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甘肅省,是河東比較好還是河西比較好?

西北我愛你


河西走廊是甘肅建省的重要原因,因為他是通往西去的必經之路,戰略地位相當重要,甘肅自古以來酒泉和張掖就是軍事重鎮,甘州肅州就是這兩個地方,西漢時期更是漢武帝用兵重地,直到明清一來才把省城遷到蘭州,抗戰建國後的蘭州更是全國工業重鎮,時過境遷,甘肅的人口重心肯定在河東,蘭州,天水,定西,隴南,慶陽人口都是250萬左右,河西人口稀少,人民富裕,嘉峪關是全省首富,金川公司全國有名,但我國是人口大國,因此國家治理肯定先人後物,這樣不就明瞭了。


漾水源頭


作為正宗的甘肅人,我也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先糾正一個概念。就甘肅而言,實際上不能簡單地分為河西河東。

因為甘肅地形是東南向西北走向的,是從中原農耕文化區一直走到了西域遊牧文化區,黃河從蘭州穿過,它的西面是河西大體上沒錯,但它的正東方向實際上是甘肅很少一部分地方,主要是寧夏的西海固地區,甘肅的平涼、慶陽,陝西的陝北,山西的運城地區等等。最正宗的河東的稱呼,應該在山西運城地區,比如演義上在介紹關羽時,都說“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人也。”關羽是河東人,但它是山西人,並非是甘肅人。

甘肅這個地方,若要是嚴格地區分,應該分為隴東、隴東南、隴中、隴南、河西這樣幾個大部分,單純地說河東、河西,偏差太多。

事實上,對河東這個概念,我相信除河西及蘭州附近的人以外,其他地方的甘肅人,並不一定認可。就說蘭州人吧,西固區的可以稱之為河西,像中山鐵橋以北城區的人,只能稱河北而不是河東,像城關區大部分城區只能稱河南也不能稱為河東。所以,以黃河為界來區分甘肅的地方,是不科學的,建議大體上按河西人、隴東人、隴南人來區別,基本上就合適了。

為了敘事方便,我們就按題主的說法來說,就說河東和河西哪裡更好一點吧。

從地圖上,大家看得出來,河西佔有了甘肅三分之二多的地方,河東只佔有甘肅三分之一的地方;但是從人口上來講,甘肅兩千六百萬人口,河西地區不過佔了全部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已,其他五分之四的人口,均在河東地區。之所以會是這樣,這是歷史形成的。在歷史上,河東屬於中原農耕地區,是秦文化的發源地,而河西屬於遊牧民族地方,自古就是荒漠之地,所以人口主要集中在發達的農耕文明區,而非是遊牧民族區。從開發的時間上來講,河東地區自古就是成熟的生活宜居區,而河西是新興的開發區,人口的分佈是顯而易見的。

從氣候環境上來講,隴東要強河西許多,這是毋庸置疑的,從植被的覆蓋面上便可以看出來。這也是河東人多、河西人少的原因所在。河西雖然富裕,但你讓河東人移民到河西來,他還未必願意;這個道理就想是一隻家狗,你讓它到公安局當警犬它未必願意去當的道理一樣,畢竟生活慣了的地方就是好地方。

從文化上來講,河東地區大體上屬於秦隴文化,而河西地區更多的是綠洲文化。文化這個東西是不能分高低的。

從地形地貌上來講,河東主要是高原山區,丘陵梯田,河西是綠洲平原,大漠孤煙,因生活習俗不同,也不好說哪裡更好,哪裡不好。放羊的天天吃羊肉,他不覺得放羊不好;種梯田的,坐在山巔上,吼上一陣秦腔,也是過了一把生活的癮。

從經濟總量上來看,甘肅是蘭州一市獨大,其他地市相對薄弱的發展格局。隴東除慶陽、天水較強外,其他地市均薄弱;而河西各市相對來講,要均衡一些。如果除過蘭州的經濟總量,河西的經濟總量要高於河東,加上河西人口稀少,人均GDP就遠高於河東各市,人均富裕程度也高於河東各市。所以,從經濟上來講,河西要好與河東。

從水資源上來講,河東降水量大於河西,靠天吃飯的成分大一點;河西主要靠的是祁連山的冰雪融水,只要祁連山不倒,水資源就不斷,河西綠洲就茂盛。從這方面來講,河西比河東在農業生產條件上,更加得天獨厚。

