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现在是名基层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和单位签了三年合同,那么有什么办法能换个好单位吗?

一品公子世无双


2006年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后,身份制管理模式不复存在,其在职在编人员无论在何种岗位,是什么编制,按规定都必须和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这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在第九条中予以明确的。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之后每满三年续签一次。签订劳动合同后,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在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外,也接受劳动合同法管理。

换而言之,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常规程序,是单位人事部门的义务。不过现实中很多单位并未严格履行事业编制人员聘用规范,往往在首次聘用合同期满后,即不再履行续签程序,认为都是在编人员签不签合同无所谓,由此也造成了不少问题。比如,很多在编人员提拔或调离需要查档,结果一查发现有劳动合同“空窗期”,不得不补办手续,有的因此还影响了提拔调任。

你既然与单位订立了合同,意味着是在编人员,单位是公益一类,享受财政全额拨款,还想去什么更好的单位?除非是行政机关,否则没有什么体制单位会比你现在的单位更好。当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也有好差之分,你有门路也可以调走,只要单位领导同意,合同期并没什么影响,反之,还是在单位好好待着吧。

人有目标不是错,但过早地考虑不现实的目标会让自己乱了方寸,变得急功近利,对发展没有好处。刚进一个单位,你当务之急是去适应,争取尽快进入角色做出成绩,并籍此获取人脉和资源,考虑单位如何、以后去哪里倒在其次。道理很简单,你都不能在一个单位好好干下去,证明你的能力,你怎么能保证去另外一个单位会更好,领导会欣赏你?

贪多嚼不烂!有些事,还是好好想想吧!


80后小公


作为单位人事负责人我来回答一下,根据题主的意思你自己说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了,你想更好的发展(体面),那么你有以下选择,一,继续考公,利用业务时间埋头看书,目标是最有前途的两办,宣传等部门,我单位一同事就是考取选调生。二,借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找找关系借调到参公单位,在2020事业单位改革的浪潮中,有可能执行"人随事走",你也就有可能获得参公身份了!至于你说的三年合同,那并不影响你。有其他需要可以私信!


体制内小白


基层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可以理解为像过去所谓的乡镇“七站八所”之类的单位,也可以理解为县区基层事业单位,或者县区党政机构下属事业单位,这些都算是基层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今后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存在模式,和党政机关一样有保障,无论如何整合、改革,都不会影响单位的稳定性,反而是行政类和生产经营类,都会随着改革人员发生变化。至于和单位签订三年的聘用合同,这是因为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管理,无论是老职工还是新人,无论是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还是工勤岗位,都需要签订劳动合同,最低年限为三年,对于通过考试进入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而言,到期续签根本不成问题,只是走个程序,好多单位根本都不续签,默认合同继续存在。

虽然已经成为事业人员,而且是比较稳定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如果对自己的岗位和机构还不满意,想进一步改善提高,有三种方式:

一是考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公务员凡进必考,事业人员想成为公务员,必须通过省级公务员管理部门组织的公开考试,成为公务员身份。可以选择本地区基层的,也可以选择省市部门及至外地、一二线城市的公务员岗位。公务员考试公平公正公开,只要能通过笔试面试政审等环节,就可以改变身份。原单位只要出具同意报考证明即可,一般单位不会在这上面有什么限制。

二是调整到其他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也有热门冷门之分,岗位也有好坏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以通过调整工作岗位或者事业单位遴选等方式,调整到同一区域内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也可以垂直调整到更高一级事业单位工作,这完全看个人的能力和综合实力。

三是晋升。努力干几年,争取得到单位的民主推荐,获得组织部门的认可,晋升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满两年后就可以调任参公或者公务员岗位任职,同样也能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工作环境。这对于事业人员来讲,是最难的一条路,也是最为可靠的发展道路。

只要个人没有服务期约束,以上这几种方式都可以改变目前的工作环境。如果有服务期,则必须等服务期满之后,才可以调整。建议刚上岸的人员,还是踏实工作,不要这山看哪山高,其实哪个岗位都可以出人才,都可以干出个样子。反而是一直在为了各种各样的利益或者考虑,折腾来折腾去,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钱财等,还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最终也许事倍功半,丢了西瓜拣了芝麻,得不偿失。


职言管语


首先恭喜题主上岸,但是比较尴尬的事情是,题主的这个岸上得不算太好!

