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長安汽車開始觸底反彈了嗎

2018年大幅滑坡之後,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000625.SZ,下稱“長安汽車”)在2019年也並不輕鬆。

7日晚間,長安汽車曬出了2019年的成績單。經歷了2019年上半年的低迷與下半年持續爬坡之後,長安汽車2019年銷量定格在175.99萬輛,同比下滑15.2%。而2018年,長安汽車全年累計銷量同比下滑25.58%。

受業績持續好轉的推動,去年6月底起,長安汽車股價從6.61元的低谷持續拉昇至10.97元(2020年1月8日收盤價)。

那麼,長安汽車業績要開始觸底反彈了嗎,2020年業績有多大可能實現增長?

基於長安汽車2019年拆分之後的銷量數據,筆者認為長安汽車自主業務2020年增長趨勢明確,但合資板塊仍存在不確定性。

長安汽車自主乘用車自去年三季度起持續實現大幅同比和環比雙增長,主要原因是CS75PLUS、CS35PLUS等PLUS系列新產品的拉動。過去幾年裡,長安汽車在研發上進行了大量的投入,但產品造型能力不足,這是其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銷量下滑最大的原因。新推出PLUS車型彌補了造型的短板,並在動力總成等方面有所更新,上市後立即拉動長安汽車銷量增長。

2019年6月之後,長安汽車自主乘用車逐步形成4款月銷量超過1萬輛的支柱性產品的格局,其中長安CS75系列車型銷量更是達到2.8萬輛左右,成為拉動長安汽車業績向上的龍頭。

PLUS系列還改善了長安汽車的銷量結構,高價值產品銷量佔比提高,2020年總體業績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合資板塊,長安福特2019年銷量為18.399萬輛,同比下滑51.29%。長安福特曾經是長安汽車最大的利潤奶牛,2016、2017年的利潤貢獻分別為90.7億元和60.39億元,2018年長安福特銷量下滑54.38%至37.77萬輛,虧損8.03億元。長安汽車還未發佈2019年經營業績,預計長安福特2019年虧損將繼續擴大。

為了扭轉困境,長安福特股東雙方加大資金、技術與產品的投入力度。預計這些投入會增加長安福特2020年財務費用的負擔,即便銷量業績好轉,盈利情況也恐難有大的扭轉。

對於長安福特來說,2019年12月上市的全新緊湊級SUV銳際是其扭轉困局的關鍵。長安福特從接近百萬量級的年銷量規模,短短几年裡跌至18萬輛,承受壓力的不僅僅是其自身,還包括供應鏈和經銷商。過去兩年,長安福特的經銷商已經出現了隱性退網的情況,銳際能否獲得可觀的銷量和利潤,關係到長安福特經銷商渠道的存活,以及未來複興的根基。

長安福特還有一個利好是豪華品牌林肯即將國產,但二線豪車整體生存壓力巨大,林肯國產後業績走向還需進一步觀察。

長安馬自達2019年銷量為13.36萬輛,同比下滑19.66%,銷量表現低於日系整體水平。相對利好的信號是,長安馬自達自2019年三季度起環比逐月提高,至四季度逐漸實現同比增長。2020年,長安馬自達還會推出一款全新的緊湊型SUV CX-30,預計能夠帶來一些增量。

2019年是中國汽車產業的大考之年,自主品牌與合資車企共同承受市場下滑的壓力,但這很可能只是開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商會常務副理事蘇暉認為,中國車市的下滑調整將持續到2023年。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認為,在這一輪車市的調整中,50%的中國品牌將會遇到生死存亡的挑戰,能活下來的不過5~6家。

在這場戰爭中,長安汽車看起來重新獲得了增長的動力。它最大的挑戰在於市場環境的持續惡化。2019年前11月,中國車市整體下滑7.9%,其中自主品牌下滑了18.5%,自主品牌優勢的低端車市場大幅萎縮。

與此同時,大量弱勢的二三線合資品牌在市場擠壓之下,不得不開始和自主品牌爭奪用戶。如果長安汽車在2020年能夠抗住合資品牌的壓力,持續向上,它才算真正建立了全面增長的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