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为了那点佣金到保险公司上工号买自保件--你确定脑子没进水?

如题:

你想买保险,会为了不让业务员赚取保单的佣金而选择自己到保险公司上工号买自保件么?

为了那点佣金到保险公司上工号买自保件--你确定脑子没进水?


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少么?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不少!为什么会有人为了给自己及家人买保险而来保险公司上工号呢,这个话题比较复杂,因素较多。我打算在下篇文章中再做介绍。

这篇文章的主旨如副标题一样,是跟大家探讨这种做法为什么很进水。

理由一,保险不是一催子买卖。很多人,认为买了保险就万事大吉。很多人的观念是买了重疾医疗意外,感觉啥保障都全有了可以安枕无忧了,殊不知保险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它是动态变化的。比如说,十年前你买的重疾行业件均保额不超过10万,医疗险一般也就是几千一万的保险额度。到了现如今的2020年,这样的保险额度能有多少的保障意义呢。而且这几年整个保险市场变化非常巨大,各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你确定一个外行进来上个工号自己买了几份保险就可以万事无忧安享晚年么?

理由二,不管你买保险之前怎么对保险公司做甄选,一旦你到某家公司上了工号后,你所购买的保险产品都不一定就是适合自己的产品。有些人可能会上工号之前就多方打听看看哪家保险公司牌子大,口碑好,然后上了工号听了几天新人班就认为对保险知道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安心购买保险了。为什么说这是进水的行径呢?原因很简单,每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体系都很复杂,不仅按渠道分银保渠道、个险渠道、互联网渠道、经代渠道、团险渠道、职域渠道.....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不同渠道有不同渠道的产品跟优劣势。你上的那几天新人班往往都是公司目前在售的主推产品,台上的讲师只会告诉你某某产品多好多好,然后你就买了,但是不经过专业的产品体系学习跟分析,你能确定人家讲师口里最好的产品就是你要找的适合自己的产品?

理由三:保险的真正价值不仅仅在于售前,更在于长期的售后服务!这一点,如果不是在保险行业里面长期沉淀的人是没法真正理解的。举最常见的重大疾病保险例子,“保险签单一时爽,服务终身靠人品”。为什么保险名声这么多年下来一直都不好,因为不仅仅大量的售前误导存在,更因为无数的客户买完保险后真正需要服务的时候压根找不到人。试想你每年定期给保险公司缴纳保费,当你躺在医院的时候,你发现业务员电话空错号,微信联系没人回,那种愤怒跟憎恨可想而知。你自己挂了工号买了保单拿了佣金,然后指望后面分配到你这份孤儿单的其他业务员好好服务你?

为了那点佣金到保险公司上工号买自保件--你确定脑子没进水?


回到标题,我一直苦思冥想为什么!!!你见过买房子的为了不让中介赚佣金自己去中介上工号?你见过为了银行贷款不赚你佣金自己去银行挂工号?你见过去上菜市场买菜为了不让摊贩赚你的差价而自己天天去批发蔬菜?

社会的发展是专业分工的必然结果,而为什么保险发展了这么多年到了今时今日还有人为了佣金不给别人赚自己到保险公司上工号拿走佣金呢?原因很简单,很多的保险营销员本身素质不高、没专业技能、更没专业知识。他们在客户眼里体现不了一个社会化分工下专业人士的价值,既然客户觉得你不能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客户自然觉得这份佣金不值得让你赚取,因为你没有提供匹配的专业知识跟服务来赢得客户的尊重跟报酬。

总结:

作为客户: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做,别舍不得那点佣金,那是保险人员的工资是他的劳动报酬,是他对的你终身有偿服务。

作为保险营销人员,要用自己的专业赢得每一分佣金,这钱不是客户白给你的,是客户用以购买你的售前专业知识跟售后的终身服务。

两者相辅相成,行业必然良性发展!

谨以此共勉!

为了那点佣金到保险公司上工号买自保件--你确定脑子没进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