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男性消費力<狗?那都是過去式了

總是說“她經濟”,但是這屆男同胞的消費力不容小覷,“他經濟”也正在崛起。

男性消费力<狗?那都是过去式了

鑑於有一期的推文,有讀者在底下留言諮詢關於我對”他經濟“現象的一些看法,於是藉著這個機會想和大家來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男性消费力<狗?那都是过去式了

開篇前,我要很認真臉地說一句,是時候,重新審閱一下這屆男同胞了。

曾經在盆友圈廣為流傳的市場消費價值結論:少女>兒童>少婦>老人>狗>男人,一度讓男性被市場定義為消費鏈的最末端。

男性消费力<狗?那都是过去式了

如今這句話還是消費市場的終極定律嗎?男性的消費能力真的還不如狗?

大寫加粗的NO!

數據是最好的佐證。

淘寶發佈的《中國男性消費報告》顯示:被消費市場嚴重低估的中國男人平均每天刷7次淘寶,無數的大數據背後,都充分指向:男人氪起金來真沒女人什麼事了!

為此,從本次雙11消費浪潮出發,我抽空梳理了幾個男性消費關鍵詞,也許從以下這幾個細分賽道可以窺探一二。

男性消费力<狗?那都是过去式了

為了方便這篇文章更好地系統化展開來講,我把這些”他經濟“的消費趨勢歸納為了三個板塊:

  1. 顏值經濟
  2. 社交經濟
  3. 種草經濟

顏值經濟

男人精緻起來,女人也要靠邊站

10年前,當身邊男性朋友的衛生間被一瓶孤單的大寶佔領時,相信大多數女生們不會想到10年後的今天,他們已經可以和你坐在一起討論眼線筆和粉底液的使用方法了。

分享我身邊的某一位男性朋友的日常,“早上起床後,先用洗面奶和洗臉儀洗臉,然後再依次擦水乳、眼霜、精華、防曬,晚上再用卸妝油卸妝,並重復早上的保養程序……”

咦,說好的直男死亡審美呢?

其實,我才是那個名副其實的糙漢紙吧,早晚兩片面膜什麼的真的是弱爆了!!!

所以,我要來給女同胞們畫個重點了,也許你身邊某位小哥哥呈現在你面前的360度無死角的完美素顏,有可能就是SK-Ⅱ+雅詩蘭黛+Dior中和後呈現出來的立體無痕效果噢。

迴歸話題,我們再來看一組讓人虎軀一震的數據:

在95後男性群體裡,有18.8%的人使用過BB霜,18.6%使用過唇膏/口紅,18.6%使用過眼線筆/眼線液,8.8%使用過眉筆/眉粉/眉膏。此外,每3個買粉底的男性裡就有一個是95後。

2019年1-7月男性美妝成交量同比增長為140.36%;

天貓2019年雙11預售首日,男士彩妝成交同比增長56%,其中素顏霜銷量最高。此外,男性醫美花銷增幅為女性的1.2倍。天貓醫藥保健品類排行榜中,男性最愛買位於第一的是乳清蛋白。

2019年雙11電商用戶性別佔比分佈中,男性佔比49.6%。

男性消费力<狗?那都是过去式了

《中國男性消費報告》

別懷疑,你沒看錯。

那麼,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總結出幾個信息點呢:

  • 男人化妝護膚的熱潮已經來勢洶湧,“粗放式”的生活態度不再與直男劃等號,男性化妝品市場正逐漸成為一片新興的藍海。
  • 男人購買彩妝護膚品趨向年輕低齡化,這一屆95後男性扛起了精緻Boy的大旗。
  • 愛美不再是女性的權利,男性護膚彩妝從“單一需求”向“多元需求”轉變。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又是什麼?

