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當我和我的閨蜜都已人到中年

說到日本電影,總是給人兩個極端的感受,一個極端是不要命的聲色犬馬,另一個極端是要命的清新治癒。

昨晚又看了一遍治癒系電影的代表作之一——《小好小麻佐和子》。

好幾年了,只要心情不好或者心生迷惑的時候,我都會看看這部日本電影。因為這部電影總能給人一種很真實的感覺,不緊不慢的節奏,每次看都覺得自己被治癒了,心裡特別平靜。

其實這部電影並沒什麼燃情或者勵志的情節,不過是三個年過三十的女子相互扶持又各自獨立的生活片段。

一切的一切都那麼平淡,平淡的彷彿導演偷窺了你我的生活,可也就是這份“真實的平淡”最打動人心。

原來這世上不只我一個人如此平凡,原來如此平凡的我也有自己的偉大之處。

當我和我的閨蜜都已人到中年

小好、小麻子、佐和子是三名友誼長達十年的單身女性,她們時常相約聚會,享受友情的美好和難得的休閒時光,但現實生活中又有著各自的煩惱。

小好喜歡烹飪,在一家咖啡廳做服務員兼料理師,本來和店裡的經理互相傾慕,但很莫名其妙地經理娶了另一個店員;

小麻是某大型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性格強勢幹練,但是她卻喜歡上了一位有婦之夫,漸漸的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越來越力不從心;

佐和子是一位網絡設計師,與母親和失智的外婆相依為命,內心渴望愛情渴望婚姻,但對母親和外婆又放心不下……

你看,我們每個人到中年的女性,不論是單身的、曖昧的,還是結婚的,不論是在職場打拼的,還是迴歸家庭的,原來活的都如此磕磕絆絆。

當我和我的閨蜜都已人到中年

1.小好:工作,即幸福。

小好很像我的一個大學好友,據她說因為媽媽生她的時候年紀很大了,再加上自己對外貌一直不自信,所以,天生養成了一副自卑,敏感,極度要強卻又很不自信的性格。

這樣的性格讓她與人相處時,第一個反應便是“怎樣讓對方開心?”也就是傳說中的“討好型人格”。

我特意去查了下討好型人格的特點,主要是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不懂得拒絕,會無條件地迎合他人,以及害怕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簡直就是小好性格的真實寫照。

30出頭的小好來自鄉下,獨自一人在城市打拼,是位西餐廳的料理師。

這份工作薪水並不高,而且事情雜亂,除去同事間的勾心鬥角,還要時時應付難纏的客人,但因為熱愛料理事業,小好還是一直堅持做著這份工作。

小好的性格善良到近乎軟弱,她從不願和別人去爭去搶,對於別人的請求,哪怕自己不願意,依然會盡心盡力去幫忙。

比如,店裡的臨時工因為指甲過長被店主批評,小好雖然覺得這事和自己毫無關係,但為了不讓臨時工傷心,還是耐著性子安慰了她很久。

過份挑剔的客人在店裡亂髮脾氣,所有員工全都躲得遠遠的,不擅與人溝通的小好卻一遍又一遍給客人鞠躬道歉。

當我和我的閨蜜都已人到中年

這樣真誠、笨拙,努力生活著的小好,已經有五年的時間沒談過戀愛了,對於愛情她總是被動的、誠惶誠恐的,又有些後知後覺。

和很多未婚大齡女青年一樣,嘴上一邊說著“隨緣,無所謂,我其實並不恨嫁”,心裡一邊暗暗地期待著能有一份甜蜜的愛情從天而降。

可惜,這樣美好的小好卻只能與心底互生愛慕的餐廳經理擦肩而過。沒辦法,含蓄被動女和猶豫不決男註定很難譜出浪漫的戀曲。

還好,並沒有很傷心,只是黃昏時看到那些歡樂的一家三口,被細心隱藏的孤獨感還是會一哄而上。

如果可以,如果可以,這一生一定不要都像此刻這般孤苦無依。

被愛情“拋棄”的小好,似乎一下子想明白了許多事情,她勇敢地接下了店長這份工作,並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店鋪管理中去,工作中的小好自信、鬆弛,甚至有那麼一點小俏皮。

她漸漸克服了“討好型人格”的缺陷,甚至能嚴厲地教訓那些出言不遜的應聘者,有力地反駁他們荒謬的、不負責任的言論。

這樣又颯又軟的小好真的充滿魅力,店裡唯一的男店員不禁被她吸引,努力向她示好。

對於30多歲的女人來說,因為漸漸過了適婚年齡,再加上週圍環境的影響,難免會產生一種“著急”的心態,但與其費盡心機去追求那虛無縹緲的愛情,倒不如踏踏實實地做好手中的工作、過好眼下的生活

