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致我愛過的女聲們之袁泉

我在北京第一次喝白酒喝到吐,還是因為袁泉。

那應該也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天我的朋友造型師陳非約了我們一起去建外SOHO一家叫T6的火鍋店晚飯,席間他接了個電話,然後對我們說:“一會兒小袁老師也過來。”

小袁老師就是袁泉。那時候其實認識袁泉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在一起吃飯還真是第一次。小袁老師也是調皮,來了之後就說,吃火鍋喝點白酒好,但自己卻不喝,說一會兒還得工作,卻又頻頻向我這個“老鄉”(袁泉是湖北沙市人)和“老師”(她大概也知道了我當過老師)敬酒。不謙虛地講,我的酒量還是相當可以的,能在飯桌上遇見袁泉也是高興,於是她敬一杯我就喝一杯,毫不含糊。吃完飯大家又嚷嚷著一起去唱歌,小袁還有工作就先走了,我上了陳非的車,車剛發動一顛,我哇地一下就全吐出來了。朋友們說,以你的酒量喝這麼點不至於啊,我說,好吧,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確實,我對袁泉有一種情不自禁的喜愛。這喜愛從我第一次見到她本人的時候就油然而生了。那是2001年,田沁鑫執導的話劇《狂飆》在首都劇場上演,袁泉與朱媛媛、陶虹、師春玲分別扮演田漢一生中四個重要的女人。那時的袁泉剛從中戲畢業,《狂飆》算是她的畢業大戲,也是她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舞臺作品。這個劇的最大特點就是當中有很多戲中戲,每個演員都會在舞臺上一人分飾多角,袁泉就先後扮演了慾火焚身的經典戲劇角色莎樂美,新潮叛逆的田漢最後一任妻子安娥,以及情深義重的關漢卿的紅顏知己朱簾秀。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袁泉在話劇《狂飆》裡扮演的關漢卿的紅顏知己朱簾秀

那一晚,袁泉的戲劇能量就如同她的第一個角色莎樂美那樣在舞臺上噴薄而出,且收放自如。事隔多年,我還是能時時想起那晚她的眼神,她彎下身子,抬起臉龐,定定地望向觀眾深處的眼神,像一把刀子,似冰又似火,成了那晚扎進我心裡最深刻的印跡之一。

那一晚我開始對袁泉的舞臺劇充滿了期待。後來傳出她要出演田沁鑫版《趙氏孤兒》的消息,卻因為在排練時摔折了鎖骨,她無奈退出劇組,再看到袁泉的話劇表演,就是四年之後,她出演孟京輝導演的話劇《琥珀》了。

《琥珀》之後,我為我當時供職的《中國電影報娛樂週刊》寫了一篇專題《誰是孟京輝的琥珀》,當中這樣寫到袁泉:

對於孟京輝的話劇,一直有這樣的說法:在他的戲中,所有的女主演都只是個符號,從前的吳越、梅婷、郝蕾,到最近的王檸,孟氏戲劇中,戲份大多數還是集中在男主演身上,出彩的也多是女二號,因此自身的條件、表演的功力再有客觀的限制,這幾位“孟女郎”還果真都只成了符號。

這次袁泉的戲份同樣並不是太多。她本可以再次成為另外一個孟氏符號。看吧,正如所有孟女郎(我們姑且這麼稱謂)的出場,都會在一柱光束下,突地低頭猛跑,驀然停住,然後抬頭、聚光,急切的臺詞;她們也總少不了會沿著一道虛或實的壁牆,歪頭,眼神迷離,夢遊般單臂順牆撫劃而過,她們都外表纖弱,眼神敏感,表情淡漠,內心叛逆,且在某一刻會極具爆發。這一次袁泉也這樣。

但她不止是這樣。起初我們看到的,當然還只是孟女郎的標準模樣,但這個孟氏光環在她的頭上並沒有籠罩太久――袁泉開始釋放出自己的能量,這個能量已足夠衝破她頭頂上的任何光環。有意思的是,臺上的小優總讓人想起《戀愛的犀牛》中那句經典的臺詞:“你是我冰冷的啤酒,溫暖的手套”,而造型師陳非這樣描述生活中的袁泉:她就像是黎明時分的海,有點清涼甚至冰冷,但誰也不知道那表面的平常平靜下蘊含著怎樣的波濤洶湧。