我的好友HAPPy(HELLO·再會創始人)對這此做的總結我覺得蠻有意思的:縱觀歷朝歷代,經濟阜盛國泰民安,當男性不需要上戰場廝殺,他們的審美及身體機能也會發生巨大變化,比如唐朝就盛產美男子。

很鮮明的一個現象是,近年中國的選秀節目或偶像劇的男星們不再是清一色的“陽剛”,而是多了一份“陰柔”,尤其是”花美男“的人設崛起。這點在《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等在泛95後群體裡具有深遠影響力的綜藝節目裡尤為凸顯。

很典型的男性審美意識的覺醒,而臉作為形象工程的“第一道關卡”,自然也備受男性的“關照”。

在這種顏值經濟的催生下,於是出現了一眾熱衷於模仿蔡徐坤卸妝水、吳亦凡斷眉、權志龍眼妝、鹿晗皮膚妝容、黃子韜眼線的“追隨者”。

男性消费力<狗?那都是过去式了

還有一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近段時間男明星們開始集體霸佔彩妝代言,女明星的傳統陣地,繼女刊封面和衛生巾之後,再度轟然失守。

男性消费力<狗?那都是过去式了

順便扒拉一下2019年各大品牌的美妝代言人,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彩妝護膚品牌向男性代言人傾斜,一方面品牌是藉助這些藝人的高人氣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很重要的一點也是因為當下男性與美妝、護膚市場間的隔閡在逐漸消失。

男性消费力<狗?那都是过去式了

另一方面,伴隨著直播、社交網絡的火爆,國人對男性儀表的關注令“他經濟”釋放出巨大活力。

打開小紅書、抖音、B站等等“種草”類平臺,我們可以看到越多越多的男性當起了美妝博主分享護膚知識、化妝知識。比如B站美妝類視頻第一博主Benny董子初,以科普種草為主的微博博主俊平大魔王、還有我們非常熟悉的口紅種草機李佳琦等。

在這裡,我還想重點提名一下完美日記。

完美日記居然也順著趨勢推出了男性彩妝師系列,簡直是潮流風向標有沒有?

男性消费力<狗?那都是过去式了

綜上,顏值經濟的B面,我認為很關鍵的一點隨著社會的包容性和開放,男女消費邊界逐漸模糊,“去性別消費”趨勢已經成白熱化。

所以,如果你還囿於愛美只是女性的專屬權利,那麼你就要被95後男性大軍用腳投票拍死在沙灘上了。

社交經濟

男人買的是潮牌嗎?是社交貨幣!

如果你曾在淘寶搜索日系復古和阿美咔嘰,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打敗了全國大部分的弄潮鵝們。

那麼,神馬是日系復古和阿美咔嘰?來,再看一組數據。

男性消费力<狗?那都是过去式了

《中國男性消費報告》

從這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什麼?

90後為市場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全新的消費理念,全新的營銷視角,全新的購物方式,全新的體驗維度——這些“全新”促成了許多品類的更迭和品牌地震。

與之相對應的是,“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每次都有新發現”已經成為歷史了,男人的衣櫃已經逐漸被各種潮牌給迭代。

再聯想到Yeezy、 AJ頻現哄搶熱潮,炒鞋大軍開始進攻國產品牌,在紐約時裝週一戰成名的李寧,限量球鞋正在瘋狂收割男性的錢包。

這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麼?

社交經濟的殺傷力。

隨著千禧一代成為消費主力大軍,他們對消費有著更加個性化的需求,比如美、酷、帥、拉風、潮,並由此來贏得尊重、自我認同、自我實現、自我愉悅。

在他們眼中,潮牌已不僅僅是一件服裝或者一雙鞋,“它”甚至成為了年輕人的社交貨幣,幫助他們提升話語權。

社交貨幣,在這個情境下籠統來說就是兩個字:人設。

通過消費購買而來的社交貨幣,能夠為個體帶來遠高於商品本身價值的賦能加成。——你穿著Surpreme限量版T恤,踩上AJ新限量款,整條街上你就是最靚的仔。

此外,潮牌天然適合在社交媒體炫耀,不僅僅因為其背後的設計故事、設計元素,更是因為其火爆到稀缺的程度。“人無我有”催生了男性消費者的多巴胺,當你擁有一個限量款的產品,較之其他人而言,你就已經能夠在社交圈裡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注意。

比如,擁有一雙「湯普森KT4系列」,你就可以站上朋友圈鄙視鏈的最頂端,俯視那群崇拜湯普森但沒有鞋的朋友。

安踏聯合湯普森推出其專屬簽名的戰靴KT系列,這款限量款全明星配色球鞋,賣到了1500+的價格,甚至從美國到中國,讓男性發燒友們從“想要買”到“搶著買”。

男性消费力<狗?那都是过去式了

這也是為什麼今年炒鞋磨刀霍霍伸向90後00後的原因,當資本的嗅覺與年輕人的熱血相遇,“球鞋一面牆,堪比一套房”,球鞋就被賦予了“躺賺”的潛質。

所以,你還以為男性購買的是潮牌本身嗎?

