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我们该如何让潜意识为自己服务呢?有什么具体操作步骤吗?

冒汗的鱼


对于不能进入“定”境的人,让潜意识为自己服务纯粹是扯淡。潜意识与意识不可能同时显现,意识显现时潜意识便处于潜藏状态;意识休眠时潜意识开始做功。

编程序——愣神(意识休眠)——程序启动(潜意识做功)。


心物辩证


首先,你在生活中每时每刻,潜意识都在与你沟通交流,潜意识都在为你服务。

重点其实是你和潜意识沟通的通透度如何。

而主管表意识与潜意识沟通通透度的这层意识,叫做“前意识

弗洛伊德的精神解剖学说讲意识分为了表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层。这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冰山理论』

为了方便理解,我制作了下图:

人的意识犹如漂浮在海平面的一座冰山

表意识就是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

潜意识是水面之下冰山巨大的部分

而前意识则是冰山中

和海平面齐平的那条分界线

这也就让前意识,在前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阀门,起到了过渡和过滤的作用

前意识的阀门是否敞开,也就决定了潜意识和表意识之间是否通透。

而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冰山理论和脑电波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脑波根据频率,分为了不同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有Θ波、α波、β波

在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三种脑波的区别和联系

β(贝塔)波对应的是表意识,也就是日常生活中你思考、处理、接受信息的意识区域

α(阿尔法)波对应的是表意识到潜意识的过渡区域,也就是前意识

θ(西塔)波对应的便是主管长期记忆,信念,行为,创造力和灵感的潜意识

而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使大脑越过α波到达θ波的方法『也就是让表意识越过前意识和潜意识深度联系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冥想 经常冥想的人,能够停留在θ波段更久,意识也更加通透。

这是可以自己实践,并且对个人带来的好处最多,效果最为持久的方法具体的方法。

在网上有很多技巧,这里不做过多介绍。

2.催眠 通过催眠师引导,能够使得机体放松,从而达到和潜意识沟通的状态,

这个方法需要通过外界辅助,也就是催眠师引导,个人是无法做到的。

(注:当然也有一些催眠音频,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因为催眠步态因人而异,效果并不理想)

这时脑波能保持处于β波甚至达到更深层次的γ(伽马)波段,并能获得潜意识的指导,甚至可以改变信念系统、以及回忆起深层的记忆(如童年记忆和前世记忆,具体案例在我的个人主页有)


赵沐Chaos


《潜意识是什么?》

2018.10.30

许多人都认可人类除了显意识也同时存在潜意识,但不一定会接受人有灵魂这事.

但地球上并没多少人真的明白潜意识从何而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来自神的意志吗?或是自己灵魂的意识?

事实却是潜意识=人的灵魂意识与大脑主光球意识取得一致的意识.除此之外均不是潜意识内容.

因为人的灵魂意识与大脑主光球意识(显意识)经常会有矛盾的,对常人而言.这也是人类智力很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任何人的潜意识都具有会针对吸收到的任何信息进行判断鉴别的工作,区别也只是各人的潜意识的这项能力大小差异很大而己.即此能力小的人,其肉身出状况的概率必高,反之则较少出状况.

许多人都会说要利用自己潜意识的力量为自己的人生乘风破浪.这实为让灵魂与光球意识尽可能地更加和谐统一,则生命能量就易更集中于用到该用的地方,而不是胡乱耗散自己能量.

人体耗散能量多了,则身体必不良,这是与干什么工作没什么必然关联,也是很合理的因果.

你的潜意识强不强大是取决于你的灵魂智慧,光球智慧以及这二者的和谐状态.没别的了.真想用上自己的强大潜意识,只能从升级灵魂智慧与光球智慧,再提升二者的和谐率下手,别的方法全是瞎忙的.口号谁都会叫,但做到这事是难倒一大片人了.

那么你会是哪类人?是被难倒类型?还是英勇地奋力进化自己潜意识?让自己人生成为灿烂无悔的人生?



宇宙时空联盟


潜意识中蕴涵着巨大的能量,一旦潜意识开始发挥作用,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结果”。这就像超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超能力一样。

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借助潜意识在工作。当时发明苯分子结构的著名化学家弗里德里克也想不通它的结构。这个问题困惑了他很久,一天晚上他睡觉的时候,梦见一条蛇,蛇头咬住自己的尾巴,构成了一个环状。早上醒来,这个图像一直冲击着他的大脑,他马上联想到苯分子结构应该是一个环状。现在人们所知道的苯原子环形排列,就是这样产生的。波恩发现量子理论时,也是在梦中。他梦见了一个一个的点冲击他,醒来后,就构建了量子力学的雏形。

要让潜意识更好地工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定要对你的潜意识完全相信。你不相信它,意识一有怀疑,潜意识就难以发挥作用。

一个实验就是晕船实验,也会让人产生晕船的反应,但如果你跑去跟一个航海几十年的海员说:“你今天出海会晕船的!”不管有多少人跟他讲,他都不会相信,他会说:“我做了几十年海员还会晕船?”意识不相信,潜意识就不会让他晕船。

所以说潜意识服从于意识,意识认为是对的,潜意识就相信;意识认为是错的,潜意识就不相信。要想利用潜意识去解决问题,除了对问题的执着,更多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够解决。


