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浙江大学当年合并省内其他高校形成如今的巨无霸浙大,从今天的角度看,利弊如何?

林同学的暖宝宝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浙江大学合并省内其他三所大学,形成超级浙大,客观上的确造成浙江省内大学的断层,这方面来看确实有弊端。

但不能否认的是,现在的浙江大学在全国高等教育界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来源于那一次合并。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合并前的四校,本身也是从老浙大分出去的同胞兄弟。

缪老师先从浙江大学的现状说起吧。合并之后的浙江大学,犹如坐上了升空的火箭,综合实力一路上涨,影响力不断增强,生源质量和国内外各项排名都高高在上。

现在国内的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独占一档,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是最顶尖的存在。接下来的,就算是华东五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

在这五所大学里面,浙大的人文社科不如复旦,基础理学不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复旦大学,但是管理学和农学整体最强大,医学和工学在第一档次。按照开设的学科数量和博士点来说,都是五校中最多的。

四校合一变成现在的浙大,弊端在哪里呢?最大的弊端是浪费了211工程的名额。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一所高水平大学有没有这个211的名头,对于这几十年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已经显露无疑。

一些偏远地区的211工程大学,由于有政策扶持,在资金方面得到保障,又有引进人才的便利条件,再加上相对较高的保研率,在原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竞争力。而反观一些本来比较强势的院校,由于没有获评211,明显发展速度相对放慢。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不管是合并前的浙江大学,还是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都是高校圈响当当的狠角色。浙江大学1995年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也分别成为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并分别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和重点建设项目立项论证。

如果现在回过头去,看当年的211工程政策,基本是全国重点大学、省属重点大学每个省各一所,其他则是行业强校。

如果当年不合并,把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传媒学院这些各个领域认可度比较高的大学的前身,装到四个211学校里面,会不会比现在好呢?

因为没法回头去验证历史,所以咱们姑且搁置这个问题,留着做个念想就好。

既然说到了历史,咱们再说说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浙江大学吧,如果要拍一部起伏跌宕的历史剧,这段历史绝对够格。

在1952年院系调整之前,浙江大学是全国顶级大学,尤其是顶尖科学家数量,其实力虽不能与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抗衡,但综合实力相差不远。

在院系调整之中,浙江大学的理学院,分不同学科并入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上海第一医学院;浙江大学的文学院,分不同学科并入了复旦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浙江大学的农学院大部分学科独立成为浙江农学院;浙江大学的工学院,分不同学科并入了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的医学院与省立医学院合并成浙江医学院。

在1959年,全国16所重点大学中,并没有浙江大学的名字;在1960年,全国64所重点大学中,依然没有浙江大学的名字。可以说在院系调整之后,四校合并之前,浙江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

那么四校合并,至少还是在重振老浙大,提高浙江在全国高等教育中的位置,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所以说,四校合并,有利有弊。对于不同身份的人,对于不同诉求的人,利弊究竟哪个大,还真不一定。你说对吗?


缪老师妙笔生花


浙大合并,赚到的是各校领导,除了原浙大学生的其他学生(一下子重不入流的学校提升到全国前五),最亏的就是我们这批当年并校时的原浙大在校生,早知道要并校,我考个农大450就行了,考600分以上干毛啊!现在回头看看,99年并校前浙大还能排前五,和复旦南开争第三,现在没人说要把浙大排第三去了啊


尤利安2


浙江省是一个奇特的省,全省只有一个985、211大学,同广西、贵州、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区一样。但是,浙江一直是教育强省。从我国的院士籍贯来看,浙江是稳居江苏之后,国内出院士第二多的省份。为啥江苏有11所211大学,而浙江只有一所呢?