第一,题主上岸的单位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也就是说题主属于事业编制人员。

在体制内事业编制相比行政编制(公务员)还是有差距的。收入上事业编制是比行政编制更低的,特别是在车改以后,车补造成两者间的收入差距更大了。而仕途的发展上,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的差别就更大了,事业单位一般都是行政机关的下属单位,所以级别上会更低,这就意味着提拔会更难。新公务员法实施以后,公务员有了职级并行,而事业编制人员的相关政策还在试点,想要落实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第二,题主上岸的单位是基层单位,一般就是在乡镇一级。

目前,乡镇一级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综治、计生、扶贫等工作千头万绪,上级单位还时不时来视察、检查。而加班加点也是比较多的,比如最近南方一些省份台风来袭,那么乡镇人员肯定是需要住在乡镇,做好防台风工作的。同时,乡镇作为最基层单位,那么提拔肯定是最困难的,特别是乡镇的事业编制人员,不管走管理岗还是专技岗,基本都没有提升的空间。

所以,对于题主来说,想要换个好的单位是非常正确的想法,也是非常多的乡镇在编人员在做的事情。目前来说,事业编想要换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通过遴选。遴选是一种比较不错的更换单位的方式,但是遴选的机会比较少,并不是每年都有,而且遴选的对手都是体制内的人员,因此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最后遴选如果原单位不同意,那么基本上也是没戏的。

第二、通过调动。这个需要调入单位和调入单位都同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搞定调入单位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非自己某方面的能力真的非常突出,比如写材料写得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很有名气了,那么被某领导看中想要你这个人,或者就是背景关系很强大。

第三、重新参加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对于公务员来说,是禁止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但是对于事业编制的人员,目前并没有这样的规定,所以对于基层的事业编干部,如果有好的单位或者岗位的话,重新参加考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签订了三年的合同,这个其实关系并不大,因为现在所有事业编制人员都是需要签订聘用合同的,解除合同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只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目前岗位是否有要求服务期限,很多基层单位都是有五年服务期的,如果有服务期限的限制,那么上面几种方式基本是都行不通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有点绕口,应该是在事业单位做事的公益岗位吧,签三年合同,到期可能解聘也可能续期,无保证,三年后单位不发你工资不得不离开,无所谓换岗位,没有必要,既然决定了在单位。好好考个编制才有选择的价值吧。


青衫74449166


有编的话五年就考副科,或者参加国省市考。没编制的话就通过各种考试去考编


周24K同学


事业单位自2014年7月1日起实行全员聘用制,打破事业单位铁饭碗,一般合同签订不低于三年,但是很多地方这个合同一直是没有同事业编干部签的,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只是一个程序,因为毕竟有编制卡。

题主既然在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那么属于这次事业单位改革强化的中坚力量,属于这次事业单位改革的受益者。要想换一个单位,要说难的话,那就是难于上青天,好多人一辈子一个单位,要说简单有一万个理由可以让你尽情换单位。



难度在于换单位必须首先找一个愿意接受你的单位,同时本单位同意放人,然后走程序,人社局领导,县区主管领导、主要领导签字,然后编办、人社、财局等单位重新划转你的人事和工资关系。没有相当硬的关系实操不下来的,和重新安排一个人程序几乎一样。

最简单就是参加考试,谁的脸色也不看,经济上也不受损失。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两办、纪委、组织部等强势部门组织招人考试。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身在要职熟人,这个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单位有个干部,三年换了四个单位,还是好单位里面挑单位(其实单位好坏与一般人员没有任何关系)。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



飞向相非像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约定聘用年限只是更好保障聘用人员权益,受聘人员可以随时与用人单位解除聘用合同,反而用人单位需要在聘用人员违反条例中规定的各种情况下才能与聘用人员解除聘用合同。建议详细了解一下条例条款,如果单位不同意解除合同,可以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仲裁。


嚎嗨油


有关系就托关系调动,没有关系就老老实实呆满三年。利用现在的时间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