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立國建制求傳承平安,卻不料幾個子孫拿著“祖訓”祭背叛

向敬之

1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日,朱元璋病逝。六天後,皇太孫朱允炆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倉皇即位的朱允炆,在並未對留守北京的燕王朱棣示好的情況下,讓五叔朱橚率先垮臺,這明擺著是給四叔朱棣敲警鐘。朱允炆繼位時,他老爸和二叔、三叔都死於洪武后期,而他直接敲掉朱橚,說明知道朱棣這根骨頭難啃。

這個朱棣,是不好惹的。

朱棣“貌奇偉,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誠任人”(《明史·成祖本紀》),他既是帥哥,又是很有格局和抱負的智勇全才,深得明太祖的喜愛。

朱元璋立國建制求傳承平安,卻不料幾個子孫拿著“祖訓”祭背叛

清人繪畫明成祖真像

朱元璋為禦侮防患,曾兩次分封諸子為藩王,各擁重兵,坐鎮一方,尤以秦、晉、燕、寧諸王勢力最強。

洪武十三年,二十歲的燕王朱棣鎮守北平,之後多次受命參與大元帥岳父徐達北方軍事活動,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朱元璋晚年,功臣宿將被誅殺殆盡,北方軍事均以諸王主之,而以朱棣的兵力最強。

朱棣與晉王朱棡相比,更為英勇,《明史》說:“二十三年,同晉王討乃兒不花,晉王怯不敢進,王倍道趨迤都山,獲其全部而還。”

朱棣對乃兒不花一戰大勝後,朱元璋多次讓他統帥諸將出徵,並節制沿邊兵馬,威名大振。

在二十六個兒子中,老朱最看重此兒。可以說,他最中意的接班人該是朱棣,若非被宗法制嫡長思想束縛,他可能早廢了溫文爾雅的朱標,也不會立更為孱弱的皇孫朱允炆為儲君。

2

野史傳聞,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曾築高牆,問誰能飛過。劉伯溫說,燕可飛過。

好一個燕字。

燕子也,燕王也。

野史歸野史,傳說歸傳說。朱棣封燕王,是在劉伯溫請辭的第二年,但朱棣就藩,則在劉公死於非命的第二年,自然談不上劉伯溫在朱元璋、朱標春秋鼎盛時,寄語朱棣在他們父子百年後造反成功。

劉伯溫不敢摻和皇帝的家事,但皇帝的家事與國事往往聯繫一起,就連聰明的皇帝也分不清。

燕王朱棣,鎮守北疆,防禦蒙元殘餘和韃靼瓦剌,手握重兵。一旦起兵,摧枯拉朽。

朱元璋立國建制求傳承平安,卻不料幾個子孫拿著“祖訓”祭背叛

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帝自知朱棣強大,為圖朱棣,先發制人,令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以謝貴控制北平,另以都督宋忠、徐凱、耿瓛屯兵開平、臨清、山海關一帶,並調檢燕府護衛軍士,加強重兵防燕措施。

建文元年六月,齊泰將燕使鄧庸下獄審訊,具得朱棣將舉兵反狀,乃發兵逮燕府官屬,並密敕張信逮捕朱棣。張信為朱棣舊部,此時遂降朱棣,朱棣隨即為備。

朱棣裝瘋賣傻,以計擒殺張昺、謝貴,並命燕府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奪北平九門,遂據北平。後以尊祖訓、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為名,誓師出征。

所謂祖訓,即朱元璋生前制定的《皇明祖訓》,是他為後繼子孫設計的一套國家權力組織和運行的程序和模式:“開導後人,復為祖訓一篇,立為家法”。

他在序言中強調自己“創業之初,備嘗艱苦,閱人無數,歷事亦熟”,而自己成就的子孫乃天潢貴胄,“生長深宮之主,未諳世故”,嚴重缺乏自己一般的豐富經歷和教訓。

所以,他在建國之初,就開始創制度,立規矩,建祖訓,充分地演繹拿來主義,總結前朝的經驗教訓,並進行一番為我所用的修補工作,形成了一套新的家規國法,服務於自己的朱明王朝,祈求一統江湖,千秋萬載。

他指出:“凡我子孫,欽承朕命,毋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3

有明一代,國家政治制度並不是全然按照朱元璋創制頂層設計的美好願望實施的,但是一旦出現了問題,總是祭起《皇明祖訓》為綱的法器。

綱舉目張,黑暗時代的鐵血定律,愈演愈烈,愈喊愈假。

朱元璋辛辛苦苦花費了三十年建章立制,卻沒料想的後人援引祖訓者,最刺眼的,有兩回,皆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朱元璋立國建制求傳承平安,卻不料幾個子孫拿著“祖訓”祭背叛

嘉靖帝

一回是1521年,即正德十六年,武宗朱厚照暴斃無嗣,首輔楊廷和援引祖訓“兄終弟及”,安排武宗堂弟朱厚熜以小宗入承大統,成為嘉靖帝。孰料,嘉靖上位伊始,就拉開了尊諡生父、不守規矩的大禮議事件,歷時十七年,最終如願以償。

年輕的嘉靖帝成功,宣告四朝元老、兩朝元輔楊廷和為故主點染香火的計劃戛然而止。忠心耿耿的楊先生,給了朱厚熜機會,卻被削職為民,趕回老家,死得很淒涼,連一個封諡還是後繼之君補償的。

而另一回,則是1400年,朱棣為自己的造反篡位,以尊祖訓,找來的旗幡。

朱元璋的祖訓,導致了最喜愛的兒子名正言順地逼得最看重的孫子倉皇而逃,不知所蹤。

一把龍椅,一根權杖,一場血拼,席捲全中國。

嗚呼國殤,哀哉痛哉,死傷數十萬人,痛苦數十萬戶,全繫於對權力的無限慾望。始作俑者,罪魁禍首,該朱元璋擔負原罪。他明知優柔寡斷的孫子難以制服擁兵自重的兒子,還是把孫子送上了烈火焚燒的烤爐。

他給孫子皇帝安排的幾個輔政大臣,多是擅長紙上談兵、理想改革,自然無法抵擋驍勇善戰的朱棣好不容易找到的機會,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