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身边有嘴上老挂着爱孙子孙女,实际把孩子带的邋里邋遢的吗?怎么办呢?

香香的家常饭


其实带小孩有时候自己带都会哪里不好了,何况是老人家,他们毕竟想着能够吃饱穿暖,小孩健康就好,如果看不惯的可以自己带,如果感觉自己会带的更好可以自己带的,

你还有人带知足吧!真的,我们公婆不在了,我们要自己带小孩,要上班的,很多根本就顾不上,这时候我也想有一个老人能帮我看一下,我上班做事小孩去玩的时候也放心,也能安心上班

所以一家人嘛沟通一下,让把小孩卫生搞好一点,也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总比你憋着难受的强,对吧!

个人认为,个人意见啊!不喜勿喷哦!


三小猪妈妈


提问者您好,作为一个4岁孩子的父亲我来回答。

去年的时候差不多有和你一样的情况,孩子还没上幼儿园,我和爱人都要上班,孩子总是丢给奶奶带,你懂的上一辈的带娃经验,为了小孩好,但是我爱人和我是非常不赞同的,就此有了争执。

所以我的意见是如果你有条件的话尽量自己带,给孩子选一个负责一样的托班(可以早8至晚6),这样既不会耽误夫妻两上班,也能错开时间来带孩子 当然最初的时候是很不适应的,但坚持一段时间也就习惯了。

当然您也可以与老人家进行一次非常诚恳的沟通,把问题列出来,整个家庭一起去商量并逐条解决。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也希望不同意见的朋友多多指教[呲牙]



南京小露


你好,我有亲身体会哦,我们一年多了都在老家这边,我们是龙凤胎宝宝,自己照顾不过来,我婆婆腿又不行,我家六楼没电梯,我跟宝爸决定暂时在老家的,老家都知道就是接地气,我之前给孩子买的衣服统统都给我收起来了出门穿穿,平时在家穿的我都不敢直视[捂脸],难看就难看点,只要孩子舒舒服服高高兴兴就好,我现在已经习惯了,小孩子爱哪里都碰碰,哪里都摸摸,好奇嘛,要是衣服颜色稍微浅点,一会儿就看不清原来的颜色了,而且小孩子的衣服脏的也好难洗掉的。而且看上去特别邋遢,我们可能一看洗不掉就扔了或者当抹布擦地了,老人从穷日子过来的,他们会穿改下,改的不能改了再就给别人穿,而且可能好看的衣服他们也不会将就穿搭,难看啰里啰嗦也会觉得邋里邋遢不干净,只要勤给孩子换洗,难看点没有啥也,这是老一辈他们的风格,他们有他们的爱的方式,很宝妈自己带出来的娃完全不一样的,我之前也特别在意这个,现在觉得没什么了,反正现在孩子不值好,我婆婆整天用缝纫机给他改衣服[捂脸]下面的照片你就说花不花吧,花的好耀眼[我想静静]





阿拉蕾乐园


这类应该是个人的性格和习惯以及生活环境造成的吧。督促一下卫生问题应该可以改正,这类我感觉比有些老人强的多。

有的老人很好玩,在亲朋好友或者周边邻居圈里一面说着自己怎么怎么喜欢自家孙子,另一面在家里抱也不抱,哄也不哄。10分钟前在电梯里刚和邻居讲完孩子的营养品补充,说马上给自家孙子也吃上,10分钟后回家就让自己儿子去买,买回来一听价格贵又骂骂咧咧。

没外人在的时候冷脸嫌弃孙子烦,就连孩子笑都说酸话,一有外人就是乖孙子。碰到这种两面派你就该哭了。我结婚6年多,和我妈第一次见这种奇葩,各种作妖生生逼的儿子都不愿意回家,躲外面喝酒哭。


不知不知宝


我妈就是这样的人,她爱是真爱,就是以她的以前带孩子的方式来带,我们小时候我妈去地里干活,把我们姐弟带去田边地头玩,她就干自己的活,不管我们搞得浑身泥巴,鼻涕流到嘴边,二个袖套擦得粘黏黏腻腻,湿湿嗒嗒,现在带我弟家女儿也是差不多,主管干自己的,喜欢从铺垫上爬出来在地上爬,搞得脏兮兮的,看到了把孩子拉起来拍一下完事,说了也没用。


心怡神爽


我能说我婆婆吗?[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倒不是说她给我带孩子,她是不帮我带孩子,却把想孩子挂嘴边,

我们在市里,他们住农村,每次我婆婆想上姑娘家都是打着想我姑娘的旗号来的,然后来我家连孩子都不抱,就去姑娘家了,在姑娘家待够了就回老家了,即使我和孩的姑姑家之隔十分钟的路程,她也不愿意给我看孩子,

宁愿去姑娘家看外孙女,也不愿意给我们带孩子,还到处和人说,我家孩子不亲她[捂脸][捂脸]

我老公直接就说她,你连孩子看不都看,孩子能和你亲才怪呢[酷拽][酷拽][酷拽]


