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地方公务员提职晋升都有什么规定?怎么分级别?

沟壑H


地方公务员职级晋升,一般是指县区一级党政机关,或者是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机关,最高级别也就是正科级,副处都算是高配。县区四大班子领导才是县处级干部,宣传部、统战部、组织部政法委、公检法等都是正科级单位,一把手因为在党委或者政府兼职,或者在上级党委机关兼职,才高配一级,为副处级,享受县级干部待遇。

地方公务员职级晋升,一般都是指科员晋升副科级,副科级晋升正科级。科员晋升副科级领导职务,需要包括实习期在内三年时间;副科级晋升正科级领导职务,需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并在副科级职位干满两年。只要符合硬件要求,德能勤绩廉考核突出,获得单位认可,经支部会议研究决定,向组织部门推荐,组织部门在有职务空缺的前提下,通过考察、民主测评、谈话了解、公示等环节,即可提拔任命。

提拔晋升,需要考察综合能力,特别优异突出的,才可能获得任命。否则,一辈子科员也是非常常见的。到县区一级,正科级基本上就是一堵墙,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突破这个层级。据统计,公务员科级提拔为县处级的,只有4.4%,而进一步提拔到市厅级(司局级)的,不到1%。这就是基层公务员的现状。

为了解决基层公务员长期得不到提拔任用的问题,2015年出台了《关于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规定在编在岗公务员,科员满12年,可以享受副主任科员待遇;副科、正科满15年,可以享受主任科员或者调研员待遇。当然,除了在编在岗、年限要求外,还分别有不同的工资级别限制。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级并行政策,解决了基层公务员长年得不到提拔任用的难题,是对基层公务员的关心与人文关怀。

2019年6月1日,新《公务员法》颁布执行,将职级并行政策扩大到了全体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目前,各级组织部门正对职级并行政策的实施进行业务培训,预计在7月中旬即可落实到位。从具体实施办法来看,受管理岗位比例限制,地方公务员执行新的“职级并行”政策,受限比2015年实行的县以下职级并行政策更为苛刻,也更难享受得到相应的职级。县区部门多为10名以下行政编制的单位,按照比例限制,只能有60%的一至四级主任科员职位,10%的四级调研员职位,如果编制是8或者9名,不好意思,不能四舍五入,即使是按比例算下来是5.8,也只有5名,而不是6名。这个比例限制,对于省市一级不成问题,对于县区一级编制较少的单位来讲,反而不如原来按年限晋升来得保险。


职言管语


核心观点:职级并行改革正在推进当中,按照整体方案的要求,这一次改革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科长和副科长不需要参与第一次套改阶段工作,可以参与第二阶段的级别晋升工作。科长和副科长是不是需要参与改革,也需要考虑具体情况,作出妥善的安排。

具体分析:在职级并行的改革过程中,第一阶段的套改工作,主要是新旧级别的对应置换工作,不会涉及到级别待遇的提升。改革进行到第二阶段,所有人员都可以参与级别晋升工作。科长和副科长属于领导职务,在这次改革的过程当中,如何参与这次的改革,需要明确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职级并行改革有限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提升级别待遇

职级并行改革后,虽然公务员晋升的渠道更加畅通,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限制地享受更高一级待遇。一方面是有时间限制,只有达到相应的年限要求,才具备晋升级别的资格。另外一个方面是有数量限制,特别是对于市县来说,一到四级调研员,一到四级主任科员,一二级巡视员,这些都有明确的比例限制。科长和副科长是不是可以晋升级别,需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妥善作出安排。

科长和副科长不参与套改,不会涉及到级别的置换

按照这次改革的方案要求,科长直接对应二级主任科员,副科长直接对应四级主任科员。职级并行改革后,如果科长和副科长在级别上得不到晋升,就不需要参与第二阶段改革的过程。如果科长和副科长可以提升级别待遇,就需要参与改革的第二阶段工作,这个时候就涉及到级别的提升,也会涉及到待遇的提高。

职级并行改革后,科长和副科长如何享受待遇

关于具体享受的待遇,就需要看科长和副科长是不是参与级别晋升。如果参与了级别晋升阶段的工作,就属于职务兼任级别的特殊情况。这种情况下,科长可以兼任一级主任科员,也可以兼任四级调研员,副科长可以兼任三级主任科员,也可以兼任二级主任科员。科长和副科长的职务没有改变,但是他们所享受的级别待遇发生了改变,如果相应的高级别领导职务出现空缺,直接可以转任更高级别的领导职务。