因为浙江大学搞了个大动作,把省内的211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杭州大学都合并了,还有浙江最好的医学院,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浙大合并了三所大学。当时,大学合并潮刚刚开始,浙大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学校。它的做法既手笔特别大,又比较不符常理。因为没有人想过,更不用说做了,把省内好高校一网打尽,也没有哪家合并了农业大学。只有浙大独此一家。

浙大还是很有理由的,浙大、浙江农大、杭州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都是老浙大分拆而建的,现在合并成一块,合情合理。浙大就像一个奥特曼一样,新浙大就是一个合体怪兽,武力超强。


浙大这个做法鼓舞了教育部,在它的榜样下,大家纷纷搞起来合并。其中,吉林大学的合并搞得比浙大还猛,合并了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一共5所学校合并,里面吉林工业大学是211,白求恩医科大学名声比浙江医科大学还要大。可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吉林大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被合并拖累了,学校太大,老师教学任务过重,科研受拖累,大兴土木又花了不少钱,没钱在引进人才和设备上。

2018年,浙大合并20周年,浙大还开了一个隆重的纪念会。一般成功了才会开纪念会。不过浙大是应该大说特说,它确实成功了。当年,也矛盾重重,但都一一克服过来了。比如,社会上对浙大合并的学生不认可,只认浙大本部的学生。四个学校合并之后的管理、人事、财政等等问题很多。浙大经过一番眼花缭乱的操作,比如,把医科大学的湖滨校区卖了,在紫金港造了一个很大的校区,当时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现在看来是多么高明的操作啊。

这里面不得不提到当时浙大的校长,潘云鹤,他是浙大计算机图形学方面的领军人物。浙大计算机在国内排第一,跟他非常有关系。作为校长,他主导了合并之后的学校方向,现在看来非常成功。


现在浙大是TOP3的有力竞争者,不论从第四轮学科评估、双一流入选学科还是科研经费的支出上,还是校友的各种表现,很是顶级名校的范。

比起来,其他跟浙大类似的高校都不敢学浙大,这20年的发展下来,确实不如浙大。比如,南大和东南,一个文理、一个工科,也是同源同根,如果合并,那真的实力极强,估计浙大比不过。还有天大和南开,两家就在隔壁,把墙敲开,就可以合并,还两家洽谈过,也没成。还有武大和华科大。当然,这只是假设。合并之后,发展也不见得如人意的,毕竟吉大的反例也摆在那里了。合并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浙大这份试卷可以说,是个高分。

不过,对于浙江考生来说,不是特别好。毕竟在浙江少了几所211大学,能上211大学的学生数量少了一些。但对于浙江高等教育来说,并不见得是坏事。浙江这地方,有的是人才和财力,这些空出来的好大学,假以时日,都会填上的。现在浙江已经有一批很不错的双非大学了,也许再过20年,它们将成为新的双一流或者其他的著名大学。我坚信。


大家觉得呢?欢迎来聊聊。


五道口的颜学姐


肯定弊大于利。当初老杭大并入浙大几乎是严重失误,因为浙大是理工类自然科学为主的大学,而老杭大则以人文社会科学著称,国学大师姜亮夫、一代词宗夏承焘、女文豪琦君等都毕业或曾经任教于原杭州大学……

我在浙大参加过教师培训,听过几个原老杭大的教授讲课,开讲前统统对浙大现有考评机制痛加鞭笞,浙大对人文科学教师与搞自然科学的理工科教师考评体系竟然完全一样。

我们都知道,自然科学实用性强,容易拉到课题和赞助,有的博导为此还轻松自己开了公司,研究生称呼他们为老板;而人文社会科学则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显然,人文社会科学家不可能开工厂当老板的。他们在浙大这样的考评机制下渐失平台,可以肯定地说,老杭大曾经在全国的人文科研领域的领先地位,正是被这种考评机制扼杀了的……

浙大应该把并进去的老杭大吐出来,因为老杭大在并入浙大后没变成涵养浙大的夜明珠,而是变成了胃结石……


wenyingniao


浙大?还是算了吧。

一、四校合并以后,原来三本的老师,开始教985的学生。

这就是浙大四校合并的恶果。

浙江本地人,本来能考上的大学,现在考不上了。

其他外省人,除非极个别专业,遇到的全是三流的老师。

浙大既然得到了虚名,那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二、浙大的学科太垃圾含金量低,就靠农学论文灌水提高排名。