編劇廖一梅說過,小優這個角色就是她照著袁泉的像片寫出來的。但舞臺上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個小優設計下的袁泉,更是袁泉控制著的小優。袁泉顯然更懂得控制舞臺,她知道她需要張力爆發的一刻,但她已經為這種爆發設計好了鋪墊,從聲音到肢體到神情,可以感受到她的講究,由收到放之間,點滴滲透,當她終於釋放出來之後,舞臺上一道白光唰地一下洩在她的身上,那一刻,袁泉怵目驚心,自己成了一道驚豔的光芒。

這麼多年了,終於看到孟氏戲劇中能有女主演真正以個人的力量奪目於舞臺。也許我們該說,是孟京輝積累了多年,終於找到了袁泉這塊琥珀。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袁泉在話劇《琥珀》中扮演的沈小優

我跟袁泉的結識,也正是因為這段文字。據我們共同的好友陳非講,袁泉當時看到了這段文字非常感動,就跟陳非講:“我想認識這個作者,當面向他致謝。”陳非說,那太easy了,我來給你介紹吧。

《琥珀》之於袁泉的意義,當然首先是話劇表演上的,但其實《琥珀》也打開了袁泉的另一扇門:唱歌。

孟京輝的話劇,總是會安排這樣的情景:處於失神失控或者各種膠著狀態中的女主,恍然從熾烈上演的矛盾衝突中掙脫出來,緩緩走到舞臺中央聚光燈下,然後拿起話筒,淺淺地唱了起來,梅婷這麼唱過,吳越也這麼唱過。

《琥珀》中袁泉扮演的沈小優也是如此,只是袁泉一開口,我不由自主地將靠在椅背上的身體直立了起來,並慢慢前傾,中間我間或眼神掃射了一下四周,看到與我保持同樣姿態的人,還有那麼幾個。袁泉唱的是一首英文歌,那歌詞綿綿密密地從袁泉失神的嘴唇邊大珠小珠般傾瀉而出,又被袁泉提著的那一口深切的語氣串成一道蜿蜒迂迴的珠串,隨著副歌部分袁泉的一聲“啊”,拋向天際……

後來我們知道了這首歌的名字叫做《那件瘋狂的小事叫愛情》,作詞姚謙,作曲王菀之。袁泉當時應該是在臺上也唱了國語歌詞,記不太清了,只記得當歌聲從臺上飄起,落在臺下的我的耳朵裡的時候,我應該是瞬間感受到了“一朵花墜落的速度”,那時的情境應該就是“連時間都放慢了腳步,只有風自己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安靜的像個夢”。

坦白講,那時候我幾乎已經看過孟京輝自1998年來所有戲劇作品,知道他自己是個搖滾狂熱分子,也幾乎會安排他的每一個演員在他的劇中開口唱歌,但有一個唱的這麼專業這麼精緻的,這還是頭一個,頭一次。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那時我才忽然想起,袁泉其實早就是名歌手了,我第一次見到袁泉的名字,就是以歌手的身份出現的,那時在當時堪稱內地原創音樂的一面大旗的紅星生產社1998年出品的合輯《紅星6號》裡,紅星曾為內地樂壇推出過不少音樂重將,許巍鄭鈞小柯等都是通過紅星出品的音樂合輯而真正在樂壇嶄露頭角並逐步發展為一代霸主的。袁泉出現在紅星的末期,那是紅星已經開始探索多元化發展的時代,當時曾準備將袁泉和胡兵包裝成一對“金童玉女”推向樂壇,並在《紅星6號》裡安排他倆合唱了兩首歌,包括當時大熱的《神鵰俠侶》片尾曲《歸去來》(電視劇裡是胡兵和希莉娜依演唱版本)。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能找出袁泉在哪個角落嗎?嘿嘿

但真是要感謝紅星的這個計劃在《紅星6號》之後就戛然而止了。後來我也跟袁泉提起過當年紅星的事情,小袁老師都害羞了,就跟我說了句“紅星那會兒就不要提了,往事不堪回首啊”。

而袁泉如此能唱,應該也利益於她從11歲就開始學習京劇。我自己也是個戲迷,就問袁泉她當年學的是哪個派?小袁老師又調皮了,答到:“沒派!”後來還是說其實是學過很多梅派的戲,但當時還小,還沒到分派的地步。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袁泉在電影《大上海》中的刀馬旦造型,她曾跟我說:“其實我扮上(京劇戲裝)後很好看,不像老外!”