小好店外的招待板上最後寫的話是:工作,即幸福。歲月的沉澱會豐盈內心,別急,你要的歲月都會給你。

當我和我的閨蜜都已人到中年

2.小麻:我知道,你很捨不得。

她出了事,愛上了一個有婦之夫。

在生活和工作中以冷靜、剋制闖天下的她,栽在了一個已婚男人的手上。

實際上,工作上她有多理性,感情上就有多感性。

更大的事是,她賭上尊嚴、豁出性命去愛的那個人,對她越來越敷衍。

她知道,這愛,恐怕是不成了。

命運的弔詭之處就在於——它饋贈給你的,總和你期待的相差一個太平洋的距離。

那個從學生時代便幻想穿上婚紗的女孩,兜兜轉轉直到30歲還沒有遇見合拍的人;反而是那個勵志要單身走天下的女孩,大學一畢業便嫁作他人婦,洗手做羹湯了。

小麻,只求愛,放棄自我尊嚴、婚姻保障、世俗圓滿,她只要一點愛。可是,那個男人不給她,老天更不給她。

工作的壓力,感情的焦灼,未來模糊不定,小麻越來越力不從心,外表的要強幹練不過是一個空殼。

當我和我的閨蜜都已人到中年

皮膚沒有原因的過敏變粗糙,小麻去看醫生,醫生語重心長地提醒她:“你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太拼命了呢?至少有一件事情不必那麼拼命吧。”

小麻如夢初醒,原來很多事情並不是你越拼命越會得到好結果,有時候適得其反,

拼盡一切力氣想去抓住的東西,反而失去的更快。雖然不捨,小麻還是決定放下那違背世俗的愛了。

去婚姻介紹所相親,找了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男人結婚,辭職迴歸家庭,順其自然的懷孕,生活像所有女人一樣變得瑣碎而平庸。

30多歲,重新開始,總有些隱隱的擔憂和莫名的悲壯,好在一切都還沒晚的什麼都來不及,只要你願意且有足夠的勇氣,自會迎來新的曙光。

小麻怕生了孩子之後原本的自己會“消失不見”,於是拉上小好一起去照相館拍照,她想讓小好幫她記住,曾經那麼努力地愛過的自己。

生活就是,無論你選擇哪種方式去過活,都會有不甘和遺憾,可是,這也是生活最大的魅力之一。

人到中年,手中積攢的東西太多,要選擇適當放棄一些,才能好好享受當下的幸福。

我知道,你很捨不得,但是別怕,我們都是在取捨中修行人生。

當我和我的閨蜜都已人到中年

3.佐和子:很遺憾,你沒有成為故事中的女主角。

佐和子是個插畫師,她在家工作,因為要幫助媽媽照顧癱瘓且失憶的外婆。

她早過了適婚年齡,但一直沒結婚,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如果我嫁出去了,媽媽和外婆怎麼辦,會很孤單吧?”

哥哥結婚很早,他們一家三口離家另過,雖然偶爾會回來探望,但是連招呼都不願意和外婆打一下,因為他們覺得沒必要問候一個腦子不清楚的人。

這樣的哥哥自然是沒法指望的。佐和子不明白,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把親情看的如此淡薄?

懷著對愛情的憧憬,也抱著對現實的無奈,佐和子依然用心地工作著、生活著。

偶然一次叫外賣,她遇見了中學時代的同窗吉田先生,原來吉田放棄了自己鐘意的職業,繼承了家裡的小餐館。

而立之年遇見故人,你未娶我未嫁,很自然的互生愛慕,感情迅速升溫,都是成年人,省去了那些專屬於年輕人的“花前月下”,直接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

然而某次約會,吉田居然讓佐和子去做一個婚前檢查,因為他以及他的家人擔心佐和子年齡大了不易懷孕。

如此過份的要求,吉田說的時候語氣稀鬆平常,顯得那麼的理所當然。那一刻,佐和子聽到了自尊破碎的聲音。

原來,純粹而熱烈的愛只存在於自己的想象之中;原來,他不過是想要一個操持家務的妻子、一個孩子的母親,而不是一個自己的“愛人”。

有的時候也會想:能不能不要那麼堅持?是不是稍微妥協一下,夢想中的愛情便觸手可及了?可是,終究無法用自己的尊嚴去換取一份世俗的圓滿。

用妥協換來的婚姻,以後必然要用更多的妥協去維持。

一邊選擇,一邊放棄,這才是人生。

當我和我的閨蜜都已人到中年

30+、未婚、女性,這是聽到了會讓人內心為之一動的字眼。

我今年正好31歲,不由得拿自己的人生和電影中的三位主人公作比較,我不像她們中的任何一個,又覺得似乎每個人的身上都有我的影子。

原來每一個30+的女性都是活得那麼的相似,而又迥然不同。

和電影中總是錯過的愛情相比,反而是小好、小麻和佐和子三人互相慰藉的友情更加打動人心。

三個閨蜜雖然性格迥異,但她們始終保持著堅固的友誼,總能在對方需要的時候出現在彼此的面前。

因著這份友情,我曾經把這部電影推薦給了一個很好的閨蜜,她30+,獨自在燈紅酒綠的大城市打拼,事業上很成功,感情上沒收穫。

她加班至深夜,習慣晚睡的她熬夜看完電影后,給我留言:我哭了。為友誼乾杯,為30歲夢想不滅乾杯!

早起看到她的留言,我也哭了。

什麼是好電影?

大概就是那些看完之後讓你產生共鳴,讓你能在深夜痛哭,明天卻又能精神滿滿去與生活廝殺的電影。

《小好小麻佐和子》,無疑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寒冷的冬夜,因為這部電影,身和心都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