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请问福州市近五年的经济发展如何?

厚德载物20188888888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其陆地面积约119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6万。最近五年福州经济发展迅速,基本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过去五年,福州GDP从2013年的4685.02亿元增长到2018年7856.81亿元,名义增长了67.7%。

在强省会时代,中西部很多省会城市一城独大,而福州却不一样,它并不是福建的经济中心,福建的经济中心在厦漳泉一带,福州的GDP在全省排名第二,不及泉州。而且福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均衡的省份之一,全省各市的人均GDP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相对较小。

这些年来,福建经济发展迅速,各市之间都实现了良好的经济增长,福州也不例外。福州经济较为发达,纺织化纤、轻工食品、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石油化工、能源等产业实力比较强,是福州的主要支柱产业。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3~4年,福州GDP就会跻身“万亿俱乐部”。


锦绣中源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产出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业发展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福州与其他大城市相比较,产业结构比较合理,2016年第三产业超过了50%,进入了服务业时代,更重要的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相对较好,纺织化纤、轻工食品、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等四大产业产值超过了千亿元,这些行业对资源和能源消耗相对较低,都不属于去产能范畴,未来重点是提升产品质量,向中高端价值链发展。当然,福州的冶金和建材也是重要的支柱产业,面临转型和升级的压力。总的来看,福州经济质量较好,调整压力相对较小。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旧动能转化,福州经济发展的动力内生型特征明显,不同于深圳、苏州和厦门等完全依赖于外向经济的拉动,经济发展受制于人,波动性和不稳定性明显。福州的经济根植于活跃的民营经济,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比如纺织和服装、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科技创新对福州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软件、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态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服务业也是福州经济发展的亮点,尤其是现代金融、旅游业、文化创意、会展和总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如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获批设立,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落地,在福建省率先引进台湾地区银行,是大陆仅次于上海的台资银行集聚地。我觉得活跃的民营经济成长性加上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动力是福州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会加速驱动福州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展。

看好福州经济发展的理由,还在于我喜欢福州优良的生态宜居环境。未来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重点地区是那些能够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及掌握资金的战略投资者,而这些人才期望居住生活和投资的地方就是环境宜人、生活便利的城市。更重要的是从城市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生态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资源,其价值远高于矿产资源,因为它是不可移动的资源。福州对于北方人来说,福州确实是有福之地。去年我去过福州5次,感觉福州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真是中国最佳的宜居和宜业城市,相信未来福州以创新为主,高端消费、绿色低碳和共享经济等新增长点为支撑的新产业将成为全国的领航者。

福州也是一座有文化、有历史的开放城市。福州拥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是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形成了昙石山、船政、三坊七巷、寿山石等一批闽都文化品牌;孕育了林则徐、严复、林觉民、郑振铎、冰心、陈景润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福州也是全国著名侨乡,在外华侨华人近400万,遍及世界165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人才也是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和资金支撑力。总之,人文资源和环境是福州未来经济发展重要财富,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城市品质和内涵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福州也是一座开放城市,历史上福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门户,100多年前系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为全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前几年,国家又确定福建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为福州市建设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枢纽、经贸合作的核心基地和人文交流重要平台创造了条件。

福州经济发展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也很突出。福州是国家综合铁路枢纽,为“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中京台高铁和沿海高铁的交汇点;也是全国公路主枢纽城市,为对台和东南沿海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福州港是对台直航试点口岸、东南沿海主枢纽港,长乐国际机场为“海上丝绸之路”门户枢纽机场。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今后进一步完善的网络体系,为福州经济发展实现联台达海、对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辐射内陆地区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当然,福州新区、自贸区、平潭综合试验区等国家级政策利好,为福州经济增添更多活力和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