即便是个别优势专业比如电气,要不是靠挖墙脚,浙大自己有啥本事。

三、浙大还是多研究研究炼丹术,和给大象针灸比较好。


用户67724358697


浙大杭大我都曾去过,还住过杭大招待所。

如果当初杭州大学不被合并,而且杭大合并一所工科大学,如浙江工业大学,那么浙江就会有浙大和杭大两所名校(一个是985双一流国家C9,另一个至少也是211双一流学科)。不至于现在浙江好学校像目前这样如此单薄,浙江学子如此没有选择。


大手水在途


以今天浙江大学的发展情况来看,浙江大学当年的合并是非常成功的,对浙江省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的一件事。

1998年,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这四所学校在1952年之前,也都是老浙江大学的一部分。在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保留在杭州的部分,与其他院校重新排列组合成4所高校,经过40多年的发展之后,成为参与合并的4所大学。

合并之利

在1998年合并时,浙江大学已经是首批7所211工程大学之一,杭州大学在1996年也成为211工程大学,浙江农业大学通过部门预审,是一所“准211工程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的实力也非常雄厚。

当年4所学校合并之后,浙江省获得了与一所巨无霸型的985工程大学,这相当于把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全都发展成了985工程大学。如果不合并,这四所学校最多也就是1所985工程大学,加2个211工程大学。简单地说,合并了4所学校全是985,不合并也就原浙江大学1所985。

合并之后,新的浙江大学,专业水平整体上有了新的提升。从大学的专业水平方面来看,不合并的4所学校,到了今天肯定也没有今天浙江大学的专业水平;从院校的影响力来看,不合并的4所学校,到今天也不会有浙江大学的影响力大。合并之后,以4所学校换来的是1所水平更高、影响力更大的大学。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时,浙江大学的A类学科数量为39个,数量已经超过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样的985工程大学,让你们用3所211工程大学来换,你们会换吗?

合并之后的浙江大学,在高考招生时,能够吸引更多外省顶级水平的考生来校学习,来浙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浙江省也是受益的。

合并之弊

如果当年4所学校不合并分别独立发展,到今天4所学校的合计招生规模,肯定要超过现在的浙江大学。对于浙江省的学生来说,本省的211工程大学和一本大学多了,211工程大学和一本大学在本省的招生人数能够更多一些,211录取率和一本大学录取率能够上升一些,有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211工程大学和一本大学。

不过,如果不合并,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大规模的浙江大学,浙江大学也不会有这么强的影响力和专业水平,985工程大学的在浙江省的招生会减少一些,而且是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那样的985工程大学。


总结:1998年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的合并,以4所学校换来1所规模更大、水平更高、影响力更强的985工程大学,得到了1+1+1+1>4的结果,合并之后利大于弊。

我进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高考第一志愿


2000年前后,全国高校兴起了一股合并的高潮,众多985高校也不例外,据统计,全国39所985高校,至少有25所以上都是合并而成,(下表统计不完全,经过合并的还有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未经过合并的还有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等),合并最多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共合并了7所高校或院所,由此也产生了一批“巨无霸”的高校航母,比如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在校本科生人数都超过5万人。

在众多合并的高校中,有的高校合并后实力提升明显,比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部分高校合并的效果并不算理想,比如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的合并算是985高校中最为成功的一所。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浙江大学以39个A类学科超过了清华北大,高居全国榜首,A+学科也高居全国第三。在各大高校排行榜上,浙江大学基本能稳居前五位,比如最新公布的US NEWS排行榜,浙大位居第四,QS排行榜,浙大位居国内第四,软科榜,浙大第三,泰晤士榜,浙大第四。

在学科建设方面,根据2019年5月ESI公布的数据,学校有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排名前1‰,居全国高校第一;有1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排名前万分之一,有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排名前100位,均居全国高校第二;有5 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排名前50位,居全国高校第三。这一系列数据可以说明,浙江大学的实力在合并后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合并过来的高校和专业同样得到了提升。

