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沒有硬件的WWDC才是蘋果改變的開始

沒有硬件的WWDC才是蘋果改變的開始

蘋果WWDC2018年度大會於加州時間6月4日上午10點在舊金山聖何塞如約而至。令人吃驚的是,去年一口氣發佈了11款硬件產品的WWDC大會,今年卻毫無硬件的蹤影。有業界聲音認為蘋果這次是真的觸達創新瓶頸了,要不怎麼會一款硬件產品都拿不出來?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眾所周知,蘋果全年公開見面會有三次,春秋季的產品發佈會以及夏季的WWDC大會,其側重各有不同。WWDC雖為開發者大會,但蘋果歷年也在會上亮相各種科技裝備,今年的大會蘋果一口氣更新了四大OS操作系統以及AR和其他軟件的細節,並未涉及全新的硬件產品,如此偏“軟”的開發者大會在WWDC歷程中尚屬罕見。實際上,蘋果WWDC側重的改變與其當前自身格局緊密相關。

沒有硬件的WWDC才是蘋果改變的開始

蘋果在畏懼什麼?

從基本面看,蘋果的市值再度走高直指萬億美元大關。最新財報2018Q2蘋果當季營收611.37億美元,淨利潤為138.2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5.6%和25.3%。堅挺的營收和利潤表明iPhone X並沒那麼糟糕,除了Mac外各產品線仍在增長。

卓越的財報成績雖能讓華爾街和投資者在短期內滿意,但這並不意味著蘋果在未來中長期可以高枕無憂。如今正是業界風雲突變時,AI、雲、算力成為新的主賽道,蘋果的老對手微軟和谷歌都在不停地上演變身戲法,作為業界公認的硅谷三大精英經理人之一的庫克,不可能不發現這些反常。獨孤求敗的蘋果其實是有弱點的,而庫克正在提前為預期的風險埋單。

庫克說,iOS是蘋果商業哲學的核心,是蘋果的驕傲。這句話正體現了蘋果軟硬一體、高度封閉的產品生態的優勢。但如今,這也成為蘋果當下僅有的優勢,儘管它仍然維繫著蘋果的近萬億市值。

蘋果的商業哲學佔盡了移動時代的天時地利,也倒逼著他的對手們發憤圖強,拼命從其他領域構建新的核心競爭價值。微軟的生產力和智能邊緣迅速崛起,在智能雲市場與亞馬遜二分天下。AI進入算力時代,英偉達憑藉獨佔的GPU訓練市場獨步天下,而谷歌TPU藉助自家深度學習框架以高度固化的計算模型欲與英偉達抗衡之。風生水起的新領域正在誕生新的核心競爭力,而蘋果在這些領域並無先機也無後發優勢。

沒有硬件的WWDC才是蘋果改變的開始

蘋果想改變什麼?

所以,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WWDC2018,沒有硬件產品,更注重軟件生態,更注重開發者。目前蘋果平臺擁有超過2000萬的開發者數量,APP Store周用戶訪問5億人次,開發者獲利超900億美元。那些掌控著大平臺的科技公司而言,開發者無疑是業界的“源頭活水”,而對於急切向著更多領域尋求核心競爭價值的蘋果公司來說,更是尤為如此。

除了四大系統的更新,蘋果實際上更希望開發者在人工智能、AR這些新興領域幫助其構建新的價值生態。說起AR我們不得不再次提及ARKit這項蘋果的得意之作。AR在近兩年重回業界視野緣於2015年機構Digi-Capital的一份調研報告,雖然當下AR的熱度不及人工智能,但作為未來終端進化過程的關鍵一環,AR在人機交互領域有著不可或缺的位置。

2017年的移動端AR之爭令業界震動。在與谷歌ARCore的競爭中,蘋果ARKit棋快一招,藉助自家基數龐大、規格統一的iOS設備迅速佈局終端市場,而碎片化加劇的安卓平臺上的ARCore其規模至今難以成形。庫克當時的殺招令人印象深刻,將ARKit的部署策略認為是其職業生涯最得意的神之一手亦不為過。

而這次的WWDC大會上蘋果發佈了ARKit 2 SDK,這將使開發人員能夠藉由改進的人臉跟蹤功能,優化圖形真實渲染、3D對象檢測,實現持續性、共享性的AR體驗。ARKit 2比ARKit更先進的地方在於,它可以讓多個用戶一起玩遊戲或者合作項目,也支持非直接參與者加入的“觀眾模式”。

沒有硬件的WWDC才是蘋果改變的開始

之前我們知道,谷歌ARCore在Tango架構基礎上獲得了豐富的技術沉澱和積累,因而在3D建模和技術實現方面頗有優勢。但從蘋果ARKit如今的演進速度來看,似乎並不弱於ARCore,加之背靠規模基數的iOS設備,其升級、迭代的實施得以保證。蘋果在移動AR方面的優勢將繼續領先。

由此我們可知,蘋果真正想要改變的,是單一的OS商業哲學;蘋果未來所追求的,是更多的新領域核心競爭價值。雖然移動AR已佔有先機,但仍遠遠不夠,AI和算力的時代,蘋果還須補足更多功課,開發者是其值得依賴的重要力量。而當WWDC2018還未結束時,前方就傳來消息:微軟成功收購全球最大開發者社區Github。

留給庫克的時間不多,沒有硬件的WWDC或許才是蘋果改變的開始。

文/陳徐毅 高級工程師,科技專欄作者,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主流期刊《通信世界》、《微型計算機》、《創意世界》、《中關村》等特約作者。歡迎紙媒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