谁的六块五


这就是矛盾之处,你想上班就必须有人帮忙。婆婆不爱干净,你也不能说多了。我只有逮到时机的时候才会说。比如说,婆婆说洗碗布破了,换一条。我就会说,洗碗布要是只洗碗,就不容易破,要是灶台也擦,桌子也擦就很容易破。实际上我哪是节约洗澡布,是我不想一条抹布什么都擦,应该灶台,桌子,洗碗都分开用。

孩子睡前喝的奶瓶,婆婆都是放着第二天洗,我一般都会晚上洗了。。没办法,自己有时间就多做,少说


七连音滴麻麻


如果每天下班孩子真的是屁股上还有便便,那只能说你的公公婆婆是一个特例,连屁股都没擦干净,或者没有给孩子擦,但是并不表示她们就不爱孩子,除了你家孩子的这种情况,有些时候孩子衣服上面邋遢,那是一种正常情况。

我们小时候经历的童年

  • 我们小时候正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农村还很穷,孩子基本没什么娱乐项目,整天就在地上弄一点泥巴,撒一点尿在上面,在地上玩尿搅搅(kaokao),这是什么意思呢?就类似于成年人在锅里面做玉米糊糊,只不过孩子们是改在了在地上玩儿。要不就是整天穿着一个衣服裤子,一群小朋友在斜坡地上从上面滑到下边,衣服整天都是脏脏的。
  • 我们小时候哪怕到了读书的时候,物质生活都是匮乏的,家里面一年5斤植物油,炒菜能炒一年,猪肉要很久很久才能买一次,上厕所擦屁股根本就没有卫生纸,如果孩子不读书,家里面作业本书本都没有,哪里来的纸擦屁股勒?上厕所一般都是家里面用树棍或者竹片,上一次大号用一块,擦掉之后就扔掉,一般厕所(茅坑)那里会放上一堆的竹片,要不就在路上随便折一树枝解决。

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公公婆婆和你毕竟是差了一代人,假如你的公公婆婆一生生了好几个孩子,那么可能你的年龄和他们差别就更大,也许你是90后甚至是00后,而你的公公婆婆可能是70后60后, 她们和自己的孩子都曾经经历过那些困难的时期,再加上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经济条件等等限制,可能在卫生观念方面,会和你有一些冲突,就包括我自己和现在的一些年轻一点的宝爸宝妈们的观念都不一样,比如:

  • 一个水果掉在了地上,可能年纪大一点的或者类似于我这样的人,有的是条件有限,比如说离水比较远,手上没有水果刀,那么我可能在纸巾上擦一擦,或者衣服上擦一擦,然后照样能够就那样把水果啃掉,而现在年轻一点的,90后00后们,水果掉在地上要不就不要,要不就清洗之后再吃,他们绝对不愿意,就这样直接吃,觉得可能会有病菌,这就是观念的不同,愿意就那样吃的,主要是觉得一次两次无所谓,而且吃了确实没得病,不愿意那样吃的是觉得以防万一,关于病菌感染就麻烦了,而且从心理上来说,可能觉得不卫生。
  • 咱们在做洗衣服和洗手的问题,一两岁两三岁的孩子其实是非常活泼好动的,整天闲不下来,如果住在城市还好一点,没有多少可以玩的,能接触到的脏东西也很少,顶多可能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自己拉的尿尿或者便便,可能由于自己没有认知,会用手摸来玩儿,其他情况下家里没人能接触的脏东西确实太少,但是在农村就不一样,走到外面就是土地,整天坐在地下或者用裤子去地上磨,手去抓泥巴,如果随时衣服脏,一点点就要换洗,那么可能孩子需要几分钟换一套,活泼好动贪玩好耍,是孩子的个性,所以她们随时身上搞得脏脏的是很正常的事,只要手不放到嘴里,不吃东西,也没有必要随时洗手。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洗手的时候可能你也看不到,孩子的手不是一天之内只脏一次,而是要脏很多次,也不可能随时随地都让孩子在洗手。
  • 咱们再说不擦屁股这件事情,有可能像我小的时候的经历吧,可能公公公婆在这方面确实做得不好,毕竟时代不同了,该讲的卫生还是得讲,家里面也不缺了点卫生纸,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比如孩子生活在农村,可能在外面自己拉了便便,家长不知道,或者即便在城市,因为老人可能也有自己一些琐碎的小事情,比如洗衣服,拖地,扫地做饭,当然有的时候也不能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也得看看电视之类的,可能就没有注意到,孩子已经到卫生间拉了便便了。或者说孩子本身已经学会了擦屁股,于是老人们认为孩子自己已经擦了屁股就行,就没有看他到底擦干净没有。

老人照顾不好孩子怎么办?