浙江大学的合并,实际上是一个由分到合的过程,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浙江大学拆分成了多所单科性大学,部分系科并入省外兄弟院校,其中留在杭州的院系拆分成了四所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到1998年高校合并,这四所高校又再次融为一体,组成了现在的浙江大学。合并之时,浙江大学已经是首批7所211工程大学之一,杭州大学在1996年也成为211工程大学,浙江农业大学通过部门预审,是一所“准211工程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的实力也非常雄厚。合并之后,浙江大学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实力强劲,近年来发展也是非常迅速。

浙江大学合并带来的影响,较为突出的是浙江目前只有浙江大学一所985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也仅此一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浙江省的教育整体有影响,浙大每年招收的人数也可能比原来四所学校招收的人数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了浙江整体985、211高校的录取率,以2018年统计数据为例,浙江985高校录取率为1.87%,居全国第13位,211高校录取率为4.4%,居全国第25位。浙江的中学教育在国内较强,镇海中学,杭州二中,杭州学军中学、新昌中学等都是国内知名的高中,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过于集中与缺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对浙江考生有影响。这一点从浙江其他高校的录取分数也可以看出来,虽然不是985,211高校,杭州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的录取分数线并不低,甚至超过了不少211高校。

从整体上来说,合并让浙大的实力变得更强,而且起到了很好的化学作用,并非只是学校规模的扩大,而是在相互起到了很好的化学作用,使各学科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增强,特别是农学,在国内都处于最顶尖的水平,医学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工科更是不少专业都处于国内甚至世界前列。从双一流高校建设来说,浙江大学的合并无疑是成功的。


象牙塔里讲故事


浙江大学大名鼎鼎,当年的江南小清华,现在的大浙大,现在的浙江大学绝对的实力派,著名的华东五校之一,实力在华东五校里面据第一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数据),那么浙江大学当年合并到底成功不成功呢?我觉得对于浙江大学本身来说,这个合并是极其成功的,被称为全国最成功的的合并院校,但是对于广大浙江学子来说,这次合并会让浙江学子吃点小亏,总体上讲,利大于弊,浙江大学的合并是国内合并院校最成功的的,没有之一。

因为这次合并让浙江省只有一个211/985,让广大浙江考生考取211压力倍增,不过浙江大学的庞大招生规模也让浙江考生上华东五校却变得异常容易。

浙江大学合并往事

1998年,浙江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杭州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从此浙江大学从一个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了理,工,农,医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也是985院校里面一个学科最齐全的一个大学。

当时合并前情况:

浙江大学:211

杭州大学:211

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普通院校

很多人说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当年已经已经进入211,这是不对的,当年浙江省只有一个省属211名额,给了杭州大学,而浙江农业大学当时通过了立项论证,但是没有进入211工程,浙江医科大学都是省属院校

,是没有机会进入211工程的,因此当年合并至是消灭了一个211名额。浙江农业大学那个211名额最终就没有下来,通过立项论证和最终进入211是完全两回事。


杭州大学,浙江大学:通过211审核,进入211工程

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通过了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论证,并没有进入211从此

当年杭州大学是文理科综合性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是农业类院校,浙江医科大学是医科类院校,浙江大学是工科类院校,四个大学合并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合并可以说是非常的成功。

合并前的实力

大学合并前的实力,现在年代久远,很多资料已经无法搜集,咱们就看1981年首批博士点情况。

浙江大学(14个):基础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理论物理 固体力学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工程热物理 电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岩土工程 化学工程 工业自动化  生物医学仪器及工程 化工机械 工业电子技术及电磁测量

杭州大学(2个):基础数学 工业心理学

浙江农大(2个):土壤学 蔬菜学  

浙江医大(2个):传染病学 内科学(血液病)

原来的4个大学都获得了首批博士点,实力都非常不错。要知道当年很多全国重点大学没有获得首批博士点,比如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

