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露天电影带给我的回忆

露天电影带给我的回忆

昨天,一位同事在QQ里提到,她家所在的小区里放露天电影,感觉很新鲜。这却勾起了我对童年时代露天电影的回忆。六、七十年代,为了占领无产阶级文化阵地,各村都要轮流上演电影。那时,没有什么电影院,各村只是在主街的街道两旁,埋下两个柱子,用来悬挂银幕。雪白的银幕使得孩提时代的我们感到亲切、兴奋、留恋,因为那时几乎没有什么的娱乐项目。

一旦得知村里要演电影,小伙伴们都兴奋异常,奔走相告。有的甚至从老远的地方专门跑到演电影的那道街,去看看是否挂上了银幕。看到白色的银幕被悬挂起来,就会匆匆跑回家里,嚷嚷道:”今天晚上有电影,炒点瓜子吧“。于是乎,家家炒瓜子,有葵花籽、倭瓜籽。没有瓜子的家,也会炒上一些玉米粒或黄豆儿,以便孩子揣在兜里,看电影的时候吃。晚饭后,早早地帮着小板凳或蒲团,在银幕前面找个地方,常常是离银幕最近的地方占地儿。

电影放映前,大喇叭里总是放一些革命歌曲。村民们陆陆续续地来到放映的地方,聊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则在银幕下追跑打闹,一片热闹景象。常常是主片儿放映前,要放一个”夹片“,一般是20来分钟的动画片。那时的电影前面,没有广告,却有毛主席语录,语录放映完,才进入正片儿。黑压压一片,孩子或坐,或蹲在银幕前,大人们则更多地是站在后面观看,全场没有人说话,只有低低的嗑瓜子的声音。坐在高高悬起的银幕前,时间久了,脖子就会酸痛。有些小孩就会搬着自己的板凳,跑到银幕的背面,因为背面看电影的人会少一些,可以离得远一些。

因为是露天放映,冬天就免不了跺脚搓手,夏天也就免不了要煽扇子,拍蚊子。那时,没有什么风油精,只能一人拿一个芭蕉扇,一边看,一边煽。更小一点孩子,会被父亲托在脖子上,或躺在他*的怀里,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大人还是兴趣盎然地把电影看完。电影放映完后,孩子们都依依不舍地不肯回家,围着放映员,看放映员如何把放映机收到箱子里,如何把银幕摘下来,时不常地,还要诺诺地问上一些问题。直至看着放映员将设备放在”三蹦子“上,绝尘而去,才恋恋不舍地往家走。因为没有路灯,回来的路上,还要哼着小曲儿,为自己壮胆。

那个时候,除了八个样板戏,没有太多的影视作品。但是因为贫乏,人们还是津津乐道于”看电影“。即使是邻村放映,也要去看,乐此不疲。自行车很少,再远的路,也都走着去,走着回,甚至有的地方要走上十几里路,那也要去看,回来便是滔滔不绝地向小伙伴们炫耀。自然,看电影也成为了那时年轻人约会儿的大好机会,美其名曰”看电影去“,实质上是去会情人。看电影是谈恋爱的必不可少的内容。虽然是露天,年轻人确是逢电影必去,其用心便是昭然若揭了。

能想起下列电影的人应该是四、五十岁得人了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红色娘子军》《杜鹃山》《白毛女》《龙江颂》《磐石湾》《奇袭白虎团》《草原儿女》《向阳商店》《洪湖赤卫队》《平原作战》《铁道游击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鸡毛信》《闪闪的红星》《渡江侦察记》等,直至后来,到了八十年代,电影的种类才多了起来。

露天电影带给我的回忆


露天电影带给我的回忆


露天电影带给我的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