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 孩子胆小怕事,除了强迫孩子“胆大”,建议父母试试这样做

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4岁的琳琳因为害怕蜘蛛,所以不敢靠近蜘蛛,可是这样的行为受到了姥姥的嘲笑。姥姥说:“这么大个孩子还怕蜘蛛?”说着,就抓起蜘蛛往琳琳的身上丢。结果琳琳吓得满屋跑,哭的声音很大。

之前我妈过来帮我带十安的时候也是这样,十安越是害怕什么,我妈就越要强迫十安,就像小时候对我那样。为了这事我和我妈正吵了不下十次,最后因为爱她向我“妥协”了。不在去因为十安流露出来的恐惧而强迫十安“胆大”

事实上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要知道孩子胆小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恐惧的东西,为什么要强迫孩子变得胆大呢?孩子的恐惧本身就是与生俱来的,当家长应该要正视孩子的恐惧情绪,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恰到好处的关怀。

孩子胆小怕事,除了强迫孩子“胆大”,建议父母试试这样做

恐惧是最基本的情绪

恐惧是每一个人都会拥有的基本情绪,在遇到我们所害怕的东西时,肯定会表现得比较恐惧。孩子也是这个道理,在孩子面对危险的时候会本能的产生恐惧。

恐惧并不意味着“怂”,胆小的孩子更加能够保护自己的安全。不过我们需要普及一下,孩子在不同时期都会因为什么感到害怕。

孩子胆小怕事,除了强迫孩子“胆大”,建议父母试试这样做

  • 0-6个月: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到恐惧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自然会感到恐惧,闪电、雷声、雨声都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又或者是高分贝的声音,都会让孩子产生畏惧心理。最主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视觉并不是很成熟,大多数时候都要依靠耳朵来辨别事物,所以太强的声音他们是无法忍受的。

  • 6-12个月:社会性恐惧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对外界因素产生恐惧,尤其是社会上的人和物,他们是最容易产生恐惧的。譬如不常来往的亲戚,或者是陌生人,当遇到这些人的时候孩子会本能的排斥,因为不熟悉的缘故所以才会感到害怕,在熟悉了之后就会好一些。

  • 12-24个月:自然和社会都会恐惧

这个时期的孩子记忆力已经足够成熟,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他们会牢牢的记住,因此对自然和社会都会产生恐惧。譬如曾经被毛毛虫吓过,现在一旦看到毛毛虫就会大哭大闹。不过正是因为对自然和社会性的恐惧,避免了他们再次发生同样的事情。

  • 2-6岁:恐惧开始抽象化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从现实化走向了抽象化,他们会因为一件事物而展开联想。他们会觉得一张恐怖的画像会张开嘴巴咬人,他们会觉得电视里的僵尸会跳出来伤害自己。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最容易受伤的,也是最容易产生恐惧情绪的。

孩子胆小怕事,除了强迫孩子“胆大”,建议父母试试这样做

当孩子的大脑逐渐有了高级的功能,他们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抽象化。年龄越大的孩子所惧怕的东西也就越多,但我们可以理解为“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过具体孩子为什么会感到害怕呢?那面就好好讨论一下。

孩子为什么会害怕?

  • 孩子觉得万物都有灵性

在孩子的世界中,他们根本分不清什么是活物什么是死物,他们觉得任何东西都是有灵性的,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可以把孩子理解为天生的“万物都有灵论者”,正是因为对生命体的概念模糊,所以才会对任何事物都过分的在意,生怕得罪了某些东西,就连不小心把玩具摔在地上,他们都会害怕玩具会“报复”他们。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十安小时候特别对玩具特别好,按照家里老人的话来讲“以后一定是个重情义的男子汉”,之前我也这么认为,但事实上并不仅仅是重情义。

有一天晚上,我准备给十安讲睡前故事,之前都是坐在床边的,那天十安非要拉我和他一起躺着,我刚躺下十安就把被子盖过我们的头顶,在被窝里缩成一团:“妈妈,我今天不小心把从小熊身上拔掉了一根毛,不是故意的”。

我摸了摸他的后背跟他说没关系的,这没什么。“妈妈,玲玲说小熊晚上会进我的梦里报复我的,我害怕”。那一刻我才明白孩子为什么对玩具那么好,因为他觉得每一样玩具都是有生命的,伤害了玩具也是会受到惩罚的。

孩子胆小怕事,除了强迫孩子“胆大”,建议父母试试这样做


  • 想象力发育

想象力变强之后孩子的想法就会抽象化,譬如我们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孩子就会在大脑里构造出有关于故事的图案。