從人口素質上來講,河東出人才,但人口基數大,人口的整體素質就不如河西地區的高。從受教育的程度上來講,經濟好,人口少,自然投入到教育上的資金就多,就保證了人口素質的相對高。這方面,河西要強於河東。

從諸多面來講,河東河西各有優勢,人的生活習慣也相對不同,對待生活的態度也有差異。或許有人覺得像北上廣那樣的大城市經濟又好,收入又高,文化發達,社會繁榮,但在山區生活慣了的老農,未必覺得北上廣就比自己所生活的青山綠水的小山村更好。吃的是綠色食品,喝的是純淨水,一出門便是公園,享受的是天然氧吧的貴賓待遇,北上廣怎比得上俺的小山村?

所以,那個地方更好,完全在於自己從生活中獲得的感受,不是別人可以強加給他一個好或不好的概念。我說好的,你說不好,我會跟你急;因為好還是壞,出自我的生活感受,你算個甚?要來替我來確定好壞?

基於此,討論河東好還是河西好,基本上就等同於討論關羽和秦瓊誰的武功更高一樣,等於是要把秦瓊和關羽叫到一起讓他們大戰三百回合的道理一樣。有了操這個閒心的時間,不如多幹點正事,畢竟你如何務習,也不可能讓公雞下了蛋。

結論是,好與壞,在於精神層面,在於和什麼人一起生活,而非是地方。僅此而已吧。


隴之語


作為一個甘肅人,這個問題我能說其心可誅嗎?不用看也知道,河東說河東好,河西說河西棒,最後大家掐一起。

甘肅因為經濟落後,已經受到了許多的非議和嘲諷。但我們一直在努力,而且我們相信我們會越來越好。也歡迎各位關注甘肅發展的朋友多提意見建議。如果你不喜歡甘肅,沒到過甘肅,也請你嘴下留情,因為即使再不好,甘肅也是我的家。

因為地理地勢的原因,甘肅大致分為隴東河西兩大塊區域,但這兩個區域就像一對羽翼一樣,雖有不同,但絕不能分離!因為我隴上本就是一塊!

只有我們奮張兩翼,才能舉翼齊飛。隴東河西都是隴上自家人,何來誰好誰差?小編還請三思!

最後,表明身份,我是甘肅河西走廊張掖人!



嘟嘟條兒


我想問問你甘肅哪有河東河西?

河東指的是山西省的西南部,比如唐朝的頂級士族,河東薛氏、河東裴氏、河東柳氏。

河西確實是甘肅的,而且可以這麼說,河西就是甘肅,甘州、肅州全在河西,取甘州肅州前兩字的甘肅不是河西嗎?

河西是霍去病出隴西建立的漢四郡或者唐朝河西節度使的地盤,河西節度使的地盤其實比今天河西的地盤大,新疆靠近甘肅的地方,青海、內蒙靠近甘肅的部分、還有今天和河西都是河西節度使的地盤。

而古隴西郡或者唐朝隴西(隴右)的地盤也很大,唐朝隴右節度使的地盤,就相當於今天的青海西寧、海東、甘肅的蘭州、白銀、寧夏部分、定西、天水、隴南部分、平涼部分都是隴西郡的地盤,就是烏鞘嶺以南,隴山以西都是隴西。

還有部分就是隴東,隴東是平涼六盤山以東,慶陽,寧夏蕭關以南都是隴東,隴東漢時是北地郡,唐時是關內道。

所以是沒有河東的,甘肅只有四部分,河西、隴西、隴東、甘南。

當然,現在蘭州親河西,可以把他劃到河西去。

河西人口少,綠洲農業不錯的,而且工業也很發達,是比較富裕的地區。

隴西和隴東是甘肅人口最多的地方,最有發展前途,並且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但是是後孃養的,全是貧困區。

蘭州這貨有資源就放到蘭州,忽視地方發展,新區建成什麼玩意了,有這錢投到地方多好。

所以要生活的話,肯定蘭州最好,因為甘肅只有蘭州,其次河西,其次隴西和隴東。


機器人在追你


對於甘肅而言,一條黃河從地理上劃分出了河東河西。如果是單純的闡述兩塊地域內的特色,則是各有千秋,各自的特色都不容否定。但是要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的話,特別是可持續的協調發展,就要涉及到多方面的衡量因素,這樣來看,河東確實是要比河西強的。