京劇四大名旦梅尚程荀,梅派最為人稱道的就是端莊典雅,十分穩重,在臺上沉得住氣。而《琥珀》時受邀擔任該劇音樂總監的姚謙說袁泉最吸引他的地方就是,“沉得住氣”於是他也準備沉住氣,好好地考察,用心地幫袁泉做一張專輯。

沉得住氣,確實,《我的前半生》裡的唐晶固然只是袁泉需要扮演的一個角色,但我就覺得,唐晶跟袁泉本人最像的地方,也就在於特別的沉得住氣。袁泉的這口氣,一沉就是兩年。這兩年中,她耐心地接受姚謙的考察,考察的內容和手段中,就包括這樣一首歌,《一夢千尋》。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誠然,話劇舞臺上的簡愛,《大上海》裡的葉知秋,或是《我的前半生》裡的唐晶,都是極為沉得住氣的角色。

《一夢千尋》是2005年的一部熱播劇《風雨西關》的片尾曲,每集劇的故事戛然而止時,彷彿舞臺上大幕驟地落下,還沉浸在劇情中的我們突然聽到從哪個不知名的地方幽幽地傳來一聲道白“那麼多歌,等著你去唱”,然後那道白迅速轉為唱腔:“燭光等著你去點亮,”剛剛斷掉的劇情,就這樣又被接續了起來,然後你再聽她用那種清涼的語氣唱“來不及,來不及啊,這一夢太長,”就不自覺地被這把聲音牽引著,走進了一個迷茫的大時代,走進了劇中人顛沛流離的人生,聲音裡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期待。

這個聲音正是袁泉,但其實袁泉並沒有在這個劇中出演任何角色,由她來演唱這部劇的片尾曲,據說也是姚謙的安排,據說當初姚謙找了很多人來試唱這首歌,都不太滿意,偶然間想起了袁泉,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沒想到只幾個小時,袁泉就滿意地交活了。

這首歌作曲是聞震,我和聞震第一次見面,是在光線舉辦的新能量音樂計劃的評委會上,一見到聞震,我下意識地就說出了:“你的那首《一夢千尋》我太喜歡了!”聞震當時一驚:“想不到你居然還能記得這首歌!”那種得遇知音的表情不言而喻,自此,我們也成為了好友。

至今,這首歌仍在我每晚的靜心入眠歌單裡,當夜色漸沉,身體與意識一起漸倦,調暗房間的光,只留下床頭一盞燈,然後聽到袁泉在你耳邊如此清涼的一句:“那麼多歌等著你去唱”,心不自覺地就幽靜了下來,並在心頭點亮了一豆燭光,飄飄緲緲地,就離夢更近了。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也不光是沉得住氣,袁泉唱歌,還特別能提得起氣。

而所謂提得起氣,就是指她所唱的每一首歌,都能為作品提升出一種特別的氣質來,這氣質或許是屬於作品的,但其實更是屬於袁泉的。譬如,在《一夢千尋》之後,袁泉還為自己主演的話劇《暗戀桃花源》演唱了推廣曲《暗戀》。和《暗戀桃花源》的前任主演林青霞一樣,袁泉也在舞臺表演之外,用歌聲再度演繹了這部經典的主題,《暗戀》當中,甚至直接借用了原來林青霞演唱的《許我向你看》的副歌部分,但唱歌顯然還是一件需要一定天賦的工作,饒是像林青霞這樣千古難得的脫俗佳人,也把這歌唱得如美人負重一樣勉為其難,而袁泉就不一樣了,不僅把這首歌唱的流暢通透,更是把這首歌唱出了一種輕靈飄逸的氣質,歌聲中的她,恰如劇中形容雲之凡的那句:“就是在最不留情的情況下,一朵在夜空中開放,最誠懇的白色山茶花。”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姚謙大抵也正是抓住了袁泉擅長給歌聲提氣的特點,終於,在袁泉又主演了音樂劇《電影之歌》,在裡面又唱又跳,自己鍛鍊的差不多了之後,為袁泉打造了一張提氣又提神的專輯,就是袁泉於2007年3月16日推出的首張個人專輯《孤獨的花朵》。

