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走進渭南——渭南市博物館(6)銅軍持

銅軍持


走進渭南——渭南市博物館(6)銅軍持

主講人:黃琳堰

大家好,我是渭南市博物館講解員黃琳堰,歡迎來到渭博“微課堂”,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館的一件銅軍持。
在渭南市博物館基本陳列的第二展廳就展示著這件唐代銅軍持。喇叭口,口徑6.2釐米,細長頸,渾圓腹,腹徑12.5釐米,圓餅狀足略內凹,底徑7.4釐米,肩部有進水口,進水口殘缺。


走進渭南——渭南市博物館(6)銅軍持


軍持,一般認為是梵語的音譯,又可譯作幾種同音不同漢字的軍遲(君持、君遲)及捃稚迦等。它又稱淨瓶、澡瓶,是佛教比丘(比丘是僧侶的梵文諧音)十八物之一,為僧侶雲遊時所帶的貯水器,以備飲用及淨手。

走進渭南——渭南市博物館(6)銅軍持

軍持來源於印度,伴隨著佛教傳入中國,最早見於記載是在晉代,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軍持實物是江西新建隋代青釉象首軍持,說明至遲到隋代,我國就已經制作軍持了。


唐代高僧義淨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記載, 軍持分“淨”、“觸”兩種,淨瓶為陶瓷質地,是淨手後方能取用的,且必須擺放在潔淨的地方,淨瓶裡的水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飲用;觸瓶為銅鐵質地,可以隨時使用,也可隨處安置,以圖便利,觸瓶裡的水只有在中午之前飲用才沒有罪過,中午之後飲用就是罪過。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軍持是盛水器。那麼它該怎麼用呢?為什麼不設置方便提拿的手柄呢?義淨的《南海寄歸內法傳》也有說明, “上通小穴,粗如銅箸,飲水可在此中”,說的是上部的如銅箸一般粗細的小口是出水口。“旁邊則別開圓孔,擁口令上,豎高兩指,孔如錢許,添水宜於此處”,肩部的口為進水口。從這一出一進一大一小兩口來看,軍持為什麼沒有柄這個問題就很好解釋了。汲水時,用手抓住頸部相輪,將瓶身浸入水中漫過肩部的口,水滿後提起。因為軍持所盛的是涼水,不需要有柄或者提樑來防止燙手,故而無柄。

走進渭南——渭南市博物館(6)銅軍持

這個用法看似簡單,其中蘊含非常巧妙的設計。我們之所以不敏感,是因為這樣的取水習慣已經離當代社會非常遙遠了,但是對於古代行僧和長途跋涉的遠行旅人來說,取水幾乎都不是以灌注的方式進行,而更多是在小溪裡以浸入的方式取水。這種情況下執壺就不太適用於野外生存了,而軍持這一造型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細高頸的設計可以在行走顛簸時防止水的飛濺,並且可以防止野外蚊蟲進入,有的軍持也加置肩蓋。


走進渭南——渭南市博物館(6)銅軍持

唐 銅軍持

宋代詩人陸游在《巢山》一詩中就這樣描述:“短髮巢山客,人知姓字誰?穿林雙不借,取水一軍持。”因此,這樣的器形不光在佛教中使用,在平常人家的日常生活也是十分流行的。


走進渭南——渭南市博物館(6)銅軍持

除了這些實用功能,軍持在佛教中也有法器的功能,是佛教的供佛器,是在日常勤行供養的器具。在很多佛教題材的石窟以及壁畫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觀音手持軍持的畫面,另外,很多寺廟地宮中都出土了軍持。


走進渭南——渭南市博物館(6)銅軍持

軍持作為舶來品,隨著佛教一同傳入中國,在中國本土文化和習俗的影響下,其形制、功能逐漸發生了變化。軍持的功能由僧尼貯水器演變成佛教法器,隋唐到宋遼時期,軍持作為一種宗教用器,其相輪形凸稜和細長頸的組合就像一座佛教的尖塔,透出宗教般的寧靜,給人一種宗教的肅穆感。南宋後,則以外銷為主,其功能開始世俗化,變為尋常百姓用器,用途多樣化,形制也趨於簡單化,設計更為方便人們使用。

軍持造型獨特,時代特徵鮮明,它簡單卻不平凡,從僧尼使用的貯水器到佛教的法器,再到尋常百姓用器,經歷了歲月的沉澱。在我國,陶瓷軍持發現的較多,我館所收藏的這件是比較少見的銅質軍持,有著不可多得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