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11,不就是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和長度嗎?

春節檔一定要看閤家歡?情人節一定要看愛情片?清明節就要看鬼片?

去年《紅海行動》給這些刻板印象來了一記響亮的耳光之後,《流浪地球》這樣一部帶著國產硬科幻標籤的電影,也選擇在大年初一這個闔家歡樂的日子裡上映。劉慈欣親自站臺、吳京特別出演、還肩負了“國產科幻元年”的重任,這部寄託了創作者和科幻迷重任的電影,觀眾們可不管這些。最終能不能成,還是得看觀眾手裡的影票。

CN171-11,不就是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和長度嗎?


至少,從完成度上看,《流浪地球》已經可以算一部品質還不錯的科幻大片了。

很多人對“國產科幻大片”的認知是有誤區的,以為只要特效夠硬,就算國產科幻崛起了。實際上,如果單說特效的話,從奇幻的《尋龍訣》到大場面的《紅海行動》,特效水平都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而且定義特效也不能用宇宙飛船和未來武器,畢竟《阿甘正傳》這種劇情片,都是拿過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

所以,中國科幻崛起,並不是花了多少錢做特效,或者說工業水準有多高。在大銀幕上講述中國人仰望星空的故事,才是國產科幻片的精神內核。對我而言,《流浪地球》用了足夠好的視覺效果,展望了中國人對太空最浪漫的想象,已經可以感動到落淚了。

CN171-11,不就是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和長度嗎?


美術設計和故事完成度,是影片最大的亮點

特效會把虛擬的世界觀真實地展現給你,但是展現怎樣的未來世界,很大程度上要看美術設計。《流浪地球》在服裝、道具、場景方面的設計都很考究,細節也經得起推敲。人物服裝、宇宙空間站和地球發動機都很有未來工業質感,從宏觀大場景到主觀視角,沒有大的違和感。

上海陷入冰封之下,東方明珠、經貿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廈在500米的冰層下面顯得格外脆弱。杭州的西湖與錢塘江,僅淪為岩漿侵蝕的火海,這些場景熟悉又陌生。最後地球發動機裡裝置火石,分幾頭行動,時間的間隔也恰到好處地體現了任務的複雜性和發動機的巨大。這些細節讓科幻片愛好者都會很滿足。

精心準備的場景,只是為了讓觀眾沉浸到故事的背景中,但真正贏得口碑的,還得有一個很高完成度的故事。首映禮當天,原著作者劉慈欣親子站臺,連跑了33個影廳,可見他對這部影片的重視。

如果有一天,太陽將要膨脹,吞噬整個太陽系,人類帶著地球開始流浪的生活。這樣的設定絕對算作一個硬科幻,而且在國外科幻作品裡也沒見過同樣設定的故事。大背景有了,如何講好宏大宇宙視角下的小人物的故事,就是導演郭帆的職責了。《流浪地球》講的還是一個挺普世的故事,父親被派往空間站一走就是17年,那時候的兒子親眼目睹了父親為了保住兒子和岳父的命,放棄治療妻子。父子之間的矛盾跨越千里,持續十幾年,最終為了拯救親人和人類,父子之間消滅了隔閡,主題也在這個時候達到新高度。

CN171-11,不就是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和長度嗎?


整體而言,影片的情感戲非常充沛,在一個全球人都能看懂的故事之下,與春節的氛圍很貼合。人們對於團聚的渴望,與父子之間隔閡的矛盾,也是當下許多人正在面對的。當故事有足夠強的帶入感時,整個影片也會讓你帶入感情。

比起電影,我更愛原著的悲涼

大劉的《流浪地球》其實故事性很弱,大多數篇幅都在展現宏大宇宙觀。人類用了幾十年讓地球停轉,又用了幾十年開始繞太陽加速,用一千多年來流浪,用幾百年來減速。在這場持續數千年的逃離計劃面前,人類顯得無比弱小。大劉的小說裡,用幾筆簡單的話術,就為我們展現了宇宙視角。“夏蟲不可語冰”,我們人類就是那隻渺小的蟲子而已。這其實是一種非常中國風的視角,古人對宇宙的觀察,對人類渺小的感嘆總是有很多詩詞。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

除了渺小,我在小說《流浪地球》裡讀到的另一種情感是悲壯。提出流浪地球這樣大膽的計劃,科學家們要承受無比巨大的壓力。當地球逃離木星的時候,生活在地底的人們發現太陽還沒有爆發,於是他們用最殘忍的方式處決了科學家們。但是在他們處決完之後,太陽爆發時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太陽系,也照不亮人類內心那些最醜惡的本性。

電影裡面最終的結尾變成了一場人類團結起來為希望而戰的高光時刻,電影有它獨特的敘事方式,結尾昇華並不算什麼問題。只是比起原著,我更喜歡帶有陰暗面的故事。就像《芳華》的原著是在痛斥集體對個人做的那些惡,但電影則變成了討好那些變老的壞人們,讓他們追憶青春的一劑春藥。

CN171-11,不就是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和長度嗎?


當然,電影也可以在美好的表面之下,包含殘酷的現實。李安之所以是大師,就是因為他的作品裡總有很殘酷的故事。《少年派》表面講了一場奇妙的冒險旅行,背後卻是一個人吃人的殘忍故事。Pi先吃掉了自己的女友,又吃掉了自己的父母,最後活了下來。也許,這是更接近人性罪惡面的一種呈現形式吧。

“中國科幻元年”,不應該只是一個營銷噱頭

《流浪地球》顯然是一部國產科幻片的里程碑作品,但這部電影真的能算中國科幻片的元年嗎?想了想,元年之後,整個科幻片創作應該進入一個規模化創作階段。因此,元年不能是一部影片能決定的,如果這部電影之後就沒有更多科幻片出現,如果拍完以後觀眾不買賬,那麼這部電影頂多算是一個孤膽英雄。

《流浪地球》單從影片質量上看,是足夠好的,但是科幻片相關的各項“配套設施”顯然是沒有跟上的。在宣傳方面,很多宣傳公司似乎只會做好萊塢大片的營銷,於是給《流浪地球》打上了特效、工業、硬科幻的帽子,但國內觀眾並不會因為你是國產的就放低標準。營銷公司會做喜劇片、愛情片、奇幻片的宣傳,但如何把國產科幻片的賣點準確傳遞給觀眾,還需要繼續探索。

CN171-11,不就是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和長度嗎?


從製作層面上比,很多人會拿《紅海行動》和《流浪地球》比,事實上林超賢作為一個導演,經驗還是比郭帆要豐富一些的,整體品質上看,《紅海行動》顯然更好。所以我不覺得後者能賣到30億,但導演在電影裡夾帶了一些很好玩的私活,比如放抖音神曲,比如吐槽北京看不到星星,比如北京第三交警大隊,這些小的安排,總能讓觀眾會心一笑。

還有電影裡反覆說出的CN171-11救援隊,我不明白為什麼演員要一直念這個代號,後來絞盡腦汁想了想,大概這個數字的意思是: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和平均長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