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黑暗中的舞者》:一場對理想與現實的考驗

成為經典的電影都有共性——能引起共鳴的電影內核。勵志片也好,文藝片也罷,無不向觀眾傳遞出普遍的價值觀、人生觀,我私以為這些電影可以稱之為“治癒系”電影,正能量的電影內核以及正向感情上的共鳴,是這些電影的特徵。與治癒系相悖的是“致鬱系”,二者雖然在讀音上相同,但卻表現出的內容以及傳遞給觀眾的感覺是相反的,前者所代表的電影值得被讚揚、值得被推薦,後者同樣值得被讚揚,但卻不值得被推薦。治癒系電影需要我們剝去它一層一層的外衣,才能看到其真正的電影內核,但致鬱系電影就是赤裸裸地將一切挑明,毫無保留地展現在觀眾眼前。正如“

你凝視著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一樣,當你拷問致鬱系電影內核時,它同樣也在拷問你。

人人都想逃離現實,想在治癒系電影中尋得一絲慰藉,但現實卻是殘酷的,殘酷到讓你致鬱。看過《黑暗中舞者》的人,都會說“這是一部好電影,但不是好看的電影,我不會看第二遍”,我很贊同這句話,《黑暗中的舞者》值得被讚揚,但不值得被推薦、不值得二刷。

在瞭解電影之前,我們先來了解該電影的導演——拉斯·馮·提爾,有人說他是導演界的異類、是離經叛道者,因為他的電影如《狗鎮》《破浪而出》等都令人致鬱,也有人說他是極具個性的鬼才導演,因為他提出極具個人特色拍電影的“十誡”。但不管哪種評價,拉斯·馮·提爾的電影成就是不可否認的,他多次被奧斯卡提名,也屢次得到戛納電影節的青睞。

作為最具爭議的導演之一,拉斯·馮·提爾的電影一問世,便會引起極大的轟動。無論是《憂鬱者》還是有著“金心三部曲”之稱的《白痴》、《破浪而出》、《黑暗中的舞者》,它們的出現如同飛機的引擎,發出巨大的轟鳴聲。拉斯·馮·提爾的似乎都被標榜上了|“黑暗”、“赤裸裸”,他毫無掩飾地用黑暗吞噬一切,又一絲不掛地將人性放在烈日下暴曬,在兩個極端的鞭撻下,剩下的只是人性中的殘存。

《黑暗中的舞者》於2000上映,成為世紀之交的經典,那麼它的魅力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黑暗中的舞者》:一場對理想與現實的考驗

01.顛覆性的拍攝手法

搖晃的鏡頭令人目眩、紀實的拍攝讓人時而跳出電影,而這種感覺充斥著影片的全部。我相信不少人在電影開頭就有種如墜五里雲中,不知電影想表達什麼,紛紛有種關掉電源離場的感覺。但當你看到最後,你會驚歎“這種拍攝手法,竟然也能拍出如此完美的電影!”

在拉斯·馮·提爾提出的“十誡”中,主張使用手提攝像機拍攝,而手提攝像機拍攝出來畫面的不穩定恰恰影響到觀眾的情緒,鏡頭的晃動對主人公莎瑪的命運非常恰當地融合在一起,莎瑪起起伏伏的命運不正是令人揪心的顫動嗎?

無論是景別、剪輯、還是轉場、還是鏡頭,都顯得有些不合常規,在許多地方有悖於電影製作方面的理論。但這一切卻沒有影響此片獲得的成功,被奧斯卡多次提名,並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拉斯·馮·提爾的電影幾乎違背了所有拍片的原則,包括打光、後期處理、演員的表演等,顛覆性的拍攝手法,同樣顛覆著觀眾對電影的認知,但正是這種顛覆傳統的手法,給予了觀眾極大地視覺與感官上的衝擊。有人說:“拉斯·馮·提爾不是遺臭萬年就是名垂青史”,此話一點不假,極端的個人風格、寫實的拍攝手法、展現人心醜惡一面的癖好使得觀眾在每次看完他的電影后,都會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以及生理、心理上的不適。