其实题主表面看来是说,爷爷奶奶打着爱护孙子孙女的名号,结果在卫生方面没有把孩子护理好,不可否认孩子整天邋里邋遢的,做家长的确实感觉不舒服,但实际的情况还是两代人之间产生的一种隔阂,实际还是公公婆婆和儿媳妇之间的那种万古难题,比如婆媳矛盾,有可能是彼此看对方不顺眼,也有可能是儿媳妇看婆婆不顺眼。

  1. 管教孩子是做父母的责任:其实对孩子最直接应该负责的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不是自己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带孙子孙女一方面是自己家庭的血脉,另外一方面是看在儿子的份上,第三一个方面是老人年龄大了,不怎么做事了,觉得孤单,帮孩子们带孩子,老人其实这种行为是一种情份,但是并不是义务,而赡养老人则是儿子儿媳的义务,这两者之间不存在交换关系,比如说并不是说老人不给儿子儿媳带孩子,儿子儿媳就不对老人好,或者老人不带孩子就不孝顺老人,如果这样想是不对的,这样的行为既违反了人伦道德,也违反法律。
  2. 正常看待老人的这些行为:我们居然接受了老人帮助自己带孩子这个事情,愿意接受他们帮助的情份,那么我们心里面也应该想到,我们年轻人和老人在三观方面如果长期相处下去,可能会发生矛盾,另外就是家庭教育的理念,老人的生活习惯,对待孩子的态度行为等方面可能会和年轻人有冲突,或者老人有很多方面做得不让年轻人满意。但是要想想自己上班总得有人帮助照顾一下孩子,至少说在安全方面,孩子是有保障的,而在清洁卫生方面,我们可以用委婉的方式善意的提醒一下老人,如果害怕自己忍不住和老人有矛盾冲突,可以让自己的老公去说,但是注意尽量口气方面要委婉,毕竟老人是帮忙不是还债,不是尽义务,老人本应该在享福的年龄,把孩子带大了,不过没有想到孩子的福还要继续受苦,帮着带孩子,有时还要受儿媳妇的气,做后辈的一定要端正好自己的态度,老人帮助自己是勤奋,不是本分,老人是老人,他不是儿子,他不是儿媳,他更不是来做孙子的。
  3. 自己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人选:哪怕老人在清洁卫生方面把孩子护理的很好,但是仍然在很多方面不会尽如人意,比如老人没办法给孩子辅导作业,毕竟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所以我们对老人的要求方面,不能把老人看作和我们对等的个体,也就是说
    不要在心里面默默的觉得老人对待孩子的各种行为,应该像我们对待孩子一样,每个人的三观都不一样,每个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和理念方面都有所不同,我们不应该强行把自己的这些理念强加在老人身上或者要老人接受自己的这些理念,老人白天带孩子,晚上咱们回了家,咱们还可以继续对孩子进行教育辅导,对孩子进行补充教育和纠正。

其实老人和年轻人生活在一起,始终在很多方面会有一些矛盾冲突,而咱们每个人也做不到圣贤一样,没有脾气没有意见,所以老人和年轻人之间难免会有争执的时候,即便不争执,可能双方有的时候也难免生闷气,甚至有的做儿子儿媳妇儿的,还认为你整天吃我的,用我的怎么样怎么样,但是做晚辈的已经忘了,孝顺老人是我们的责任,即便老人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但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自己的老公,舅舅和老公一起赡养老人的义务,这不是白养老人的问题。作为孩子,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当感觉双方难免有冲突的时候,如果你觉得你可以亲自来教育孩子,那么可以选择和老人不住在一起,这样双方之间会少一些冲突,如果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那么就应该接受老人这种不完美,然后通过一些心平气和比较委婉的方式来改变老人,实在改变不了,我们也要坦然接受,改变不了老人,我们就想办法改变孩子,纠正他们从老人那里接受的一些不好东西就行,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随着他们有了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加上亲生父母的持续教育,爷爷奶奶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会逐渐减小。


育儿教主


这种情况是有的,但也可以理解,可以包容。

我婆婆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大叔子跟公婆住在一起,所以,大叔子的儿女差不多都是公婆带大的。

婆婆就喜欢吃了饭以后跟左邻右舍八卦,孙子孙女们就在她周围玩,只要小孩不哭,玩泥巴也好,玩垃圾也好……有时候拉屎了,婆婆没有及时发现,孙子孙女们甚至用手在抓。旁人告诉婆婆了,她才用纸擦一擦。而擦一擦肯定没有水洗干净。

但这好像也不能怪婆婆。婆婆就是这样胡打海摔的带大了自己的四个儿女,而且个个强壮健康。

婆婆年轻的时候,带人做家务还到工地上去做小工,根本没时间和精力讲究。习惯了邋里邋遢。孩子,在婆婆心里只要吃饱穿暖,其他都无所谓。

如今老了义务照看孙子孙女,还能要求她怎么样呢?

我妯娌就随便婆婆邋里邋遢的带,从不埋怨,因为她喜欢打牌。

所以,题主如果看不惯就自己带,或者给自己父母带,请保姆带。办法是很多的。


一叶草73


其实可能很多老人会觉得孩子脏点没事,他们不会很在意,他们觉得他们带他们都的孩子还有就是他们小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也是很健康的长大,。他们认为的爱孩子不是表现在这个卫生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