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73公頃的北京通明湖公園,等你來喲!

73公頃的北京通明湖公園,等你來喲!

導 讀:2019年國慶節,曾經的工業區變成通明湖,面向公眾開放,成為市民近距離賞白鷺、看花海、享生活、親近自然、休閒鍛鍊、漫步觀景、放鬆身心的一絕佳場所。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路東蓄滯洪區位於該區路東區東南角,通惠排乾渠以西,屬於整個經開區地形最低窪地區,內澇風險高。路東區段涼水河,20年一遇水位24.00m(絕對標高)已接近或超過現狀地面高程。為了滿足雨水排水安全,要麼抬高整個地勢,但這種方式填方量很大;要麼就需要調整用地佈局設置蓄滯洪區。

面對問題,經開區規劃建設管理部門秉承“為人民規劃”的初心和“讓經開區人民生活更美好”的使命,接受企業和居民建議,於2019年初,將本可用作工業的用地調整為蓄滯洪區,並更名為通明湖

73公頃的北京通明湖公園,等你來喲!

經開區路東區東南側地勢低窪,利用挖低現狀農田地,建設兩塊調蓄水體

該項目總佔地約73公頃,滯蓄洪量為70萬m³,承擔周邊7.6平方公里建設用地的排水任務。

通明湖一方面解決了雨水排水分區內排水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提前2年達到了北京市海綿城市關於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的要求。

一、讓“生態和諧”靚湖

通明湖提升改造工程是經開區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的重點,而通明湖的關鍵問題就在於水安全的保障、水環境的提升和水生態修復。

2019年,按照亦莊新城規劃中防洪排澇的新標準,通明湖進行了整體清淤,深挖達1米左右,清淤產生的5萬方可利用淤泥則作為亦莊新城濱河公園二期綠化肥料使用。同時,將公園中低窪內澇的草地改造為大型雨水花園或植草溝,讓雨水層層滲透淨化後流入通明湖,有效改善內澇情況,起到了淨化水質、涵養水源、提升景觀等效果。

通明湖改造大大提升了水生態效果,吸引了大批候鳥前往,白鷺、野鴨等多種鳥類都聚集於此,呈現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

73公頃的北京通明湖公園,等你來喲!

二、讓“休閒觀賞”繞湖

除水體設計改造外,通明湖提升改造工程還將綠道和慢行系統融入海綿城市建設,以綠道串聯起生態區、綠帶、公園、微綠地,構建綠色生態體系;同時串聯軌道交通體系、接駁慢行系統,構建綠色交通網絡體系。

按照經開區綠道規劃和慢行系統規劃,通明西湖將新建

2.7公里環湖步道,通明東湖將建2.5公里環湖步道;此外,還將沿涼水河及通惠排幹兩岸新建長度為22公里的慢行系統(騎行道及健步道)、13.7公里的綠道。建成後,經開區33公里綠道系統與160公里道路慢行系統將全線貫通,實現綠色生態體系、交通網絡連網成片。

在此基礎上,依託通明湖綠化帶,著力打造花海景觀,種植金雞菊、美人蕉、千屈菜、馬鞭草等50餘種花卉,法桐、白蠟、五角楓等大喬木4212株,玉蘭、海棠、櫻花等花灌木7205株。

73公頃的北京通明湖公園,等你來喲!

涼水河綠帶

三、讓“智慧科技”建湖

智慧海綿城市思想也是通明湖建設的理論依託之一。公園中設置有智能座椅、智慧垃圾桶、智慧燈杆等高科技元素,還有智能巡檢、鳥類生態監測、水質監測、智能售貨櫃、海綿宣傳等科技體驗內容,讓居民在遊園過程中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智慧海綿帶給生活的便利。

73公頃的北京通明湖公園,等你來喲!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一覽

從2002年規劃到2012年建設完成,再到2019年對公眾開放,從路東蓄滯洪區到通明湖,經開區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全力譜寫海綿城市規劃建設新篇章。

本內容由開發區規劃分局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