2006年我曾經問過一次袁泉,當時聽說姚謙要給她做專輯,我就跟她討論過她唱歌的特點的問題,我認為她唱歌時發音是有些靠前的,像是有一口氣推著聲音往前送,袁泉自己覺得她的中音會比較有特點。我以為她的氣質是安靜而冷淡的,她卻說,她最喜歡唱兩類歌曲,“要麼就是那種很快的特別有動感的歌曲,要不然就是特別安靜的。我覺得那種中不溜的,疼不疼癢不癢的,不大喜歡。”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孤獨的花朵》一上來就很提神,甚至提神到讓我驚著了,首先就是那個像長腿芭比娃娃玩偶(這玩偶還有個名字就叫“小袁娃娃”)的封面,然後開篇一首序曲《Connect》,上來就是綿綿密密的時髦電子音效,連通的竟然是一個前衛的後現代空間,緊接著一首《孤獨的花朵》也是這種潮流電音歌曲,袁泉的聲音酷的像一個超時空裡的IT girl,與你所熟悉的那朵夜空中開放的白色山茶花大相徑庭。而這類歌曲的在專輯中的比重還相當之高,像《你是畢卡索》(這首竟然是李劍青作曲)、《一個人喝著拿鐵》都是這種,潮流中又透著文藝小資的氣息。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但袁泉畢竟是袁泉,即便是如此潮流的舞曲中,你還是能嗅到那歌聲裡屬於袁泉的那種一貫的清冷,那種床前明月光,起舞弄清影般的清冷,即便是在熱烈繽紛的環境背景之中,袁泉還是能不自覺地散發出這樣的氣息,而這氣息來自於她那像清水瀝過玻璃表面的音質,也來自於她演唱時唇齒之間拿捏的語氣。果不其然,馬上一首《薄荷糖》,袁泉就把從這撲朔迷離的未來時空中剝離出了她自己的寂寞鎖清秋的深院。

袁泉就是如此,在最熱鬧的人群中執守著落落並不寡歡的生活,像一個隱於市的大隱,你看得見或者看不見她,她都這樣自甘孤清的過著,怡然自得。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她曾跟我坦承,實際上就是很享受這種高於生活之上一點點的感覺,寧肯只被人遠遠地看著,“離生活太近了,就不那麼美好了”,所以她很少去接那種很生活瑣碎煙火氣息的角色。

專輯中,你聽她說:“樹林中有兩條路,而我選了那條較少人走的路,這就造成了所有人的詫異。”(《較少人走的路》),她說的那樣坦然,也完全不在乎別人的詫異。

袁泉說這話,特別有感染力,也特別有說服力。這都是來自於她深厚的臺詞功力和表演天賦。《孤獨的花朵》專輯裡,袁泉共獻出了兩段獨白,除了這段《較少人走的路》,還有一段《Canyus Troili情歌》。不要以為說話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中國戲曲中有句老話叫“千斤唸白四兩唱”,足見臺詞唸白的重要性,人物的情緒,戲劇的情境,作品的情韻,往往都在這唸白裡。11歲在中國戲曲學院學習京劇,然後又是四年的中央戲劇學院的專業表演學習,袁泉深諳這表演的金科玉律,簡簡單單地幾句話讓她娓娓道來,又如在聽者心頭點燃一盞燭火,或灑下一道月光,傾刻間心意洞明,這是一個專業表演者的感染力。

而袁泉的這種感染力了不只呈現在這兩段獨白裡,事實上她是用完成角色的方式在演繹歌曲中的字字句句以及人物形象,或熱烈的或孤清的,或在人群中,或在寂寞裡。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我常常會說一句話,唱歌和演戲,都是表演藝術,如果你真正領悟了表演的精髓,若非某方面實在天賦太差,是完全可以在各種表演領域裡都融匯貫通的,尤其演戲出色的演員來唱歌,更懂得如何把握歌曲裡的情緒細節,更容易把歌曲中的人物形象刻畫地細膩而飽滿,鮮明而精準,譬如梅豔芳、莫文蔚、周迅皆是這樣的高手,再就是郝蕾和袁泉(她們也同樣都是孟京輝話劇中的女主角)。

