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大年初五,水庫野釣7小時,狂拉大板鯽35條近20斤

【時間】:1月29日 9:30—16:00

【地點】:貴州省織金縣某水庫

【天氣】:陰,垂釣時段溫度:12-10℃

【線組】:6.3米釣竿,1.5主線,0.8子線,3#袖鉤

【餌料】:天下無雙60%+速攻20%+拉絲粉10%+雪花粉10%

【魚獲】:大板鯽35條近20斤


大年初五,水庫野釣7小時,狂拉大板鯽35條近20斤

水庫一角遠望

本人是一名多年齡釣友,清心寡慾,唯獨釣癮特大。現在向大家分享一次成功的釣魚案例,供釣魚愛好者參考交流。

本人以為,釣魚也是一件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事,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可能成功作釣,獲得釣魚體驗感。所謂天時,是指天氣,包括氣溫、氣壓、陰晴等;所謂地利,是指釣位周邊環境、水底狀況、水質狀況等;所謂人和,就是指釣魚人的思考及判斷。這幾點,是一次成功作釣最關鍵的因素。本人將從這幾方面,結合最近的一次成功案例進行分享!


大年初五,水庫野釣7小時,狂拉大板鯽35條近20斤

看魚獲,一個過來觀看的大哥幫我提魚。

春節去老婆老家,一個很偏遠的地方過年,因疫情滯留,百無聊賴。悶坐幾天後,正月初五跑去老婆家旁邊的水庫釣魚。正月初一開始,天降溫,多陰天,連續幾天,溫度都不高,到初五時候,白天氣溫基本穩定在10度左右。溫度雖然不高,但是穩定,沒有大起大落,比較適合釣魚。

先說說這個水庫的大致情況。水庫四面環山,築壩後,山被淹去了大半截,許多灌木叢埋入水中。釣魚的時候,只能是站在山腰平整的地方打竿。

大年初五,水庫野釣7小時,狂拉大板鯽35條近20斤

省城來的老前輩,自帶帳篷,吃住都在水庫邊。

由於是第一次來這裡作釣,出於釣魚人的習慣,我先是四處走走看看。岸邊幾乎都是石頭,因為是枯水期,看得出石頭有水淹的痕跡。水邊幾乎沒有任何釣魚垃圾,看得出來,這一段位置釣魚的人很少。

遇見幾個釣魚老前輩,交談後得知,他們竟然是大年初一,從200多公里的省城趕過來的,已經釣了三天!問魚獲,直搖頭,說沒口,魚竿放下去像是定海神針,4個人3天釣了6條鯽魚。我看了看魚,個頭挺大,都是一巴掌大小,至少半斤起。

之後悄悄觀察他們的釣餌,魚竿長短,線組,釣位水深等等。後來經過交談得知,他們來這裡作釣多次,冬天幾乎都是用長竿(5.4米以上)、大根蚯蚓作釣,每次都收穫不小,唯獨這次戰績不佳。

大年初五,水庫野釣7小時,狂拉大板鯽35條近20斤

水質相當好,看到水底灌木了嗎?

觀察交談後,心裡大致有了個底。水極清極瘦,水底多灌木亂石,作釣環境複雜。裝上6.3米的竿,找了幾個位置試了試,都掛底,幾分鐘時間,拉斷了3副魚鉤,心裡有點鬱悶。終於,在反覆試釣中,找到了一個鏵口尖處,水底很平整的位置。水很深,估計在5.8米左右。

找底調漂打窩,一頓常規操作後,開始作釣。習慣性看了看時間,九點半!本來打算開商品餌,聽那幾個老前輩說,商品餌在這裡行不通,他們一直都是釣蚯蚓,之前有人嘗試商品餌作釣,一個都沒釣到。我個人比較看重這些經驗,猶豫一番後,還是決定像他們一樣釣蚯蚓。打竿之後是漫長的等待,釣蚯蚓來得慢,心裡早有準備。

從未在水質如此之好的地方作釣,心裡很是愜意。抬頭遠望,水波不興,平如冰面;低頭凝視,水明如鏡,視力可及二三米;竿下可見小魚穿梭,灌木直立。有一瞬間,幾乎物我兩忘,天人一體。釣魚人最大的樂趣,莫過於此。

大年初五,水庫野釣7小時,狂拉大板鯽35條近20斤

漂亮的大板鯽

半小時之後,猝不及防地來了個黑漂,大喜,趕緊打竿。剛提竿,感覺不對,輕飄飄的。出水面一看,是一條食指大小的地老虎(一種泥色的小雜魚,身小嘴大,釣魚人的最怕)。魚口很猛,接下來半小時裡,竟然釣上10來條地老虎。

放下魚竿,心想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地老虎太多,鯽魚搶不到餌,終於明白幾個老前輩為什麼沒多大收穫了。於是果斷換成商品餌,搓大餌,蘸蝦粉(增加腥味),做成麻團。

大年初五,水庫野釣7小時,狂拉大板鯽35條近20斤

白白淨淨的美人魚

奇蹟由此開始,第一竿打下去,兩分鐘左右提竿,打下第二竿。剛到底,一個黑漂沉下去,迅速打竿,由竿尖傳來一陣沉沉的掙扎感,力道挺大,中魚。由於釣得深,不敢太過用力,魚兒很久才慢慢露出水面。網兜舀上來一看,足有自己的巴掌大,目測至少半斤以上。魚兒白淨健康,魚鱗閃閃發光,有種“天然去雕飾”的感覺,真是美人魚,十分漂亮。


放進魚護打入第三竿,漂剛站穩,又是一個沉穩有力的黑漂,有點不敢相信。趕緊打竿,魚線瞬間“絲絲”作響,居然是大貨。掌穩魚竿,慢慢遛,三分鐘左右後,魚出水,舀上來一看,竟然是條草魚,目測一斤半左右。魚不大,但是野性強,力道足。

大年初五,水庫野釣7小時,狂拉大板鯽35條近20斤

草魚,很意外的收穫。

接下來的10點到11點的一個小時裡,魚兒像餓瘋了一般,狂口不斷,拉起來幾乎都是手掌大小。魚口持續到11點,才慢慢停下來。數了數這一個小時的魚獲,足足有20條之多。下午四點收竿時點了下,35條大板鯽,一條草魚,拎起來沉甸甸的。

幾個老前輩說,他們常常一行十幾人,在這個水庫釣了很多次了,最多的一次,是單人19尾。沒想到我第一次就能釣這麼多!對我來說,也算得上是一次很成功的野釣,值得認真總結分享。

大年初五,水庫野釣7小時,狂拉大板鯽35條近20斤

太漂亮了

個人認為,這次冬日野釣成功的經驗有以下幾點:第一,天時上,最近幾天氣溫穩定,魚兒進食積極;第二,從地利上講,釣位選取得當,避免了掛底斷線;第四,個人心態平穩,判斷精準,沒有一味盲從老前輩的蚯蚓釣法;第五,餌料搭配得好,冬季蝦粉麻團很對鯽魚的口。另外,由於水深,要控制霧化;第六,拋竿基本功紮實,這點很重要。6米3的竿,打竿不易,打不準的話,聚魚效果就不好,魚兒很難找到餌;第七,陌生環境,先觀察後釣魚,做足基本功,磨刀不誤砍柴工。

最後,疫情過後,祝各位釣友大鯽大鯉,歡享垂釣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