一、氣候

從氣候來看,河東較為溼潤。當列車開出蘭州後,一路綠意漸濃,特別是向東到達天水或者向南到達甘南隴南,明顯可以感受到生態的多樣性。水是萬物之源,萬物之本,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河西的降水量也好,水資源儲量也罷,都不如河東充沛,而且河西的乾旱是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較難改變。就發展而言,這一塊河西要受到天氣的制約,這會影響到工農業的有序進行。

二、交通

河東片區,地域相對開闊的多。畢竟不同於河西走廊,河東古代就有一部分屬於關中平原,沃野千里。最早的“天府之國”說的不是四川盆地而是關中,而這裡面就包含有隴東部分。特別是天水,人傑地靈,華夏發源地之一,這是張掖武威敦煌比不了的。即便是歷史厚重感,河東也勝於河西一籌。來往交通,可以不經過武威金昌,例如蘭新高鐵,但是無論進出,天水,定西,平涼是一定要路過的。就車站等級而言,特別是火車站級別,河東的一等站和特等站有好幾座,而河西的數量就少一些,這也可以說明問題。

三、文化教育

從歷史人物角度講,河東略強於河西。姜維、伏羲、李白等名人多多少少都和河東有各種聯繫。河西多的是一些事件的因素。按城建來講,武威有過幾朝割據政權的都城史,然而這種上千年前的優越感在現當代的發展潮流中加分不多。近幾十年甘肅省的優秀學子,河東數量也佔優。三皇故里天水,有固定的華夏祭祖活動,每一次都有海內外名人和政要前來,全球華人都是血脈相連,認同度極高,這個重視程度,河西的城市沒有一家比得上。

四、旅遊開發

旅遊景點質量來說,平分秋色。四家5A級景區,河東河西各佔一半。地理區位來講,河東自然好的多。這裡邊,甘肅整體的旅遊開發策略是依靠“絲綢之路”進行的。而絲路西北遊,出發在蘭州。要到蘭州,則河東地區必須要經過或者逗留。河東遊覽完畢,有些人會直接穿過平涼白銀前往塞上江南寧夏,也有人會折線前往青海,要麼進入西藏,要麼前往張掖。換句話說,河東諸市大多都會顧及,而河西,有些人不會前去,有些去了也是張掖,或者再前一步到敦煌。而酒泉,武威,金昌,嘉峪關忽略的多一些。

五、經濟體量。河東一部分靠著陝西關中,一部分靠著寧夏富裕之地,一部分靠著四川,地理位置優越,發展各色產業都極為佔優,而河西則是靠著大漠或者冰川,路途只有河西走廊一條方向,無法呈輻射狀展開,突破性差。明顯可以看出,天水,慶陽,平涼的經濟水平都不錯。觀念價值方面,更有利於和中東部交流,相對河西的閉塞性來說,更為有利。

總體上來說,河西缺少一種靈性,這不是人的錯,是環境格局的束縛。河西的人要看到優勢,也要正視不足,才是正確的態度。河東的話,本來就是甘肅的發展中心,理應繼續努力,揚長避短。其實,河東河西都發展好了,甘肅才會整體性提升,這樣的甘肅才是最好的甘肅!





時光影音盒


作為一名甘肅人,在每個人的心裡都認為自己心中的那個故鄉是最好,最真實的。沒錯,我就是這樣,我的家鄉在甘肅省隴南市秦巴山區一個紅色小城,全縣人口足5萬,由於人口少,消費低植被覆蓋率高的小城總是讓人魂牽夢繞。河西地勢平坦、氣候乾燥,風沙大。但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總有人喜歡和不喜歡





西北小楊


三十年河西,這裡靠近祁連山的冰山,雨☔水充足,比別的地方人少多了。高鐵🚄飛機場多,高速公路快多了。經濟發展快多了。





空中世界的百花園


提這個問題真是引戰,甘肅本來就是一個落後省份,實在不想再給外人留下內鬥的不好名聲。其實河西的說法古已有之,但河東的說法不嚴謹,河東古代指山西省,甘肅省黃河以東的部分一般古代稱為隴右,具體細分還可以分為隴東,隴中等。所以接下來,我暫用隴右,河西代指甘肅東西兩大板塊。

