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美国学者建言逆转“在外国创新、在外国制造”局面


2019年8月,美国制造业前瞻联盟(MForesight)的两位学者发表文章《

重塑竞争力:设立国家制造业基金会的提议》。

文章认为,美国制造业外包模式致使原设想的“在美国创新、在外国制造”演变成“在外国创新、在外国制造”的局面,导致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大量流失,并丧失了在本土制造“边做边学”的创新能力。

文章建议,设立美国国家制造业基金会,将分散在多个联邦机构中的先进制造业计划集中起来,加强创新能力和制造业竞争力,并提出了具体任务。

美国学者建言逆转“在外国创新、在外国制造”局面

来源:美国事务杂志(American Affairs Journal)


主要内容

一、设立国家制造业基金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创新与制造业密不可分,美国制造业离岸外包模式,导致制造业工作岗位流失,美国企业丧失了在本土制造的创新能力,使原设想的“在美国创新、在外国制造”变成了“在外国创新、在外国制造”,并已经摧毁了构成美国供应链和各地产业集群的中小制造商,损害了美国工业基础,对国防安全构成威胁。

二是现行的产业政策重视基础研究而忽视成果转化,未对制造业技术转化研究进行投资,导致美国基础研究持续为竞争对手研发新产品提供支撑,而美国制造业贸易逆差金额节节攀高。如果不更新产业政策,采用创新的解决方案,加大制造业转化研究投资,长此以往,这种形势将不会改观且无法扭转。

为保持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必须从战略上重新思考美国工业的未来,需要联邦政府介入并进行必要的战略投资,重建美国创新和制造能力。因此,文章建议设立国家制造业基金会,将提高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作为核心任务,帮助跨部门流程实现必要的一致性,满足美国创新和制造业生态系统的一系列关键需求。

二、国家制造业基金会的五大任务

  1. 依托研究型大学构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中心,提高技术成熟度和制造成熟度;
  2. 加大对多用途工程和制造工艺技术的应用研究投入;
  3. 支持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设立的制造业投资基金;
  4. 通过贷款、赠款、贷款担保和税收优惠等形式,将技术援助和财政支持相结合,帮助中小型制造业企业重建国内供应链;
  5. 与州和地方政府合作,提供资源,实施成功的工程教育和培训计划,形成国内工程人才的培养渠道。

报告编译 | 赛迪翻译(文章仅供参考)

欢迎转发分享。获取报告译文,请关注赛迪翻译,后台留下您的姓名、单位、职务、邮箱及报告名称,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