耳帝就曾用“靈氣四溢”來評價過郝蕾和袁泉的演唱,並說她們的這個檔次“已經是專業歌手也難以替代的水準了,並不是在技術上有多高級,而是其人格、靈氣與性情已大大地滲透進了歌聲中去,她們的性格、思想、品與聲音息息相關,價格與作品高度統一,聲音與她們的演技共享著獨特的靈氣與生命力。”

說服力則來自於她一貫的作風以及予人的個人形象。

袁泉和章子怡秦海璐胡靜梅婷曾黎等並稱中戲表96的七朵金花,金花們走出校園後各自活成了什麼樣子,各自在大眾心裡又是什麼樣子,都是自己的選擇,而選擇本身固然需要勇氣,也莫不如說,會選擇什麼本就是一種天性。

想起從前我跟陳非私下裡也討論過袁泉,總覺得以她的資質與功力,她在這個行業裡不應該只是這樣的一個位置,會替她有些不甘,也的確有人也質疑過袁泉的作品形象有單一之嫌,陳非就覺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應該就是袁泉太軸,一生只有夏雨這麼一個男人,“她若感情經歷再豐富一些,能來找她的角色也就會更多樣花一些。”後來我把這話也學給了袁泉,袁泉聽完哈哈大笑,說,“莫非我應該再多找幾個男人,多談幾次戀愛麼?”

笑歸笑,轉過身,她還是隻愛了夏雨這麼一個人,儘管這又讓很多人感到了詫異。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袁泉跟我說,她還是寧願選擇讓自己舒服的生活,“我沒那麼執著,我為了自己要演的角色就怎樣怎樣,所有人都說,我要當特別棒的演員,為了這個我要去體現各種各樣的生活,我覺得像我現在這樣,有些時候我就跟我的一些朋友說,我就想當一朵溫室裡的花,怎麼辦啊,呵呵。當然生活其實是在變化的,起碼到現在它帶給我的就是一些純真美好的東西,我享受這些純真美好的東西,那種不快樂的,我儘量不要碰。”

所以袁泉始終讓人感覺是純真而美好的,儘管是一朵孤獨的花朵,只存在於讀過的詩裡。但人的靈魂深處,殊途同歸,其實都只通向孤獨,如果在那種孤獨的深處,仍能看見一朵這樣的花,這孤獨,就成了一種追求,也算有了回報。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孤獨的花朵》之後,2008年,袁泉又先後推出了三張EP,《short stay臺北》、《short stay沖繩》和《short stay北京》,三張EP最終合成了一張名為《short stay》的概念專輯,從臺北的亞熱帶巧克力,到沖繩的木槿花,再到北京的母校,袁泉和黃建衛,吳青峰,姚謙這些音樂人一起,用文藝的筆觸記錄下自己幾段短暫行程的經歷、體會與感動。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差不多六七年後,樂壇突然開始流行起這種將一張專輯拆分成若干張EP的推廣方式,個個宣稱自己這是創舉,實際上,已經是袁泉早玩剩下的東西。

只是,在這張《short stay》之後,袁泉似乎也就結束了她在樂壇的short stay,接下來的近十年裡,再沒有唱過任何一首新歌。而那之後,除了在銀幕上與熒屏中,我也沒有再遇見過袁泉。但也無妨,就像《孤獨的花朵》裡結束的那曲《燦爛過》,雖然只是簡單素白的一株山茶,也只在夜空裡悄然開過一季兩季,卻是許多人的心裡一直抹不去的一道清光麗影,便勝過諸多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於是,我還是在無數個夜晚,在心情迄待沉澱的時分,調暗房間的燈光,打開音樂播放器,等待一句唸白響起:“那麼多歌,等著你去唱。”

是啊,小袁老師,那麼多歌等著你去唱,燭光等著你去點亮,什麼時候能等到你再回到歌聲裡,再度用聲音牽引著許多孤獨的靈魂,一夢千尋呢?

袁泉在樂壇short stay卻勝過無數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