先說結論,兩大板塊都差不多,各自的優勢都不明顯,劣勢都挺顯著。

先說隴右,隴右絕大部分屬於黃土高原,千溝萬壑,交通條件十分不便,黃土地質也讓開發建設成本變好高,很多城市,很多地方最近兩三年才通鐵路,甘南臨夏至今沒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差。交通不便導致發展工業的條件不太好。就農業來看,除了董志塬,渭河涇河河谷等少數山間盆地外,平原十分缺乏,大部分耕地是山坡地,導致農業發展效益遠低於平原地區,引水不便,只能發展旱作農業,另外隴右是中國季風區邊緣,降水量不穩定,時多時少,導致旱澇災害較多,尤其是季風區邊上的定西,白銀,臨夏等地農業條件最差,所以有隴中苦瘠甲天下之說 ,天水平涼慶陽好一些,而隴南不缺降水但地形最崎嶇。本地區相對河西而言的優勢有,人口超過1500萬(不包括蘭州,白銀),人口密度高於河西,因此單位基礎設施的經濟效益高於河西,有條件集中發展一兩個大城市;貼近陝西,四川,區位優勢好於河西,如果能與經濟發達的鄰接省經濟互補則更好,也有利於勞務輸出;以慶陽為代表的能源經濟,是隴東地區發展的大機遇,如果能利用好這個機遇隴東將走上發展快車道;自然環境好於河西,但相比南方地區則差,較為宜居,經濟作物和特色農業潛力較大,旅遊業也有較大開發潛力。

再說河西,河西絕大多數人口集中在走廊中部的灌溉農業綠洲上,地形以戈壁為主。自然降水稀少,灌溉農業依賴祁連山融雪水,雖然灌溉農業經濟效益好於隴右,但武威等地幾乎已達到用水瓶頸,無力進一步發展粗放農業,水資源也限制了河西各地工業發展,且隨著全球變暖,祁連山冰川逐漸消失,河西各地可能面臨水危機。地勢平坦,且處於戰略要地,交通建設好於隴右,但人口過於分散,只有500萬不到人口,限制了大城市的發展,限制了勞動力和市場要求較高的工業發展。老牌資源型城市處於衰退中,包括玉門,嘉峪關,金昌(白銀)等地,一旦資源枯竭無法轉型,衰敗成為必然。自然條件較隴右較為嚴苛,沙塵暴,大風等都降低了宜居程度。河西的相對優勢,首先,人口較少,人均耕地和自然資源儲量較高,因此脫貧難度較低;風力和太陽能資源豐富,發展綠色能源條件好;以敦煌莫高窟和張掖丹霞為代表的旅遊資源具有獨特性也比較豐富,並已經建立了一定知名度,有條件打造旅遊業城市;地形平坦,城市建設空間大。


揚沙浮塵沙塵暴


甘肅地域狹長,從東到西氣候,人文,語言,地貌迥異,從目前發展來看,河西發展較好,河西工業發達,隴東農業發達;從氣候條件來說,隴南最好,山清水秀;從文化來說各有千秋,河西佛教文化,隴東農耕文化,始祖文化;從交通條件來說,以前河西高速,鐵路都有,隴東尤其是慶陽就難說咯,前幾年才通的火車,高速通車也就不到十年,不過目前發展很快,高鐵,高速縱橫。總之,沒有簡單的好與不好,只是各有特色。正是甘肅的狹長寬廣才造就了絢麗多彩,這正是甘肅的特色。


懶遊記


河西:金昌,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河西五市。河東:蘭州,平涼,臨夏,慶陽,天水,隴南,定西,白銀,甘南。

一、根據2018年甘肅省人口數據河西五市人口500餘萬人左右,河東地區人口2000萬人左右。

二、看經濟。很明顯河西地區城市經濟人均都在甘肅前列。甘肅河西總體經濟情況好於河東地區,加上河西走廊地形平坦,人口較少,人均可耕種土地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河西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較高,農民人均收入處於全國平均水平,遠遠高於甘肅東部農業區。去除省會蘭州,甘肅河西地區2017年經濟總量2000億元(500餘萬人)河東地區3300多億元(1700餘萬人),一目瞭然!

三、從旅遊資源來看,河東和河西各具特色,河西地區旅遊資源更具代表性,敦煌莫高窟,嘉峪關長城等。

四、工業情況對比:東部去除蘭州,其他地區工業情況跟河西地區還有一定差距,河西地區酒鋼集團,金昌集團是中國500強,金昌集團甚至是甘肅唯一一個世界500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