尤其是对于恐怖的故事,他们会立刻想象出一些可怕的东西,这足以给孩子的精神造成强烈的影响。当处于某个环境下,孩子就会立刻联想到这个环境下可能会出现某些可怕的东西,有的时候孩子反应过激,连父母都会害怕。

就像地上的水渍形成的团,小孩子会想象成恶魔的影子或者是黑洞,简单点来讲这就是我们父母常说的“孩子在自己吓自己”,实际上孩子自己也不像这样,只是这是大脑发育必然会经历的一个过程。

孩子胆小怕事,除了强迫孩子“胆大”,建议父母试试这样做


  • 记忆力增强的原因

当孩子的记忆力逐渐增强,曾经让他们害怕的东西就会经常浮现在他们的眼前。有可能孩子脑袋磕到过桌子,因此在看到桌子的时候就不敢轻举妄动,孩子不希望自己的脑袋再疼一次。

对于生命体而言孩子会更加抵触,譬如曾经被蜜蜂蛰过,今后一旦看到蜜蜂就会选择退避。

其实这也可以很好的证明孩子的大脑得到充分的发展,不然也不会对曾经的经历这么在意。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嘲笑孩子,恐惧是每一个人都会拥有的情绪,我们也没必要看不起孩子。如果想要让孩子慢慢克服恐惧,那就需要接受他们的恐惧,逐渐引导,做一个理解孩子感受的父母。

孩子胆小怕事,除了强迫孩子“胆大”,建议父母试试这样做


当孩子恐惧的时候父母到底该怎么做?

  • 不要试探孩子的胆量

在孩子产生恐惧之心时,有的父母喜欢以毒攻毒,让孩子直接面临恐惧。当然,释放恐惧的那一刻的确可以让孩子消除恐惧感,可往往有很多孩子不敢承受彩虹来临之前的暴风雨。

这样的做法很有可能击垮孩子的内心,人为导致的恐惧比孩子自然遇到的恐惧危害会更大,因为有些敏感的孩子会因此留下心理阴影,更有甚者会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

孩子胆小怕事,除了强迫孩子“胆大”,建议父母试试这样做


  • 减少斥责,多包容

在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包容他们,我们可以试图理解孩子,因为任何人都会遇到害怕的事情,我们不要斥责孩子。

在孩子恐惧时,我们可以轻轻抚摸他们的后脑勺或者是后背,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孩子的恐惧心理,给予孩子从恐惧中走出来的力量。

然后轻轻地告诉他们:“不要怕,妈妈就在你身边呢!”给孩子一些心灵上的安慰,等到孩子负面情绪完全消失之后一切就算翻篇了。

之前十安恐惧的时候我都是先摸摸他的后背,引导他把恐惧的原因说出来,然后才对他进行安慰,其实能够包容孩子让孩子说出原因,孩子的恐惧感已经减轻了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需要你陪着孩子去面对了

孩子胆小怕事,除了强迫孩子“胆大”,建议父母试试这样做


  • 给孩子防身武器

这里说的防身武器并不是真正的武器,当孩子遇到某些害怕的事物时,我们可以跟孩说:“我已经赋予你一身魔法了,以后谁也伤不到你!”

孩子听了我们的话以后就会变得勇敢起来,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魔法打败任何恐惧。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用这种幼稚的谎言来欺骗孩子,因为大多数孩子内心的恐惧都是我们日常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想要让孩子正面面对这些恐惧,就必须要给他们一副能够打败恐惧的武器。

孩子胆小怕事,除了强迫孩子“胆大”,建议父母试试这样做


  • 破坏掉孩子的抽象想法

在心理学中,想要打破孩子的恐惧心理就需要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忘却恐惧。譬如孩子因为看一部恐怖电影而恐惧的时候,我们可以转移话题,拿出一些比较有趣的东西跟孩子分享。

譬如我们正在玩手机,在孩子恐惧的时候就立刻把手机中搞笑的视频放在孩子的眼前,并说道:“你看这个视频,特别好玩!”转移注意力是消除恐惧最好的办法,需要活学活用。

孩子胆小怕事,除了强迫孩子“胆大”,建议父母试试这样做


方法有很多重要的是需要父母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在恰当的时间用恰当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千万不要觉得恐惧是大问题,任何人都会有恐惧的情绪。当孩子产生这种情绪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找到最有效的办法去解决就可以了。保护好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孩子在今后才不会感觉到被动,所以不要把恐惧想的那么可怕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