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撥個電話,60多人同時收到,這個鎮疫情防控用上“智慧大腦”

撥個電話,60多人同時收到,這個鎮疫情防控用上“智慧大腦”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儘管嚴防死守,但還是存在不少難題,為破解難題,平陰縣孔村鎮將扁平化管理、平臺化思維等符合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大趨勢的創新性理念引入疫情防控中,為完善基層社會治理和治理效能提升探出了經驗。

智能系統群撥電話,通話信息自動生成

“我是趙鵬,這幾條人員摸底的注意事項,各村一定多加註意……” 近期,孔村鎮孔村村黨支部書記王兆玉接到的該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趙鵬打來的一通電話。掛了電話,王兆玉將注意事項跟身邊值守的村幹部再佈置了一番。但王兆玉並不知道的是,接到鎮長電話的並不是他一個人,其他60多名鎮村幹部都幾乎同時接到了鎮長的電話。

為何能同時接通電話?這要從孔村鎮召開的一次例會說起。為調度疫情防控,孔村鎮這段時間在每天下午5點召開例會,沒有特殊情況雷打不動。一次例會中,孔村基層鎮村幹部提出在疫情防控中,如何在減少人員聚集的情況下,將疫情防控最新要求一竿子插到底通知到最基層防疫一線人員?如何運用現在互聯網技術,讓疫情防控更加精準?如何在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基礎上,在防控進入拉鋸戰時打好持久戰?這“三問”難題,成為孔村鎮解決的問題。

拨个电话,60多人同时收到,这个镇疫情防控用上“智慧大脑”

問題提出後,鎮上便採取行風評議時的方式。通過與聯通公司聯繫,AI坐席系統被引入到孔村鎮。相對於微信通知對接收狀態不好掌握的短板,AI坐席系統的智能體現在,如果來電話的時間,村幹部正在卡口檢查車輛無法接聽電話,系統將在幾分鐘後再次撥打,撥打接通後,若存在非正常通話現象,鎮紀委通過查看後臺記錄都看的一清二楚,會要求說明原因。除了通過語音呼出通知外,系統還可以根據受訪者的回答記錄,將問卷信息自動生成報表,實現雙向互動。

“這次疫情防控,村民的電話號碼報上來了90%以上,下一步再開展民意調查、徵求群眾意見時,我們的系統就能發揮大作用,節省了人力、物力,所以說特別適合農村的實際。”趙鵬說。

拨个电话,60多人同时收到,这个镇疫情防控用上“智慧大脑”

平臺統領全鎮卡口,線上線下高效聯動

“各交通卡口請注意,一輛外地車輛在前套村被勸返,車牌是浙CXXXXX,車上乘坐人員3名,堅決防止此車輛從其他卡口進入我鎮區域。”近日,在孔村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平臺辦公室裡,值班人員苗文靜正一邊緊盯顯示大屏,一邊通過對講機向全鎮設立的11個鎮級卡口傳達指令。疫情防控以來,平臺儼然已經成為全鎮疫情防控上傳下達的神經中樞,統領並指揮著全鎮設置的11個道路卡口,發現異常及時向卡口人員反饋,上級指令快速傳達到位。

拨个电话,60多人同时收到,这个镇疫情防控用上“智慧大脑”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把原有的綜治中心指揮平臺與新建立的疫情防控指揮平臺相結合,不僅保障了道路卡口、隔離人員監督、職能部門檢查等各個小組第一時間信息共享,而且通過線上線下,高效聯動,築牢了鎮村一二級防線,做到了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已發現並處置各類安全隱患、應急突發事件30多件,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

拨个电话,60多人同时收到,这个镇疫情防控用上“智慧大脑”

平臺的作用能發揮到今天這個程度,還要提到從2018年9月孔村鎮開始全力推進的多網融合,不斷完善綜治中心和網格化服務管理應急指揮調度體系,打造“雪亮工程”升級版,形成了覆蓋全鎮的立體監控體系,鎮域範圍內一切風吹草動均瞭如指掌,無處遁形。而網格化管理體系的建立則讓平臺“腳踏實地”,有了快速反應、快速執行的腿腳。

農村大眾記者 張婷 通訊員 劉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