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胡雪巖臨死前留三條祖訓,子孫中人才濟濟,但從不涉及這2個職業

古語有云:“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即大禹留下祖訓,人民可以親近,但絕對不能看輕。即使已經過去幾千年,這句話仍然有效。祖訓,是歷代先祖對子孫後代的諄諄教誨,也是將整個民族凝聚起來的方法,它已然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胡雪巖臨死前留三條祖訓,子孫中人才濟濟,但從不涉及這2個職業

公元1885年,中國近代最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去世,到死他都不甘心,昔日富可敵國的自己,如今竟然要在貧困中死去,他徹頭徹尾地輸了。彌留之際,胡雪巖留下了3條祖訓,要求他的子孫後代世世遵循。

第一條是“不要經商”,第二條是“不要親近官宦”,第三條是“不要與李氏通婚”,那麼胡雪巖為何要留下這樣的祖訓呢?他的後人們做到了嗎?

胡雪巖臨死前留三條祖訓,子孫中人才濟濟,但從不涉及這2個職業

胡雪巖,出生於1823年,安徽人,他的家庭十分貧困,從小胡雪巖就幫人放牛為生,12歲那年,父親病逝,他家當時連買藥錢、買棺材錢都沒有,此時他就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做一個有錢人。

13歲時,胡雪巖孤身外出闖蕩,他在雜糧行當過夥計,金華火腿商行跑過腿,還在錢莊當學徒,他從不喊苦從不喊累,一干完活就到處學習、觀察,他的目標很明確,學得本事,賺大錢!19歲那年,胡雪巖幸運地成為杭州阜康錢莊於掌櫃的學徒。

由於這位掌櫃沒有後代,胡雪巖辦事靠譜且實誠,還常常逗他開心,掌櫃的其實已經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兒子。後來掌櫃的去世了,留下了這家價值5000兩銀子的錢莊,胡雪巖有了人生第一桶金。

胡雪巖臨死前留三條祖訓,子孫中人才濟濟,但從不涉及這2個職業

從此以後,胡雪巖正式開啟“開掛模式”,他先是繼續經營錢莊,認識了很多有錢人,然後代理湖州公庫,在湖州辦絲行,利用湖州公庫的現銀扶助農民養蠶,再收購這些湖絲運往杭州、上海,轉手就賣給別人,幾乎沒有付出任何投資。

同時,他看到了藥鋪的商機,於是說服浙江巡撫黃宗漢入股開辦藥店,一切交給他打理,虧本也由他負責,在黃宗漢的支持下,藥店快速發展起來。白手起家的胡雪巖不忘初心,經常幫助別人,所以結下了不少關係和緣分。

曾經受過他幫助的王有齡,後來當上了浙江巡撫,立馬鼎力相助胡氏的“阜康錢莊”,胡雪巖的生意越做越大,分店越開越多,然而此時的他,開始走歪路了,胡雪巖暗中與軍界勾結到一起,幾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戰時財經。

胡雪巖臨死前留三條祖訓,子孫中人才濟濟,但從不涉及這2個職業

隨著戰爭的到來,王有齡因喪失城池而自縊身亡,失去靠山的胡雪巖立馬尋找新的出路,此時左宗棠當上了新的浙江巡撫,胡雪巖立馬送糧食送軍火,甚至出資給左宗棠組織了“常捷軍”,左宗棠對他很是滿意,而胡雪巖竟然當上了二品大官,賞穿黃馬褂,對於商人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樹大招風的道理大家都懂,你胡雪巖富可敵國就算了,竟然還敢當官,還敢染指軍火,無數雙眼睛都盯著他看。1882年,中法戰爭爆發,歐洲意大利生絲突告豐收,讓囤了數百萬擔新絲的胡雪巖虧到血本無歸,累計虧損3000萬兩,家資去半。

胡雪巖臨死前留三條祖訓,子孫中人才濟濟,但從不涉及這2個職業

此時那些人蜂擁而出,趁機敲詐勒索胡雪巖,僅僅1年,阜康銀號倒閉,朝廷還將胡雪巖革職,並且負責追繳胡雪巖欠款的,就是對他無比看重的左宗棠,很快,胡雪巖破產了。

1885年9月,左宗棠在福州病逝,11月,胡雪巖在貧困交加中鬱鬱而終。經過這一輩子的打拼,胡雪巖深深認識到,官場是一個吃人的地方,即使你再會做生意,最後也會把你啃到骨頭都不剩,所謂商人,不過是政治的一枚棋子,所以他含淚告訴後代,絕對不要跟二者有關係。

胡雪巖臨死前留三條祖訓,子孫中人才濟濟,但從不涉及這2個職業


根據不完全統計,如今胡雪巖直系後裔約200人,他們大多數都在海外,因為當年胡雪巖死後,他的兒子們賣掉了最後的產業,紛紛把子孫送去國外讀書,並且告訴他們切勿經商或從政。如今這些胡氏後人,基本從事教育、文化等相關工作,遠離公眾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