公务员年度考核的含金量更高,年度考核优秀,可以缩短半年任职年限

职级并行改革后,无论是科长副科长,还是纯粹的级别渠道,都需要参加每年一度的公务员年度考核。与过去相比,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的人员,可以在任职年限上缩短半年进行核算。今后公务员考核的含金量更高,更加有利于提高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来,职级并行改革中,科长和副科长也需要参与改革,只不过有的人有机会享受更高级别的待遇,有的人可能会错过提升级别的机会。如果在级别上得不到提升,科长与副科长的称呼不会发生变化,如果在级别上得到了提升,就需要在植物的后面标注兼任的级别待遇。


史海心


公务员提职晋升现在基本上是按照两个条例规定进行,提拔领导职务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职级晋升依据去年新近出台的《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于2002年颁布实行,去年作了最新修订。条例主要针对的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按照提拔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对资格条件进行了规定,后来逐步扩大科级干部晋升,成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规范。按照条例,提拔领导职务要求: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三年以上。这是目前提拔领导职务的通用标准。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去年六月份出台并开始实施。原来的非领导职务晋升全部改由职级晋升替代。套改后,副主任科员对应四级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对应二级主任科员;副调研员对应四级调研员,调研员对应二级调研员;副巡视员对应二级巡视员,巡视员对应一级巡视员。晋级有任职年限要求,在晋升一级调研员之前,每满两年即可晋升下一个职级。首次套改晋升任职年限累计计算。比如原来副主任科员任职满六年,套改四级主任科员后,相当于四级主任科员任职满六年,从四级主任科员晋升三级主任科员需要两年,三级晋升二级主任科员需要两年,二级主任科员晋升一级主任科员需要两年,如果没有条件限制,六年的副主任科员套改后理论上可以晋升到一级主任科员。

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实际上,职级的晋升是有名额限制的,并且目前套改晋升的政策是“一套两晋”,即一次套改,首次套改不受职级限制,套改后允许两次晋升,并不是无限制晋升,由此产生了很多问题:

第一,是晋升并不像想像的那么顺利,很多单位在首次套改后职级就几乎处于满额状态,留给后面的人晋升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第二,晋升分级化不明显。比如县区,从三十多到退休这个期间,每个人都有充足的晋升年限却因为名额有限无法晋升,绝大多数人停留在一二级主任科员这个区间,年轻的和年老的公务员在在职级上拉不开差距,不利于工作积极性的调动。

第三,晋升设计比较复杂不够透明,晋升有比例限制,在比例之内怎么确定名额,碰到条件相当的谁先晋升,条例里只写了一句“综合考虑工作需要、德才表现、工作实绩、资历等因素确定”,怎么确定,这里面存在太多的主官和主观因素。

第四,关于军转干部的职级晋升问题,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未来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化解。


80后小公


无论是地方公务员还是国家公务员,提职晋升要求基本相同,都是依据《公务员法》、《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和《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进行的。因为现在部分地区出现了聘任制公务员,这类公务员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务员(委任制公务员)有一些区别,在职务晋升上有特别规定。

这里我们主要来说说普通公务员(委任制)是怎么提职晋升的

首先,要有一定的学历层次。比如担任乡科级领导职务必须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层次。其次,要满足一定的任职年限。比如从科员提升到副科级领导职位必须在科员岗位上工作满三年;从副科级领导岗位提升到正科级领导岗位必须在副科级领导岗位上工作满两年。最后,还要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因为符合晋升条件的公务员较多,但提供的岗位较少,所以公务员提职晋升压力较大,在晋级的时候,组织部门一般会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公务员进行前期考察,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重点考察内容,形成组织意见之后,会把要提拔的对象提交到人事工作会议上,由“大领导”定夺。

地方公务员级别

公务员职业最高级别为正国家级,既然是地方公务员,那就从省部级开始了。级别由高往低依次是: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具体情况可以参加相关文件。

据统计,正科级及以下级别公务员占公务员总数的接近九成,可见公务员职务晋升并不容易。在某些基层政府,不少公务员临退休还只是个科员。

不管怎么说,当今社会,公务员职业还是不错的,至少稳定、体面嘛。



轶工坊


应该加入时间限制,比如十五年正科升级调研员,不受职数限制,以十五年为最高限,只要不放错自动晋升职级。这才能公平处置目前老同志们状况。


手机用户2347972294



我国公务员职位晋升条件,为了你的高升要看的!

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及以下设置。

(另: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

有了层次的分类便会有变动与提升,那么公务员职位晋升条件怎样呢?这样我们来说说公务员职位的晋升条件有哪些?

