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丑书才是书法,你认同吗?

张小锋


坚决不认同。书法之所以叫书法而不是“写字”最主要是一个“法”字,这里的“法”就是书的本质体现,它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从文字诞生的那刻起“书”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它代表了我们华夏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它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蕴含了我们对自然 ,对生活,对天地万物的理解和感悟。仓颉造字:天雨粟,鬼神哭。书以有法而入无法 ,以文道而传天道,这是崇高而神圣的,是庄严而严肃的,这是我们华夏文明传承的密码。这怎么是那些“丑书”这中连哗众取宠都算不上的东西可以玷污的呢????








九离空1980


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界定什么样的书法才是丑书。

丑书有真假之说。真丑书是真丑,包括两类人,一是略懂皮毛、不用功临帖,又想搏人眼球的江湖人士,什么双手写梅花篆字,亚州一笔龙,东北第一虎,苏北第一重书,正字反写倒写,口鼻插笔写字等等,不一而足。

二是有所成就的书法家,好好写字本来书法相当不错,可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增加自己的曝光度,开始走歪门斜道,诸如目前为书法艺术界所不耻的吼书、射书 、乱书等。

此两者都是违背传统,糟蹋国粹,亵渎书法艺术的跳梁小丑,是举国公认的“真丑”。

另外一种是“假丑书”,假丑书看着“丑”,其实一点都不丑。而是字字有来历,从来不胡写乱画,任意妄为。而是在传统书法功力深厚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变形和创新,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朴拙但不稚嫩,特立不媚俗。乍一看,丑,而仔细品味,会发觉很有韵味。如于右任、沈鹏、舒同、尉天池等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乍一看丑,仔细琢磨和玩味,其实非常美。

判定一幅字是否丑书,不能以支持和反对的人数多寡而论,这里面必须排除掉普通老百姓占比,因为这部分人不懂书法,真丑假丑他们根本分不清。而要以真正书法家的审美为依据。三人以上说好,那就是好,反之就是丑。

现列举一些“真丑书”和于右任,舒同,沈鹏,尉天池几位书法家的“假丑书”,朋友们可以对比一下:










秋夜为我长



不认同。更不敢苟同。

丑书才是书法,那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真正的书法作品呢?它们又应该被称之为什么呢?

没错儿,确实在现阶段,有很多丑陋不堪的所谓书法作品登上了大雅之堂,堂而皇之的坐而论道,以为创造了天下第一的书法神迹,却殊不知是在暴殄天物,严重诋毁和破坏了书法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影响和神圣地位。

但是,我本人也相信这样一个事实:存在即合理。

丑书之所以在近一历史时段格外猖獗,大有席卷包举之势,还是有它自身的存在理由的。

以目前的书法形势来看,若是不会写几笔丑书,都不敢自称是书法家,这才是现而今的咄咄怪事,不知何时丑书竟然成了蕉下客,席上宾,这才是最无天理的藐然存在,天理何在?公心何在?

或许,也许是看惯了那些俊逸神飞、刚正挺拔的正统书法,感觉大都千篇一律,不能发生自身感悟的化学反应,这才另辟蹊径开始了骄横跋扈的自我矫揉造作,将丑幻化为美,弄的黑白颠倒,人神共愤,这想必就是丑书甚嚣尘上的由来和发端吧?

自汉字发明以来,老祖宗就殚精竭虑的为着写好汉字而穷尽毕生所学,退笔堆成山,铁杵磨成针,为着那一笔一划的汪洋正大而废寝忘食,孜孜以求。这才有了我们为之倾倒和膜拜的书写神韵和书法神作。

但这竟然也成了舛错,竟然写出了如此飞扬神采的书法作品,还不是模糊了那些好大喜功、吹毛求疵者的眼球儿,颠倒了他们内心格外扭曲的文化认知?



我个人倒是这么想:那就暂且让这种丢人现眼的丑书再猖獗一时吧,好在它也会给我们提供一些美丑妍媸的绝好参照物,让我们一辩即知哪个是美,哪个是丑。让我们的眼眸更加雪亮,揉不进半点混淆的沙粒,为真正从心理上剔除那些伪文化、伪书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惨淡贡献吧。

但愿这种忝列和跻身不是什么喜获正统,而是告诫后人这种鸠占鹊巢的勾当实属人所共弃,是一种对真正文化养分的摧毁和践踏 从而个;更加分明的站在传统文化的坚定立场上,为真正的书法作品传与袭,鼓与呼。


图片来自网络


龙吟148119260


丑书是丑的一种行为表现,跟书法没有一点关系。书法是在美的范畴内一种反应客观意识的情感表达!

