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果樹年年豐產的技巧——打破休眠提高產值,四個方法值得一看

近年來,隨著果樹設施栽培技術的飛速發展,人為地採取一些措施打破果樹休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並且被廣泛運用在各類果樹品種上。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溫度處理、摘葉和化學藥劑處理。

果樹年年豐產的技巧——打破休眠提高產值,四個方法值得一看

一、溫度處理

溫度是影響落葉果樹芽休眠的最重要的氣候參數,通常情況下,6~8℃打破果樹體眠效果最好,冰點以下或≥13℃時沒有作用,18℃以上的溫度能抵消低溫的作用。這主要與高溫持續的時間、高溫程度以及高——低溫週期的長短有關。

一天中,高溫持續時間越長,溫度越高,高——低溫間隔週期越短,高溫的負作用越大。在許多亞熱帶地區,冬季的晝溫常超過19℃,造成夜間的低溫作用全部消失。通過高架噴灌蒸發冷卻是田間降溫的唯一方法。在以色列為了促進桃和油桃的葫芽,採用了此項技術,並已取得良好效果。

在以色列,園藝學家利用短距離大溫差優勢,將桃樹種植在大容器中,到了秋天,用大卡車把桃樹拉至高海拔山區放置大約40天左右。在低海拔區也可在4℃以下的冷庫中放置15~20天,從而滿足桃樹對低溫的要求。通過這些措施,在冬季溫暖地區也能成功裁培桃樹,並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這些成功的經驗在設施栽培中也可以借鑑。

果樹年年豐產的技巧——打破休眠提高產值,四個方法值得一看

1、低溫處理

低溫處理在草莓設施栽培中已廣泛應用,即在花芽分化後將秧苗挖起,捆成捆,放於0~3℃的冷庫中,保持80%的溼度,處理時間的長短可根據品種打破休眠需要的低溫量。

有專家用幾種果樹的1年生苗從12月11且到1月20日之間依次移入-1~0℃和-7℃的低溫室內處理5~40天,各處理到1月20日結束,移至18~21℃加溫溫室內調查發芽所需要的日數和發芽率。結果表明-1~0℃處理,從1月20日倒算,桃處理25~30天,日本梨25天,葡萄20~25天,柿5~10天,多數芽早期萌發整齊,其後生長良好。但-7℃處理,萌芽及以後生長均不理想。

2、高溫處理

高溫處理對打破葡萄芽的休眠有明顯的效果。6℃處理29天,打破休眠是極不完全的,但到36℃為止的溫度處理中,越是高溫越促進打破休眠。在溫室栽培中達到30℃以上的恆溫幾乎是很容易的。

果樹年年豐產的技巧——打破休眠提高產值,四個方法值得一看

二、摘葉

摘葉對打破休眠也有一定的作用。我國臺灣在產期調節的栽培中利用摘葉的方法促使葡萄、桃、梨等休眠芽的萌發可使葡萄一年3次開花,收穫3次,使桃、梨一年2次開花,2次收穫。

果樹年年豐產的技巧——打破休眠提高產值,四個方法值得一看

三、間歇式噴水

間歇式噴水,是通過蒸發冷卻進行田間降溫的一種方法。

在桃樹休眠開始後,夜溫低於12℃的前提下,每天給桃樹間歇噴水,每隔40~50分鐘噴1次,可打破桃樹休眠,促進桃樹的萌發。

果樹年年豐產的技巧——打破休眠提高產值,四個方法值得一看

四、化學處理

化學處理打破果樹休眠的作用在國內外都得到證實和應用,所用藥劑有石灰氮

氨基氰礦物油硝基苯酚赤黴素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其中以石灰氮應用比較廣。

1、氨基氰:氨基氰是目前解除休眠的主要藥劑。在日本應用最早的是氨基氰的類似物——石灰氮,但因其使用濃度太高,藥劑的粘度太大,妨礙了它的廣泛應用。人們發現,氨基氰溶液很容易噴酒,而且也能打破果樹休眠。這種藥劑在葡萄、獼猴桃、蘋果、李和杏以及某些需冷量較高的桃和梨品種、樹莓和無花果上都表現了良好的效果。

由於核果類果樹為純花芽,鱗片的保護能力差,噴藥時由於施用濃度不當,常出現藥害,但甜櫻桃表現較強的抗藥性,這可能與鱗片對花原基的保護性較強有關。

在巴西,用1%和1.5%的氨基氰處理蘋果,側芽和頂芽的萌發率明顯提高,每株的短枝和花序數也明顯增多,樹齡越大,藥效越明顯。3%的“Dormex”(氨基氰的有效成分為49%)能促進獼猴桃的萌芽,但常造成側花芽脫落,產生疏花效應,果實個頭變大。

