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某國產飲料陷困:銷量曾是國內第一,如今老闆跑路,負債百億

眾所周知,如今我國的可樂市場,基本由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主導著。雖然我國也有本土品牌一直想要撼動著它們在可樂界的位置,但無疑最終是以失敗而告終了。

就拿娃哈哈的“非常可樂”來說,在一開始,娃哈哈的這款可樂也曾在市場大火過,在銷量上也僅次於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但最終還是被打敗了。

某國產飲料陷困:銷量曾是國內第一,如今老闆跑路,負債百億

事實上,王老吉和加多寶在涼茶界的地位就像是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般。據相關數據顯示,王老吉占據著市場70%的份額,其次就是加多寶。

但涼茶界的競爭卻要比可樂界要來得更為殘酷些。在涼茶界,沒有所謂的一山容得二虎,有的只是一家獨大的局面。為此,加多寶與王老吉這兩家品牌在涼茶界也是糾纏爭鬥了十幾年。而在這場競爭中,王老吉無疑成了最後的大贏家。

某國產飲料陷困:銷量曾是國內第一,如今老闆跑路,負債百億

在去年的王老吉創新發展大會上,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便曾表示:王老吉已經成長為我國最大的飲料品牌,年收入已經達到了200多億元,在國內市場甚至超過了可口可樂,拿下銷售冠軍的稱號。事實上,除了去年這一豐功偉績,王老吉早在2016年,其年收入就達到驚人的260億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王老吉能有著如此戰績,與它的老對手加多寶密不可分。

1996年,王老吉率先在廣州藥業集團推出了第一罐涼茶,但相關卻有點差強人意,市場上也只停留在廣東地區。直到陳鴻道的出現,才改變了王老吉的市場格局。在1997年,廣州醫藥集團與陳鴻道簽訂了協議將紅罐王老吉的商標租借給了鴻道集團,而這便成了後面的加多寶。

某國產飲料陷困:銷量曾是國內第一,如今老闆跑路,負債百億

在廣州醫藥把商標給了鴻道集團後,加多寶卻搖身一變成了國內最歡迎的飲料之一。打開了王老吉一開始沒有做到的“涼茶風”。

2003年,加多寶邀請定位大師給王老吉定下了“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發展戰路線。而這一經典廣告也讓王老吉的銷量一路高歌,並且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更是捐款1億元,獲得了廣泛人民的好感。

相關數據顯示,在2008年,王老吉的銷量便超過了100億元,相比之下,綠盒的王老吉銷量只有10億元,這之間便拉開了十倍的差距。

在王老吉被廣大消費者認可的時候,廣州醫藥集團卻在2012年禁止加多寶使用王老吉的商標。就這樣,把王老吉從兩廣地區帶向全國的加多寶集團正式失去了“王老吉”的使用權,並被迫將涼茶品牌名改為“加多寶”。

某國產飲料陷困:銷量曾是國內第一,如今老闆跑路,負債百億

並且,再多次的起訴中,加多寶也並沒有取得什麼好的結果,反而在失去了“王老吉”商標後而一蹶不振。雖然在這期間加多寶依靠贊助“中國好聲音”而火了一把,但這仍然改變不了公司衰弱的殘酷命運。

公開資料透露,2017年,加多寶虧損5.82億元。裁員、賣廠、關廠等負面消息也是接連不斷。

如今,涼茶市場基本已經敲定,王老吉是其中最大的贏家,並且依照這發展趨勢,王老吉在未來或將進一步蠶食著涼茶市場。而反觀加多寶,不僅創始人跑路,就連自己也揹著130億的負債。最後,不知道這將王老吉帶向巔峰的加多寶會有何感想?


閱讀是一種習慣,分享是一種美德,請把好文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

關注【蔣胖說股權】獲取學習資料,學習視頻,免費與您分享!

某國產飲料陷困:銷量曾是國內第一,如今老闆跑路,負債百億

瞭解更多關於公司股權方面的問題(股權激勵、股權佈局、頂層設計、投融資以及企業財稅規範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