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華盛頓ITIF總裁表示:除非禁令能徹底“殺死”華為,不然對美國並沒有幫助

摘要:華為公司在今年5月被美國商務部列入了“實體名單”,並禁止美國公司向華為提供技術與產品,理由是因為華為存在安全風險並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而華為也已經否認了這些指控。

雖然這些措施對華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華為公司在上週發佈的報告稱,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增長了26%,在今年的前九個月中華為的銷售額提升了24%,儘管美國試圖阻止華為發展5G技術,但是影響並不大,華為表示到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華為已經簽署了60多項5G商業合同,現在已經是世界最大的5G份額,而在禁令實行的這半年時間內華為仍然在不斷增長,美國的許多公司卻很“清閒”。

華盛頓ITIF總裁表示:除非禁令能徹底“殺死”華為,不然對美國並沒有幫助

美光科技有限公司是高級半導體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供應商之一,其首席執行官在今年9月份表示,因為對許可申請缺乏決策導致未來幾個級的銷量加劇下滑,美光公司在上個月給出的季度利潤預測非常令人失望,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光被限制無法向華為供貨,要知道華為公司可是美光的第一大客戶,除此之外博通公司也以禁令導致與華為的業務中斷為由在今年6月下調了年度預測。

華盛頓ITIF總裁表示:除非禁令能徹底“殺死”華為,不然對美國並沒有幫助

華盛頓ITIF總裁表示:除非禁令能徹底“殺死”華為,不然會導致美國在全球市場中技術領域的市場份額,那麼這對美國的技術競爭力來說不是幫助,而是損害。即使沒有申請許可證許多美國企業依然對華為供貨,這些公司在仔細研究規則後,它們認為可以根據出口管制法繼續提供產品,公司如果可以證明美國在某種技術的價值佔比少於25%,那麼就可以不受“實體名單”的影響。

華盛頓ITIF總裁表示:除非禁令能徹底“殺死”華為,不然對美國並沒有幫助

美光公司在今年6月就恢復了對華為的出貨,只不過出貨的數量與原業務相比份額非常的小,許多美國企業除了在美國設有工廠外,在其他國家也設有工廠,所以能稱產品的大部分產權並非美國製造。

華盛頓ITIF總裁表示:除非禁令能徹底“殺死”華為,不然對美國並沒有幫助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下方點贊、收藏、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