不,是自我展示,是社交鏈的最頂端!

種草經濟

“毒物”當道,“男性種草”的春天來了?

“種草”是隨著伴隨著社交平臺火起來的詞,它很生動且精準地呈現了消費者心儀一件商品後的心理:擁有欲如野蠻生長的雜草,必欲拔之而後快。

但很多人提起種草平臺,似乎更多還是會第一時間聯想到“小紅書”這個千禧一代女性消費者常用的互動平臺,殊不知針對男性的種草平臺影響力也不容小覷。

例如,一個叫“毒”的APP,作為素有“直男大本營”之稱的虎撲所投產品,尚未披露用戶結構的毒一度被認為是基於男性購物需求而生的平臺。

不同於小紅書的內容分享種草模式,而是以球鞋潮服鑑別為核心業務,毒APP為用戶購買的商品做鑑別查驗,搭建了“社區互動+交易撮合+鑑別服務”的潮流電商平臺。

男性消费力<狗?那都是过去式了

我特地研究和體驗了一下,可以說毒APP很好地還原了男性用戶的購物決策過程:以興趣和目的為導向,重視對目標商品的瞭解和把控。

“有圖有真相”的特色符合了男性輕決策的消費心理,可謂一款獨屬男性的“種草天堂”。

男性消费力<狗?那都是过去式了

同樣,與其他平臺相比,知乎算是最早一批感受到男性用戶在“種草經濟”下的潛力。在此背景下,知乎推出獨立的種草社區APP“CHAO”,號稱”男版小紅書“。

打開CHAO,其首屏也毫不隱晦自己的定位——“潮流男生種草社區”,你能看到關於“護膚、穿搭、數碼、球鞋”等各類種草內容。

男性消费力<狗?那都是过去式了

除了上述兩大種草平臺外,還有鬥牛、Nice、XY等等都在將男性作為主打對象,它們既是網店也是內容社區,可以說是在線上構建了一條“步行街”。

10萬個李佳琦說不動一個直男,但在這些潮流社區中,男性消費者可以針對潮牌進行交流和審美方面的學習、借鑑;KOL幫助男性降低決策成本,在直男的心目中種草,形成男性購物社區。

另外,其中很大的一個特點,這些針對男性用戶推出的種草平臺,首先是電商平臺,其次才是社交應用,這與小紅書屬於“極其側重社交媒體“的一面有很大不同。

當然,我想說的是,如果你在潮牌和街頭服飾領域工作,那就絕對不能錯過這些平臺。在很大程度上,這在接下來或是未來依然是男性消費的風向標。

品牌如何順勢而為?

綜上,對於男性來講,他們的自我形象管理、審美意識開始逐漸甦醒,消費的邊界不斷擴張,男性消費品可以說是正處於一個正待掘金的巨大市場。

這對於品牌來說機會點又在哪裡呢?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 產品打造:你的產品要打造社交貨幣,一個好的社交貨幣產品,應該具有類似勳章的功能,一定要滿足稀缺性,讓用戶願意為你自動傳播。比如,誕生於上個世紀的Supreme,它對外的每一件產品,都在傳遞一種獨特性,去鼓勵消費者通過購買產品成為品牌文化的一部分。對年輕人來說,就代表著個性、潮酷、與眾不同。
  • 營銷層面:無法否認的是,男性天生在體育、資訊和遊戲等方面關注度要明顯高於女性,他們對於垂直細分領域有著極高的興趣和消費傾向,所以針對男性的內容營銷,一定是垂直精耕的專業崇拜。比如虎撲就是先把你種草為體育種子用戶,再順便告訴你去買鞋。
  • 品牌打造:男性消費品牌打造過程中,需要為男性創造非價格因素的購買動機,滿足男性的”造夢“幻想,就像首飾盒裡裝著的是女生的夢一樣。然而,對於一個品牌來說,“造夢”是世界上最難做,也是讓人為之神往的生意。比如小米,為發燒而生,一下子就戳中了男性內心的情懷癢點。

以上,就是今天關於”他經濟“的分享。看完這篇文章,你對男性消費能力的刻板印象,有改觀了嗎?

#專欄作家#

木蘭姐,公眾號:木蘭姐(ID:mulanji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名創優品品牌總監成金蘭。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