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青大附院院慶專題|記建國後首任院長、眼科奠基人潘作新教授

青大附院院慶專題|記建國後首任院長、眼科奠基人潘作新教授

流金歲月

青大附院院庆专题|记建国后首任院长、眼科奠基人潘作新教授

潘作新(1903年—1983年),山東掖縣(今萊州市)人。九三學社成員,著名眼科專家,一級教授,是青島大學醫學院建國後首任院長。建國後,曾先後當選為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委員、《中華眼科》雜誌編委、中華醫學會山東分會常務理事、山東省眼科學會主任委員、青島市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九三學社青島市委常委、山東省人大常委、政協委員等職。

在長期的眼科醫療實踐中,他總結創造了“切斷瞼板矯正內翻新手術”,被稱為“潘氏手術”。對眼部腫瘤、屈光學等有很深造詣,是我國最早研究眼科病理學的學者之一。1956年,他主持創立眼科病理室,為眼科科研長足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他主持的“對角膜內皮細胞觀察的研究”課題,曾獲山東省和青島市科技成果獎。其主要論著有《眼內惡性色素瘤眼外蔓延二例》《睫狀體上皮細胞增生及睫狀良體上皮細胞瘤的組織學觀察》《虹膜色素瘤》等。在醫院管理上,他引進協和辦院模式,從嚴治院,使醫院在較短時期內即在全國贏得較高聲望。

1983年他去世後,遵照遺囑,其眼球被製作成教學科研標本,角膜移植給了海陽縣一位青年農民,將光明永遠留在了人間!

會當凌絕頂

1930年,潘作新教授於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後,留協和醫院眼科任主治醫師。1936年,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研習半年,任研究員。回國後,1938年-1942年,他在中國紅十字會救護隊任隊長,曾親率醫療隊深入晉東南根據地,為抗日軍民服務。後歷任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第十一中隊隊長、西北醫學院教授、南京中央醫院眼科主任。

1947年8月,求賢若渴的山大醫院聘任潘作新教授為眼科主任,兼任山東大學醫學院教授。眼科的雛形,可以追溯到1902年德國所建造的膠澳督署醫院眼科病房樓。此後30多年間,雖然中原地區戰事頻繁,但醫院規模不斷擴大,幾易其名。1945年,日本投降,醫院由南京國民政府接收經營,後更名為“國立山東大學附屬醫院”。當年,因蔣介石重點進攻延安和山東地區,導致當時的青島物價飛漲,秩序混亂,民不聊生,醫護人員工資微薄,生活艱難,醫院只能勉強維持,冬季連取暖的煤炭都無法供給。潘作新教授克服了工作環境簡陋、基礎設施簡單、醫療設備匱乏、醫務人員缺少等重重困難,堅持進行眼科實驗和研究。

1948年,潘作新教授在總結了長期的眼科醫療實踐的基礎上,首創眼瞼板切斷矯正術,這一成果在1948年第34卷第5期的《中華醫學雜誌》發表後,獲得眼科學界的重視,被載入眼科學教科書和眼科文獻,被稱之為“潘氏手術”。

1949年2月,時任院長李士偉離院,臨行前委託潘作新教授為代理院長。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醫院從此獲得新生,改稱山東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潘作新教授任院長。為防止破壞,在市地下黨領導下,潘作新教授組織醫護員工,晝夜巡邏,保衛醫院。並將職工、物資、儀器、圖書登記造冊向軍管委會代表辦理交接手續。他在管理醫院過程中,將協和辦院模式在實際工作中加以運用,從嚴治院,組織首批醫療隊,赴吉林省為抗美援朝志願軍傷病員服務。

青大附院院庆专题|记建国后首任院长、眼科奠基人潘作新教授

他在擔任領導職務的同時,堅持從事眼科的臨床、科研工作,科室業務技術發展較快。他積極帶領科室人員開展當時患者迫切需求的老年性白內障囊內摘除術、軟性白內障針吸、腮腺移植治療結膜角膜乾燥症等技術,擴大了眼科臨床工作範圍,為使膠東地區眼病患者重見光明跨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50年代,隨著國家經濟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展開,醫療事業發展也一日千里,眼科的診療能力、輻射能力快速提高。潘作新教授與時俱進,購置設備,親自挑選石珍榮、楊湘娟、胡用霖、宋立英、孫為榮、金梅玲、仇宜解等一批優秀人才加入到眼科團隊,並開始承擔醫學院臨床醫學系授課任務。1952年,眼科病房開放床位至22張。1956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眼科病理室正式創立,是當時國內僅有的幾家專業科室。50年代末至“文化大革命”前,潘作新教授帶領科室開展了眼結膜囊重建術治療結膜攣縮症及視網膜脫離復位鞏膜縮短、抗青光眼Scheie氏手術。僅僅幾年時間,眼科的研究和診療工作取得長足進步,走在山東省的前列,堪與全國眼科同行單位比肩,為醫學院附屬醫院眼科發展奠定了紮實基礎。