菲森睡眠


我的具体做法:每天睡觉前,我把计划中最难的问题大声读几遍,带点小紧张,高兴等积极情绪,直到我感觉已经有解决方案了,睡着后,如果潜意识开始工作,那他就会通过做梦的方式开始调用大脑的知识结构体系,经常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刚开始可能你不懂代入技巧,但是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潜意识的神奇力量。

你无法完全控制潜意识,但可以依自己的意愿将你希望转化为具体形式的计划、欲望或意向传达给它,将自我暗示让积极的情绪帮我把它注入潜意识的通道,到达潜意识深处。


苦行侠之大者


潜意识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利用潜意识的力量为自己服务,是非常好的做法。

我通常是在面临困难的时候和我的潜意识沟通的。步骤如下:

首先调整自己的呼吸,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认定胸口那个位置就是潜意识的所在,把右手放在那个位置。

接着与潜意识对话。感谢潜意识多年来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说自己面临一个什么问题,请求潜意识的帮助,问问它愿不愿意。并且告诉潜意识,如果做了,让我自己会变得更好,不会更差。

如果潜意识同意了你的请求,那么你就可以去行动了。

如果你经常和潜意识连接,潜意识就很容易支持你,如果你不经常跟潜意识连接,那你就从今天开始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心理若水


梦,口误,笔误都是了解潜意识的方法。如果人为的干预也可以采取自由联想,比如让别人说一个词,你马上作答,一个又一个问下去,然后把这些词综合起来看。还有可以通过催眠的方式,在某一个特定情景中,分析你看到的,感受到的,从而了解潜意识,甚至对潜意识进行干预。


聊愈派


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进入自由联想是了解潜意识常用的心理咨询技术,也可以通过催眠,冥想,自我觉察都可以让潜意识得到呈现,进而进行和解,修通,实现思想及行为的改变。


见山心理讲堂


首先你的有调动潜意识的技术技能,否则就需要借助专业的外力!


心理咨询老刘


需要潜意识为自己服务,那么我们首要先了解什么是潜意识。至今,我们发现潜意识是非常强大的,它们有着无穷的力量,以及我们有时都无法形容它以及为什么。

就像僧侣,一直使用的方式都是肯定,就像他们诵念经文,拨动佛珠一样,首先他们认为念诵的经文是一种被肯定的真言,整个念与拨动佛珠的过程就像一种潜意识被重塑的过程,他们每拨动一颗珠子就念一句经文,那么潜意识就告诉他们我很快乐、我很自信,一串佛珠共有108颗,经文也被念了108句,对于僧侣来讲,这个过程就是他们塑造潜意识的过程。

关于【潜意识】有三个要素:

1、简洁的语言

很多人在讲话的字里行间,大多数是只有语言,而没有明确的对象与相应的感受。举例说明,假如我说“我爱苹果”,这是一句简洁而且正面的词语,那么当我说“我”这个字的时候,我的内心指的是我本人;当我说“爱”这个字,我的内心知道我喜欢它、欣赏它、热爱它,这就是“爱”字对我的含义;当我说“苹果”这个词的时候,我的内心却困惑了,因为它在搜索我从出生一直到现在潜意识里所出现过关于“苹果”这个词的场景,例如:红苹果、青苹果、黄苹果脆苹果、富士苹果、牛奶苹果、苹果手机、苹果电脑、苹果公司等等。

2、明确的对象

所以,仅靠语言中的词语是不够的,需要有具体的对象,当苹果这个词出现的时候,我的内心就要想象到是一个鲜红的苹果,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

3、相应的感受

最后要谈到感受,科学家特斯拉说过:要找到宇宙的奥秘,就要以能量、频率和振动来思考,万物都是由某种频率振动的能量所组成的。因此,你的潜意识中充满了以特定频率振动的各种模式,假如愤怒以20千赫兹的频率振动、快乐以30千赫兹频率振动,尽管这只是举例说明愤怒与快乐赋予了振动的数值,但是充分说明了万物振动的频率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你能进入潜意识并且创造一种模式,并为它注入以一定频率振动的能量,你就能吸引类似频率的东西。所以,我进入我自己的潜意识中,不断的重复简介而正面的词语,同时具有明确的对象以及达到了相应的感受,这时就能达到了感受并且利用潜意识达到了为自己服务的目的。

利用一个例子更形象的去解释:男孩与女孩,经历了两年亲密日子之后,他们因为某些原因分手了。男孩通过自己的兄弟来排解自己低落的心情,女孩拼命地以暴饮暴食、疯狂购物的形式来疗伤。结果在6个月之后终于告诉他/她自己“我终于忘记了他/她”,他们又开始约会了,那么会吸引哪些人呢?事实证明,尽管双方以6个月的时间来忘记对方,可以对方的振动频率早已深入对方的潜意识中,那么接下来找到的或是自己喜欢的,还是自己喜欢的这个振动频率,潜意识一定是在告诉他/她,这个振动频率的人是自己喜欢的。

结语

当通过潜意识的三个要素了解了事实背后的真相后,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潜意识为自己所用,或者如何才能去改变潜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