现在书坛乌烟瘴气以丑为美大行其道。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亵渎!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而丑书是当今拜金社会下产生的怪胎!丑书不能成为书法,也终究不会成为书法。丑书现在是一些无才无德的人杂耍,丑书作者混肴视听偷换概念让不懂书法的人或者初学书法的人误入歧途,他们好从中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他们从而达到劣币祛除良币的效果,用心之歹毒,用心之险恶。我们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学习古人经典法帖,多向老前辈学习书法的美,中国汉字特有的美,滋养了华夏儿女高贵的品格,自己也要参与一些书法活动和实践!真正的体验书法美给我们身心带来的愉悦!只有我们人人发现汉字的美书法的美才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丑的东西会让人厌恶,我们大家学会怎么鉴赏书法美才能让丑书无处遁形。丑书也自然而然的没有了存在市场!

希望我的回答给你带来帮助



张小禾


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任何一种观念都不能抽离于时代背景,审美观同样如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与丑的评判标准同样也在不断更迭,比如楚王好细腰,唐人却重丰腴。你很难判断到底是楚人的审美观科学还是唐人的审美观健康。

 

本人一生独钟郑板桥的六分半书,世人亦称"板桥体"。他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创出这种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的字体。由于隶书又称"八分",因此郑板桥戏称自己所创的这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其书法特征峭拔雄浑,字态的欹正、大小、宽窄、疏密等随机布置,犹如乱石铺街,错落有致。表面上看,郑板桥书法的这种创新,是一种杂凑,而实际上这是以他对传统书法的深厚理解为基础的。他对于"二王"以及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书法,对篆隶和魏碑都有很深的研究,但他对古人法帖的学习,是取神遗貌,决不求形似。虽时人以为丑,但现在来看,他的"板桥体"却是书法史上的一颗永放光彩的明珠。

 

个人认为,书法是一门寂寞的艺术,没有十数年乃至几十年的如履薄冰、没有对前人章法的深刻理解,单纯以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噱头形式来吸引流量的那些大师作品是不配被称为书法的。




散人衔芦


不会认同!我认为丑书除了糟蹋了笔墨纸砚文化四宝之外,最可憎的是糟蹋了中国的书发艺术。某些别有用心的所谓名人大书特书丑书邀功邀宠,博得了另一些巧言令色,拍马屁的别有用心人的闭眼赞赏,只不过是沽名钓誉,献媚而已!书法界应该极早正视听,清伪劣,发扬阳春白雪的纯洁无瑕的风格,彻彻底底消除那些连下里巴人也不齿的丑书。


腑首亦横眉


不认同,因为我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千锤百炼,留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爱好。大家在书法中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开拓思维、提高审美、

沉淀人们做人做事的真谛。

人们在寻找书法真谛中,书法才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我个人也追求书法个性,书法艺术,但有些人在追求书法个性、书法艺术中背离了书法真、善、美的本真,歪曲了书法的含义,利用自己某方面的成就,颠倒黑白,以丑为美,才造就了丑书才是书法的局面。

书法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文脉,书法让我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保持一颗沉静的心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我爱它如春蚕吐丝,丝丝有情,它爱我如驽马驾车,持久不待。


漠寻


丑书怎么定义,我们实在不太清楚。但我个人理解,书法的目的、要义,还是要美:横平竖直、笔笔送到、刚劲有力、平衡稳健应该是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知道,楷书贵在稳健、大方,行书、草书妙在简洁、流畅、刚健。但不论是楷书、行书、草书,“稳”是不能背弃的。行书、草书的“稳”,体现在“险”中求稳。大家看过风动石。风动石给大家的感觉是好悬、好险,但风动石真正的奇和妙,在于它的稳。能把“稳”处理好的书法才应该是好书法。


海205394501


关于这个问题就真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丑书算不算艺术?

不可否认,现在的艺术圈内,牛鬼蛇神大行其道。但是也不能被全盘的否定。可以去网上看一看,现在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只要不是楷书,下面全是骂声一片,那种感觉就是只要老子看不懂,你就不算艺术。

比如说现在的草书大师罗树人,你可以去看一看,只要是罗树人的作品,下面基本上全是差评。

主要还是要提高全民的欣赏水平,让大家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只要我们的欣赏水平上去了,就没有什么能欺骗的了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