70年代,隨著國家科學研究工作的恢復,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科學春天來臨,眼科的發展又打開了新的篇章。在潘作新教授的倡導下,眼科分別成立了青光眼組、斜弱視組、玻璃體視網膜組等,使得醫學院附屬醫院眼科初具規模。1972年,眼科自制冷凍器開展白內障冷凍囊內摘除手術;1975年,開展眼內腫瘤摘除手術;1978年,從上海引進紅寶石激光,開展激光手術。他主持的“對角膜內皮細胞觀察的研究”課題,獲山東省和青島市科技成果獎。主編《眼內惡性色素瘤眼外蔓延二例》《睫狀體上皮細胞增生及睫狀良體上皮細胞瘤的組織學觀察》《虹膜色素瘤》等論著。

青大附院院庆专题|记建国后首任院长、眼科奠基人潘作新教授

潘教授使用過的眼底鏡、乾燥罐及手術器械一宗(左)及顯微鏡一件(右)

在潘作新教授的帶領下,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醫學院附屬醫院眼科已經發展成為專業齊全、由博士生導師及一大批中青年骨幹組成的高層次醫療科研教學群體。潘作新教授憑藉務實求真的科學態度和謙遜謹慎的人格魅力,引領醫學院附屬醫院眼科一次次站在新的起點,又一次次實現著新的跨越。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醫學院附屬醫院眼科成為首批碩士研究生授予單位;1998年,又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點,成為山東省最早的一個眼科學博士點,同時也是青島大學第一個博士點;2007年成為國家級重點學科,併成為國家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這是醫院歷史上的第一次,也是青島大學歷史上的第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

留得光明在人世

1983年2月3日,對海陽縣農民韓某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這一天,他被推進了手術室,接受了角膜移植手術。從此,他的眼前重新迎來了光明,迎來了闊別多年的清晰世界,迎來了治癒眼疾的驚喜與感懷,迎來了家人的道賀與關愛。他哪裡知道,這片來之不易的角膜,就來自剛剛身故的著名眼科專家潘作新教授。

正因為是眼科醫生,潘作新教授接觸過太多因為眼疾而失去光明的病人,深知他們失去的不僅僅是視力,而是一家人、一輩子的幸福,讓患者重獲新生、重複光明是每個眼科醫務工作者都應履行的職責。早在幾年前,潘作新教授就有個願望,希望將自己的眼角膜捐獻出來。在他生命彌留之際,更是堅定了這種想法,並且立下遺囑,用他的愛心義舉,將光明饋贈於更需要它的人。

就在2月3日當天,潘老捐獻出來的眼角膜成功地移植到韓某的眼中。潘作新教授如願地實現了自己一生最完美的“謝幕”。一個生命雖然終止,但他卻用捐獻出來的眼角膜照亮了別人的人生之路。

春蠶吐絲,蠟炬成灰。為眼科崗位和衛生事業奉獻了一生的潘作新教授,他捐獻角膜的遺願仍與眼科事業息息相關——留得光明在人間。潘老走了,韓某復明了。潘作新教授以自己的行動實踐了一名白衣戰士的高風亮節,這份光明的傳遞也詮釋了一位眼科先賢的無疆大愛之心。

栽培桃李滿天下

潘作新教授既治病救人,又肩負著培養新人的重任。

作為醫學院教授,潘老認為只有新人輩出,科學才能不斷髮展。他言傳身教,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誨人不倦的精神教育和指導他的研究生和進修生。多年來,他把自己的所學和所得,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一代。他深諳育人道理,注意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對研究生和全國各地前來進修學習的眼科醫生一律予以熱情幫助,平等相待。他不但對研究生的畢業論文課題設計、資料查找、實驗方法給以細心指導,而且對他們的論文寫作也給予細緻指點。同時,為使他們的臨床能力迅速提高,他親自帶領他們診病,給他們講解知識,解答難點。

玉壺存冰心,硃筆寫師魂。諄諄如父語,殷殷似友親。潘教授甘為人梯,為年輕一代的成長努力創造機會,還讓學生做自己研究課題及研究成果的負責人,不斷將年輕人推向學術第一線。如今,潘作新教授培養的學生不少已成為所在單位的醫療、教學和科研骨幹,有的學生還擔任了領導職務。

從1947年的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到1978年的充滿活力、滿目生機,醫學院附屬醫院眼科已發展成為山東半島乃至全國頗具實力、獨具特色的專業學科。每當回顧這段歷程,眼科奠基人潘作新教授的名字總是躍然而出,他的雕像一直矗立在醫學院附屬醫院的文化廣場上。

半世滄桑半世情,潘作新教授和衷有容、樸學敦行的偉大人格,他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的敬業精神,將永遠鐫刻在醫學院附屬醫院的歷史卷冊中!

青大附院院庆专题|记建国后首任院长、眼科奠基人潘作新教授

永恆的記憶 不朽的豐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