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戰“疫”日記①」斗門援鄂醫療隊隊員:堅持!忍耐,我們能勝利

座標:湖北荊州

時間:3月3日 星期二

天氣:陰轉多雲

日記人:珠海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吳濤


今天是3月3號

時間過得真快

不經意間我已經來到荊州13天了

前線的工作真的很不容易

但當眼見一個個親手護理的病人痊癒出院

我的心裡還是感到無比的欣慰


「戰“疫”日記①」斗門援鄂醫療隊隊員:堅持!忍耐,我們能勝利


我是遵義醫科大學第五附屬(珠海)醫院手術室的護士吳濤。是第三批珠海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我是2月20日到達湖北荊州後,經過3天的培訓,於2月23日正式進入荊州中心醫院重症二區,擔任重症患者的護理工作。


重症二區收治的病人大多是老年人,大多合併多種基礎性疾病,病情較重,很多都是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無法自由下床活動的老年人,除了關注他們的身體狀況外,還要給他們喂藥、餵飯、幫他們翻身、及時更換紙尿布、協助上廁所、注意保暖、耐心照顧飲食起居外,同時還要關注其情緒及心理狀態的變化,陪他們聊聊天拉拉家常等。雖然有時候不太能聽懂當地方言,但我還是耐心傾聽、主動分享治療過程中的好消息,增強他們戰勝病痛的信心。


「戰“疫”日記①」斗門援鄂醫療隊隊員:堅持!忍耐,我們能勝利


在援助荊州,參與護理工作的十多天裡,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穿上這一身防護服之後,所有的動作似乎都被按下了慢速鍵。這給我的日常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我穿上這厚重且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後,整個人會感覺很悶,呼吸困難及缺氧,不一會兒全身就會溼透,加之工作需要比平常花更多的時間去完成,一個班下來,整個人早就筋疲力盡,而且幾個小時不吃不喝,整個人都是軟綿綿的,渾身乏力。


一連長達六個小時的工作,加上提前半小時上班穿防護服,半個小時用來脫防護服。期間憋尿長達七個小時,這對我無疑是一大挑戰。有好幾次,我實在憋不住,索性直接尿到褲襠裡,還好我們都穿了尿不溼,這樣的體驗,除了小時候恐怕就只有現在了!


「戰“疫”日記①」斗門援鄂醫療隊隊員:堅持!忍耐,我們能勝利

「戰“疫”日記①」斗門援鄂醫療隊隊員:堅持!忍耐,我們能勝利


除此之外,最大的困擾就是視覺受限。平時只戴眼鏡就可以,現在穿上防護服需要戴護目鏡,外加防護面屏,相當於三層疊加。因為要防止起霧,我們會在自己的鏡片內外兩面塗上碘伏,同時給護目鏡內側塗上碘伏,以達到防止起霧的效果。雖然起霧的困擾得以解決,但同時也給我們的視野增加了一層淡黃色薄膜層,導致我看東西要費力得多,而且隨著護目鏡框裡汗水的堆積,漸漸的,水汽也會粘附在鏡面上,讓我的視野模糊。在進行靜脈穿刺時,尤為費眼神,並且又戴著三層橡膠手套,對於血管的觸覺就很差,需要靠多年積累的經驗,努力做到一針見血穿刺成功,減輕患者痛楚。


我所在的重症二區裡,患者都是當地人,老年人幾乎都是講方言。我戴著口罩,又穿著防護服,耳朵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剛開始的時候交流起來特別困難,有時候需要荊州的護理同事來做翻譯。或者用手勢,來理解患者的意思和我想要表達的意思。經過這些天和大家的相互瞭解,逐漸有了默契,交流起來就通暢了許多。這些天,他們在與家人隔離、身體脆弱無助的時候,感覺他們真的是把醫護人員當成了依賴。我們在每一個房間都張貼了溫馨的話語,“廣東醫療隊——抗疫路上,我們與您同行!”現在每次進出病房,聽到最多的就是“謝謝你們,謝謝你們!”


當他們痊癒出院的時候,看到最多的就是他們開心的笑眼,我能感知到他們口罩後面那開心的笑容。看著他們為我們豎起的一個個大拇指,那一刻讓我倍感溫暖,感覺這一切的付出,真的值啦!這讓我蓄積起無窮的力量繼續前行,即便是遠離親人,即便是每天汗水溼透衣背,即便是不知何日為歸期,我仍然無怨無悔。


每天微信裡都有來自領導、家人、同事和朋友的問候,真的很暖心。也許他們覺得我很無畏和勇敢,正是因為我的身後有他們的鼓勵和支持,關心和愛護,所以我才毫無畏懼。正是這些溫暖和愛,給了我力量和前進的勇氣。我一定會照顧好自己,做好防護,不辱使命,跟戰友一同堅決打贏此次疫情阻擊戰,圓滿完成任務,並平安歸來。待到山花爛漫時,便是疫情殲滅日。


2020年3月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