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孩子哭鬧時,比起說“不要哭”,高情商的父母更喜歡做這2件事

有次帶麥子去逛超市,他看到一個特別喜歡的樂高玩具,是他最喜歡星球大戰系列的,還剩一個,他二話不說就小跑到商品架子上拿了下來,正巧,遠處的一個小男孩也看見了,但是他反應沒有麥子快,看樣子是也想要拿那個樂高玩具,因為被麥子搶到手了,他本來還想和麥子爭執一番,卻看到我在旁邊,可能是因為發現有大人在,就弱弱地往回走。

孩子哭鬧時,比起說“不要哭”,高情商的父母更喜歡做這2件事

這時候他媽媽趕來了,他就突然開始抽泣,哭鬧著想要那個樂高玩具,他媽媽看他這樣,冷著臉說,“至於嗎?一個玩具而已,沒了等下次超市拿新的來就有了,你還是男生呢,哭鼻子太丟臉了吧?” 因為媽媽的一通亂罵,孩子哭的更傷心了。

我見狀,示意麥子拿出樂高玩具給他們安撫一下他的情緒,可麥子也不樂意了,死死地拽住,他媽媽就直接對我說,你甭理他,給你小孩兒就行,說完也帶著哭泣的孩子走了。

事實上,孩子缺乏自我調控能力,假如悲傷情緒一直壓在心頭,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還會對孩子性格的養成產生不良影響,可能導致孩子怯懦、自閉、抑鬱等。

孩子哭鬧時,比起說“不要哭”,高情商的父母更喜歡做這2件事

有心理學家指出,通常愛哭的人比不愛哭的人心理更健康。

因為哭泣是一個發洩口,將內心的不良情緒發洩出來,有助於維持心理的健康與平衡。

所以,作為父母,不僅要重視孩子悲傷的情緒,還要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自我調控方法,帶孩子走出悲傷,使孩子重新變得開朗、快樂。

當他們失去了心愛的東西,請允許他們悲傷

記得看到過這麼一個故事: 蓓蓓四歲時,爸爸給她買了一隻倉鼠,不知什麼原因,沒多久倉鼠就死掉了,為此,蓓蓓哭了很久,面對蓓蓓的哭泣,爸爸的回應是:“沒關係,我再給你買一隻。” “我就要這一隻倉鼠!”“鼠疫現在這麼嚴重,養倉鼠本來就不好!”蓓蓓一邊哭,一邊尖叫:“我不管,我就是要這隻倉鼠!”

孩子哭鬧時,比起說“不要哭”,高情商的父母更喜歡做這2件事

爸爸生氣地把死了的倉鼠和籠子一起扔到了垃圾桶裡。蓓蓓哭的更傷心了,飯也不肯吃,並且半夜還發燒了,爸爸是又氣又急:“為了一隻倉鼠不吃飯,睡不好覺,心理承受能力那麼脆弱,以後可怎麼辦?”

孩子哭鬧時,比起說“不要哭”,高情商的父母更喜歡做這2件事

“過渡性客體” 可能很多父母會有這樣的體會,孩子有個柔軟的布偶、衣服、枕頭或是其他物品不可割捨。這個玩偶是孩子自己“創造”的第一個物品,對孩子來說意義非凡,在心理學中被稱為“過渡性客體”。

要記住,此時此刻,失去心愛的東西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有人能理解他的悲傷,分擔他的哀痛,聽他訴說內心的委屈。 而父母,則是化解孩子傷痛的最佳人選。輕輕地抱住孩子,告訴他你理解他的感受,為他輕輕擦拭臉上的淚水,引導他明白悲傷也是人生的一種體驗,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從悲傷中走出來,孩子才能真正變得堅強起來。

孩子哭鬧時,比起說“不要哭”,高情商的父母更喜歡做這2件事

適度宣洩悲傷,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積極情緒

上個月初孩子的曾曾祖母去世了,當時我們連忙回到老家,回去一系列的悼念事宜,根本沒注意到麥子的變化,這期間他問過我好多關於死亡的問題,我發現我一時不知道怎麼解釋,是告訴她睡著了?還是告訴她永遠離開我們了?他只是皺著眉,一副不知道該不該哭的樣子。

孩子哭鬧時,比起說“不要哭”,高情商的父母更喜歡做這2件事

但“死亡”的確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因此作為父母總是竭力地想在孩子面前避開這一話題。父母應該接納並理解孩子的悲傷,不要指責他,也不要試圖迅速轉移他的悲傷。教給他正確的自我調控方法,才是幫助孩子的最好方式。

● 不同性格的孩子要區別對待:

★如果是外向型的孩子,可以讓他大哭一場;

★如果是內向型的孩子,可以在他默默流淚的時候給予安撫和擁抱;

★如果是脾氣急躁的孩子,可以讓他通過拍打床墊等軟物的方式來發洩情緒。

這些都是積極的自我調節手段,只有將內心的負面情緒發洩出去了,才有可能迎來正面情緒的生根發芽。

孩子哭鬧時,比起說“不要哭”,高情商的父母更喜歡做這2件事

因此,要讓孩子把悲傷的情緒盡情地宣洩出來,只要不妨礙他人、不傷及自己,採取哪一種方式都可以。 作為父母,應該為孩子創造一個適合宣洩悲傷情緒的生活空間,而不是嚴防死守,堵住他們的情緒出口。 充分表達悲傷,才能擺脫悲傷,才能真正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教會孩子正確地宣洩悲傷,才能培養孩子的積極情緒。

孩子哭鬧時,比起說“不要哭”,高情商的父母更喜歡做這2件事

讓孩子看到他不好的行為會有怎樣不好的結果,讓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對父母的情緒負責,教給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負責。當個擁有智慧的好家長,來看看三部關於兒童各個方面管理的書籍,別再一味地指責自己的孩子是“熊孩子”,孩子大多是表達情緒的方式不當。


孩子哭鬧時,比起說“不要哭”,高情商的父母更喜歡做這2件事

孩子的息怒哀樂不是沒有理由的,更不是莫名其妙,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密碼,只是你們還沒有解密而已。做智慧的父母,讀懂孩子的情緒語言。

孩子哭鬧時,比起說“不要哭”,高情商的父母更喜歡做這2件事

“以柔克剛”,理解包容,安全感,這些都是為人父母需要了解到的育兒知識。教會孩子正確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完完整整地把負面情緒收起來。

孩子哭鬧時,比起說“不要哭”,高情商的父母更喜歡做這2件事

除了情緒管理,其他方面依然可施,這一套叢書擁有時間、健康、情緒管理,為你的養育焦慮排憂解難,68元三本全書,一本書不到23元讓你獲得高效的育兒管理知識,媽媽去買的兩杯奶茶,或者爸爸的一包煙錢,也不過是這些錢,這應該對大家來說在划算不過了,買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