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成都東進”的東部新城該怎麼建?官方解讀來了

本月成都市東部新城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圍繞片區開發相關工作組織開展了一場集中學習活動,邀請成都市規劃院相關專家;財政部、發改委PPP專家庫專家分別授課,解讀東部新區發展趨勢及營建模式。

眾所周知,成都向東跨越龍泉山,除了考慮成都城市發展空間之外,核心還是想破除“大城市”發展的弊病。近期《東部新區片區綜合開發導則》已進行編制並進入最終優化環節,新的編制裡明確了成都東部新區“片區範圍劃定、運營主體選取、運營方案。

其中有三個重點方面要和大家解讀分享:

NO.1:片區怎麼劃定?

首先是“規劃引導原則”,即根據各區域地理地形、資源道路等各方因素“因地制宜”的科學劃定各片區具體範圍,引導各相關產業合理佈局。


“成都東進”的東部新城該怎麼建?官方解讀來了

成都東部各大新城▲

第二是“規模適中原則”,成都東部新城作為加快推進東部新區成型成勢的重要突破口,如何有效快速的“做出成果”就成為核心關鍵因素。

“成都東進”的東部新城該怎麼建?官方解讀來了


空港新城沙盤▲

而在《導則》中則是把城市作為一個“整體”的綜合單元,而要建設這個“綜合體”,則要通過一個個微縮體來進行投資和建設,而每一個微縮體就是一個“片區”。

所以原則上片區規劃範圍一般不少於5平方公里,最大規模的原則上不超過25平方公里。

第三是“協同效應原則”,即片區之間彼此聯繫,逐步形成“交通互聯、經濟共生、產業協同、服務共享”的多元化發展格局。

第四是“投入產出平衡原則”,即投入與產出要尋找本區域的“收支”平衡點。

NO.2:產業空間如何佈局 ?

成都東部新城未來的趨勢,是塑造“自適應產業更替的彈性產業空間”。還有預留應對未來發展不確定性的戰略留白區域,以應對未來產業更迭。


“成都東進”的東部新城該怎麼建?官方解讀來了


東部新城的產業佈局▲

NO.3:能源利用原則?

未來東部新城將呈現出的新特點是:清潔能源驅動、新型能源並用的綠色低碳之城;每棟建築都是綠色建築的節能之城;雨汙回用的節約之城;垃圾變廢為寶的零廢之城。

NO.4:交通系統的特色?

東部新區未來交通系統的特徵,可以用“秩序化”“智慧化”“共享化”“人本化”四個方面概括。

“秩序化”方面:會形成各類交通方式有序運行的“3D”交通系統。例如設置公交街道和步行街道,為公交、步行提供專用通道,建立人車分流系統等。


“成都東進”的東部新城該怎麼建?官方解讀來了


東部新城道路規劃▲

“智慧化”方面:未來東部新區可以發展無人駕駛實驗區,在道路空間中要預留無人駕駛的專用通道,而且在道路空間中要預留智慧交通管控的空間資源。


“成都東進”的東部新城該怎麼建?官方解讀來了


brt快速公交▲

“共享化”方面:交通空間分時共享。未來可根據時間的需要,改變道路的空間組織模式,特別是在道路空間形成一些智能化的控制。


“人本化”方面:則是讓街道迴歸本真,所有出行者可享受綠色生態景觀化的出行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