果樹年年豐產的技巧——打破休眠提高產值,四個方法值得一看

在同一樹種、甚至相同品種上,不同年份和地點施用氨基氰後,有時可能得出相反結果。這可能與果樹芽內休眠程度有關。隨著內休眠的解除,芽子對氨基氰的抗性越來越低,因此,噴藥不宜太晚,以防混合芽中的花受到藥害;但也不宜施用太早,噴藥太早沒有效果。與其他藥劑一樣,氨基氰只能彌補需冷量的30%。

氨基氰也可以用來促進果實早熟。在法國南部,正常開花前50天,施用2.5%“Dormex”可使櫻桃早熟7~10天。在以色列使用氨基氰可以使櫻桃早開花12天左右。

2、油+氨基氰:據報道,油劑與氨基氰合用,對打破蘋果芽的休眠有明顯的增效作用。有試驗結果表明,2%油+0.25%氨基氰效果最佳。

North在南非試驗發現,低濃度的氨基氰與油合用的效果優於油+DNOC(二硝基鄰甲酚)的處理。以色列的試驗認為,4%油+0.25%氨基氰能有效地打破蘋果休眠。對於氣候相對溫暖的地區和需冷量高的品種來說,一般在預計萌芽前30天施用此藥,如果施用太晚易發生藥害,對於較敏感的樹種或品種,可以採用較低濃度或結合其他化學藥劑進行處理。

3、石灰氮:石灰氮(氰胺化鈣)是氨基氰的類似物。對葡萄、桃、李等果樹打破休眠均有作用。研究表明,石灰氮是一種很好的落葉劑。

據研究,石灰氮有打破葡萄休眠、促進萌芽的效果,通過石灰氮處理後,大大提高了葡萄芽內和節內氮素含量。認為生長抑制物質脫落酸(ABA)是休眠的誘導體,石灰氮作用在於消除ABA對休眠的誘導作用。

果樹年年豐產的技巧——打破休眠提高產值,四個方法值得一看

北方日光溫室葡萄使用石灰氮濃為10%~20%,即加水5~10倍,在預計萌芽期前25~30天,不宜過早;將石灰氮放在60~80℃的熱水中浸泡2小時以上,容器加蓋,不能用冷水浸泡,要求隨配隨塗,當天配當天塗或隔天塗;對結果母枝的枝蔓和冬芽要認真塗刷,邊塗邊攪拌,將沉澱物和水液全部塗用,老枝蔓不宜塗。

石灰氮在微酸性條件下即可生成遊離的氰氨(H2CN2),對人體有毒,使用過程中應戴口罩和手套,防止粉末入眼睛和口中,防止藥液沾在皮膚上,如皮膚被沾應立即用水洗淨。同時,石灰氮還具有一定的消毒、防病、滅蟲作用。

4、礦物油+硝基苯酚

自本世紀40年代以來,人們就已開始把礦物油和二硝基苯酚合用來解除果樹休眠目前,在一些國家地區仍然採用。由於這一藥劑易產生藥害,所以,人們尋找代用品,如礦物油+二硝基鄰甲酚(DNOC)合用就能產生良好效果。

它們通過影響果樹芽的呼吸而發揮作用。噴藥後,芽出現短暫的厭氧條件,產生乙醇,促使芽萌發,白天較高溫度也是產生良好藥效的必要條件。


5、GA3(赤黴素)、CTK(細胞分裂素 )、PP333(多效唑)

GA3、PP333和CTK也能打破果樹芽子休眠。但由於所用濃度不易掌握,價格高,而難以應用於生產實際。GA3除了能延緩果樹生長外,還能明顯促進果樹萌芽,這一特殊作用在生產上應用前景如何,尚待進一步試驗。

果樹年年豐產的技巧——打破休眠提高產值,四個方法值得一看

赤黴素結構分子

6、鋅(Zn)

山東農業科學研究所的研究結果顯示,在棚裁果樹上噴施適宜濃度的鋅肥,可促進芽休眠提前解除,提前了果實的上市期並提高了產量。研究者認為,Zn促進萌芽的根本原因在於Zn是一些代謝酶輔基和激活劑,對一些內源激素的代謝有顯著的調控作用。試驗證明用2%和0.4%Zn處理,使GA3含量上升,有效地起到了打破芽休眠的作用。


結語:打破果樹休眠,不管是用溫度處理、摘葉、間歇式噴水或是使用化學藥劑處理,只要掌握其正確的使用方法,對於果樹的產量、成熟時間以及產值效益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相關生產上,不能一昧的追尋利益,還應以綠色生態為標杆,使用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藥劑,堅決不使用明令禁止高毒高殘留藥劑。

果樹種植: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

今天的技術分享就到這裡,關於更多果樹種植管理新技術,可以關注‘蜀鄉小果’長期免費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