代下,大量掌握数据、高新技术的公司都有入局保险中介的意愿,保险公司也必须与网络平台、汽车、健康、通信、设备等企业直接开展合作,传统的保险中介已压力重重。”鼎宏汽车保险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鼎宏保险”)表示,相对传统保险中介机构的粗放销售方式,互联网“大数据”优势挖掘客户更加精准,而目前该公司在保险前端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积累不足。今年,其将加快互联网保险销售资质的获取,完成合作、开发网销产品内容及上线运营。

恒荣汇彬表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务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直接重构保险业的产品结构和销售渠道,未来甚至会形成保险行业的新生态。对于保险企业来说,构建新的互联网金融业态迫在眉睫。”该公司认为,拥有多品类保险产品销售能力、具备专业保险产品解读能力、运营和服务能力的中介机构将迎来更大的发挥机会。

创悦股份在年报中提出,2018年,该公司将充分利用子公司创悦科技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保险,增加包括信息技术、品牌宣传、销售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并结合自身经营特点为销售渠道提供便利性的展业手段和差异化服务,强化“线上获客,线下服务”营销模式,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深挖细分客户群体,探索在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突破。

华成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成保险”)表示,目前该公司正在向江苏省通信管理局报送互联网牌照申请资料,联同互联网经营平台,迎合当下“互联网+”趋势,开展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

同时,宜信博诚表示,目前其拥有独立网站及微信公众号,还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小智科技打造了“小智智能保险”APP。

此外,新一站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一站”)目前的两大业务板块都跟互联网有关,一是依托新一站保险网面向个人与家庭提供产品和服务,二是依托新贝易保平台面向保险代理人和保险场景机构客户开展业务。

瞄准综合化力推交叉销售

除了对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担心和布局,保险中介在业务发展方面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重视寿险业务的发展,有产寿业务的保险中介加大了推动交叉销售的力度。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在寿险业转型发展之路上,保障型产品的地位将得到提升,这为专业中介机构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可能为其带来长远利润,因此得到了不少专业保险中介的重视。

“寿险具有毛利高、连续性好、收益周期长的特点,公司确定了始终坚持提高寿险销售占比的发展战略,以提高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诚安达表示。在销售方式上,打破了原有的财险和寿险分管模式,全面开展交叉销售模式,对经营单一财险业务的分公司进行了资源整合,提升分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创悦股份目前的主要业务来源于车险,主要客户皆为财产保险公司,但该公司同样明确提出,要重点打造寿险运营团队,充分利用其现有较大规模的营业网络平台进行寿险业务开拓,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在各地铺开寿险业务,全面推进公司在寿险领域的发展。“目前,寿险团队已初步建立,下一步,将在人、财、物等资源向寿险倾斜,逐步扩大寿险业力规模”。该公司表示。

在业务结构调整方面,泛华金控在去年的动作也颇具代表性,去年是该公司上市10周年,并确立了“以销售组织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寿险”的未来发展战略。泛华金控认为,标准化的车险容易互联网化,车险线上化交易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去年该公司将车险业务板块出售给车车科技,包括全国性的保险中介牌照以及线下财产险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

诸海滨新三板研究

专注新三板资讯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