《黑暗中的舞者》:一場對理想與現實的考驗

02.故事情節的鋪墊

故事情節並沒有給觀眾太大的驚喜,與悲情劇情片一樣,人物坎坷、苦難的一生伴隨著電影開始到結束。但《黑暗中的舞者》既是劇情片,又是歌舞片,正是影片中的六段歌舞,一次次地將主人公從夢境到現實中的切換,一步步推動地故事的發展。主人公莎瑪的扮演者是冰島著名歌手比約克,她曾是當年在獨立音樂圈中顯赫一時的"糖"樂隊的主唱。對於音樂的理解,她可謂是駕輕就熟,她在劇中的每一次歌舞表演,都將人物的內心世界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黑暗中的舞者》:一場對理想與現實的考驗

《黑暗中的舞者》在故事情節的鋪墊上是緊湊的,六段歌舞表演總在觀眾不經意間出現,給人一種意料之外、十分突兀的視覺感受。急促的歌舞時時刻刻表露出主人公內心世界的變化,一步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同樣也以聽覺上的感受,讓觀眾隨著歌舞去體會主人公內心世界與多舛的命運。故事情節的連貫性,使得影片更具吸引力。

《黑暗中的舞者》:一場對理想與現實的考驗

03.演員傾情的表演

由於劇本賦與了人物極其豐富的人格特點,註定角色演繹的艱難。但作為歌手出身的比約克卻很好地駕馭了莎瑪一角,不僅將人物不堪的命運演繹的真實,更將人物本身演活了,演什麼是什麼演什麼像什麼,猶如莎瑪就是現實中的人,但的確不容否定的是現實中的確存在“莎瑪們”。比約克將一個外表軟弱、內心卻極為堅強的女性演繹的淋漓盡致,在天真的、順其自然的表情中有著無法更改的信念。然而,僅僅的堅強並不能代表主人公的性格特點,還有那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我想在這一點上,比約克是完全的本色演出。比約克的歌喉奇特而富有穿透力,她對音樂的理解可以說比影片中的任何人都深,因此,她可以輕而易舉地將主人公內心世界展現出來。

一部電影能否成為經典,同樣對演員演技的要求十分高。而那些已成為經典的電影,演員的演技無一不是高超的,如《頤和園》中的郝蕾、《萬箭穿心》中的顏丙燕、《歸來》中的鞏俐、《藝伎回憶錄》中的章子怡,無一不是將人物演繹的淋漓盡致。

當下商業片的橫行、快餐電影的低門檻,將演員與作秀化為對等。依靠流量、依靠小鮮肉取勝而非演技的電影,是時代的悲哀,也是電影出現兩極化的必然結果。但歷史的長河證明,那些低劣表演、甚至自我作秀的電影,終將被淘汰,而被銘記的是演技高超的經典。

《黑暗中的舞者》:一場對理想與現實的考驗

04.悲情結局的電影內核

歡快的歌舞總能引起人們內心的雀躍,但歡快只是莎瑪幻想出來的,歌舞突兀地出現,又戛然而止的結束,是夢境與現實之間的交換與衝撞。當物質匱乏、命運多舛時,人們總想靠著精神上的勝利來擺脫暫時的不幸,但精神上的愉悅只是短暫的,現實的不幸卻是長久的,以短暫來慰藉長遠,顯然是杯水車薪,甚至是徒勞。即使歌舞不能改變一切,但至少可以撫慰千穿百孔的心靈。

莎瑪在工廠起舞,在鐵軌上起舞,在法庭上起舞,甚至在斷頭臺上起舞 。每一次的歌舞都是對現實的抗拒,對理想的追求。但悲喜交加的多舛命運,最終也只會是悲劇。莎瑪為兒子治病而寧願自己一死,最終她的生命在“that`s all……”的歌聲中戛然而止。這是意料之中的,同樣也是意料之外的。

不可否認《黑暗中的舞者》是部好電影,但卻不是好看的、也不值得被推薦的電影。悲劇向來就是把最有價值的東西撕碎了赤裸裸地呈現出來,沒有皆大歡喜的結局,也沒有過度渲染悲情,所有的感受只是靠觀眾來評說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