2015年起,为注重基层导向,关心基层公务员发展,国家颁布了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规定县以下机关公务员将设置5个职级。《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下简称《意见》)的实施,将打破乡镇公务员职务晋升空间小、待遇得不到提高、乡镇留不住人才的现状。

在满足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基础上:

晋升科员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25级;

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23级;

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20级;

晋升副处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19级;

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17级。

事实上,从一个普通的科员一路晋升至类似省部级官员的公务员已是凤毛麟角,要经过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正厅、副部、正部,八级台阶。根据计算,从一个普通科员成长为一位正厅局级官员,大约需要25年。如果你不能在35岁升到正处,47岁升到正厅,那么你的仕途很可能将从此止步。

第一步:

  考上公务员

  公务员起步:22岁

  录用比例:1.45%

  录用关键:在国考大军中突围取得公务员资格

这意味着你要加入国考大军。2017年98.4万人实际参加了国考,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约为36:1,也就是平均36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被录取,某些热门职位你只需要淘汰4895个人就可以上岗了。你可以和近千人抢夺一个热门职位,也可以选择一个冷门职位。热门和冷门的区别,你懂的。按规定还有一年的试用期,转正后,你就从临时工变成科员了。这么看来选择正确的公务员职位还是挺重要的。

第二步:

  科员到县处级干部

  正科级:28岁

  晋升比例:4.4%

  晋升关键:以尽量短的时间完成副处到正处的升迁

只要你好好“为人民服务”,按规定3年就可以从科员升至副科级,再3年到正科级。大部分人到此为止了。上述说的都是“职级”而非“职务”,比如主任科员是正科级,但是你可能没有科长这个正科级“职务”。在一些机关,很多主任科员到退休时能混一个副处级的“职级”,也就到头了,这就是所谓“天花板干部”。从副处到正处的时间,是第二轮较量。升至副处后,能否以尽量短的时间完成副处到正处的晋升非常关键。通常,如果一个官员能在3—4年内由副处晋升为正处,那么由正处升为副局、正局的空间就较大。调查显示,在这一环节,高位者明显比低位者“进步”快而关键阶段一两年的时间差,则往往意味着这个官员是否能确保年龄不过线。按照最佳状态,你会在35岁左右升至正处。

第三步:

  县处级到正厅局级

  正处级:35岁

  晋升比例:

  晋升关键:基层经验不可缺少

此后的阶段,就越来越是少数精英的游戏了。成为县处级领导之后,你可要经得住“滚滚红尘”的考验,美女、金钱等。这时候你有60万县处级同僚,其中只有6000人可以成为厅局级后备干部,你通常还需要12年才能升到正厅局级。对这个级别官员来说,此后的关键则是具有基层经验。因此,对市局的机关官员来说,调任区县或委办局,则通常是提拔“培养”。

完成了从处级到局级官员的跳跃之后,其升迁还可借助于“交叉锻炼”。截然不同的锻炼经验能使官员思路更加开阔,作风也更务实。专家说,官员在其成长过程中,普遍经历多个岗位,其中正局级官员平均经历过6-8个岗位,正处级官员平均经历3—4个岗位。值得关注的是,在“交叉锻炼”的岗位中有的部门是升迁的“福地”,比如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区县和部门中,稳健型或创造型的官员都更容易获得提升。

第四步:

  正厅局级到省部级

  正厅局级:47岁

  晋升比例:

  晋升关键:关键要看空缺的是什么岗位

总结几个晋升的要点

  其一,年纪要轻。

  当今中国,干部升迁是要划出一定杠杠的。比如,副处,一般35岁以下,副局,一般45岁以下,副部,一般55岁以下。同样条件,年纪轻者,自然占有先天之优势。

  其二,学历要高。

  过去,只要有基层经验,政绩比较显著。如今行情已变,处长局长们递过来的名片,博士甚至博士后已是稀松平常。

  其三,岗位要多。

  岗位的轮换交叉,几乎是高层次干部的必备条件之一。

以上是公务员提职晋升的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楼主。


湖北公考小助手


首先你得高工作能力、思想品德好,其次私下你还会在领导面前推荐自己(找人推荐也行,空手套白狼的去不行,记住,一次性到位),在领导那里挂上号。等着吧,一般能成。否则,你干的事再多,再好,再担当,只知道傻工作,不去向领导表忠,两个字‘玩完’。干工作越认真,领导只能说你个好同志,想提拔吗?等着吧你。


星星点灯147576344


公务员法应当调整部分,公务员工作满三十年均应享受正科,退休前工作满四十年享受副处。基层要达到四十年退休愈来愈少。


用户4899384111850


不是说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