但是可以毫不留情的是,1981年的这4个大学除浙江大学外在当时都不是顶级院校。浙江大学当时首批博士点排名全国第8,低于清华北大南大复旦,高于中科大西交大上交大等院校。

当时浙江农业大学在国内实力不错,不过不是顶级水平,浙江医科大学水平也很一般,获得2个博士点的医学院当时有20多个。

当时的协和医学院15个,上医21个,北医13个,中山同济都是7个,华西,上二医都是6个。湖南医科5个,哈尔滨医科4个。

当时浙江医科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苏州医学院,白求恩医学院一个水平,都是2个博士点。

现在的浙江大学

现在的浙江大学A类学科39个全国第一。

合并之后的浙江大学的医科水平达到国内顶级水平,临床医学评为A+,超过了协和医学院,上医,北医,这进入令人目瞪口呆,昔日的二本医学院经过短短的20年发展竟然成为老大。

而浙江大学的农学水平,从以前的一般般,成为仅次与中国农业大学的水平。

而且浙江大学原来的杭州大学的文理部分都发展迅速,中国语言外国语言,教育学,数学,物理系等都进入A类,这是以前不可强校的。

结论与思考

显然浙江大学的合并,让其他几个院校从一个普通重点院校的学科水平一跃成为国内顶级水平,如果不合并,显然那几个大学是绝对不可能有今日的学科发展,但是这个合并等于消灭了至少1个211(当时只有杭州大学是真211,那几个没有进入211工程)。

如果浙江农业大学不合并,即使进入211,现在农林院校仍然不收人待见,而浙江医科大学当时是绝对不可能存在了。其实当年如果留下杭州大学,让杭州大学和其他高校合并,比如浙江农业大学给浙江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和杭州大学合并,那么现在的杭州大学至少也是985水平。

如果没有那次合并,浙江省考取211难度应该会下降不少,杭州大学如果独立的话, 至少本省每年能多至少5000人以上的211名额。

可惜时光不再,总体来说,浙江大学实力增强了,浙江考生有点吃亏了。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高校专业那些事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认为,浙江大学当年的合并是利大于弊!

我们先来看一下浙江大学今年在江苏的录取分数线。(江苏高考满分480分)

浙江大学理科本一批407分,超出江苏理科本一线62分;浙江大学文科本一批390分,超出江苏文科本一线51分;

这样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吧!

我们拿江苏最好的大学南京大学做个对比就知道了。

南京大学理科本一批399分,超出江苏理科本一线54分;浙江大学文科本一批391分,超出江苏文科本一线52分;

由此可见,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在伯仲之间。

我们再来看一下校友会2019中国大学排名,浙江大学排在第六位,足见其在中国大学中地位之高。

浙江大学,简称“浙大”,位于浙江杭州,是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C9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中国著名顶尖学府之一。

关于它的荣誉,我们就不再详细赘述了,我们来看一下浙江大学的历史,如下:

1897年,求是书院在浙江杭州建立。它是浙江大学的前身。

1901年,改为求是大学堂。

1902年,求是大学堂改称为浙江大学堂。

1903年,浙江大学堂改为浙江高等学堂。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北洋政府将浙江高等学堂更名为浙江高等学校

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

1940年,浙江大学搬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史称“浙大西迁”。

1946年秋,浙江大学迁返杭州。

1950年10月,去掉“国立”二字,正式名为浙江大学。

1952年,浙江大学留在杭州的院系拆分成了四所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

1998年9月,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回归浙大母体,共同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

2007年1月21日,浙江大学恢复了1952年院系调整时停办的航空航天系,该系隶属于新成立的航空航天学院。

2012年6月10日,浙江大学成立了海洋学院,学院由海洋科学系和海洋工程学系组成,隶属于工学部,位于浙大新成立的舟山校区。

浙江大学的历史是曲折而复杂的,但也是“厚积薄发”的过程,熬过去了,也就“涅槃重生”了,迎来了华丽的今天。

总体而言,浙江大学的合并,是利大于弊。你们觉得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