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大清湖廣填四川始末

在今天的四川漢族地區,如果你去訪問一些老人,問他祖籍何在,十有八九會是同樣的回答:"我家祖輩是湖廣填四川遷進來的。如繼續問:"你是否知道為什麼你們的祖輩會有湖廣填四川的行動呢?"往往還是同樣的回答:"八大王剿四川嘛!"由此可知,大多四川人都認為境內的漢族人的祖輩都不是四川土著,而是從湖廣遷入的。而遷入的原因又是因為八大王即明末農民戰爭時張獻忠(張獻忠起義不久,即以八大王為稱)剿四川。這種說法的影響很廣很深。

大清湖廣填四川始末

所謂“湖廣”,是指湖廣行省。元初時管轄今湖北、湖南、貴州、廣東、廣西、海南六省區和四川局部;元末時轄今湖南、貴州、廣西、海南四省區和湖北、四川、廣東三省局部;明朝時轄今湖北、湖南兩省。

唐代的巴蜀地區在全國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居於最前列。到了宋代,其經濟文化的發展仍在全國處於先進行列之中,特別是南宋時期,巴蜀地區的人口占整個南宋的 23.2%,可是其財賦收入卻佔整個南宋1/3,供應的軍糧也佔1/3,是南宋堅持抗戰的主要經濟基地,乃至有"蜀亡則宋亡"之嘆。

大清湖廣填四川始末

四川歷史上歷經七次大移民。第一次是在秦滅蜀、巴之後,秦移民萬家入蜀,約四、五萬人;第二次是從西晉末年開始,全國性的北方人口南遷,在此期間,鄰近四川的陝西、甘肅移民大量從秦嶺進入四川;第三次在北宋初年,又發生了全國性的北民南遷,在這個時候,陝、甘移民入川;第四次是元末明初,以湖北省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餘個省的移民入川,這次以湖北、湖南(當時行政區叫“湖廣省”,還轄廣西一部份)移民最多,移民人口達100多萬,而今民間傳說的“湖廣填四川”,是在老川人血淚快要流盡的時候發生的大移民,是一個特定的歷史概念,即指這次前後長達一百多年大移民。第六次是抗日戰爭前期到全國解放,有不少人逃難或“南下幹部”定居四川;第七次是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葉的三峽大移民,有許多人落戶四川。

大清湖廣填四川始末

那麼,為什麼會有“湖廣填四川”呢?

元朝末年,紅巾軍農民大起義的烈火四處燃燒,原來屬於徐壽輝部下的明玉珍率軍攻入巴蜀,以後在重慶自稱隴蜀王,再改元稱帝。明玉珍是湖廣隨州(今湖北隨縣)人,他的軍隊也基本上是湖北地區的農民。明玉珍不僅帶來十幾萬軍隊,也有大量少田缺地的農民隨之進入人少地廣的巴蜀地區開墾務農。這應是著名的“湖廣填四川”的開始。如吳寬在《劉氏族譜序》中所說:“元季大亂,湖湘之人往往相攜入蜀”(見《匏翁家藏集》卷四)。明玉珍的“大夏”政權只存在了兩世9年,就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統一。明代初年,湖廣地區的移民繼續大量入川,到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人口就上升到146萬,外地移民,特別是湖廣移民佔了這一時期所增加人口的主要部分。

大清湖廣填四川始末

所謂“湖廣填四川”這一大規模的移民運動,就是這樣開始的,他的真正起點不是明末清初,而是元末明初。民間的有關傳說較之歷史的真實有明顯的擴大與渲染,也有一定的偏差。“張獻忠剿四川”這一歷史事件也是發生過的,但民間的傳說較之歷史事實有失誤,也有一些歪曲。參見袁庭棟:《張獻忠論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如果把這些偏差或失誤排開,就可見到所謂“湖廣填四川”原來是連續進行了多年的人口與文化的大融合,對巴蜀歷史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大清湖廣填四川始末

1362年隨州明玉珍在重慶開創夏國,不少楚民入川是為“湖廣填四川”的開始,1371年明軍滅夏後,繼續大量移民,到1401年,這一輪的移民接近尾聲。

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場大浩劫。在這個地域上,長期處於大規模的戰爭之中:1639年明末農民領袖張獻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後建立大西政權,地主武裝、清軍、南明軍一起攻向起義軍,次年十一月,張獻忠在西充陣亡,使川人死亡過半;1647至此650年,明軍內部爭權奪利,戰火不斷;1650至1659年,張獻忠餘部孫可望、劉文秀進入四川,在川北與清軍激戰;1660至1664年,清軍鎮壓義軍,搜捕明軍殘餘分子;1673至 1680年清軍平西王吳三貴叛亂,攻入四川,其叛軍與清軍的“三藩之亂”歷時七年。這些戰爭持續達三十多年,其間,地主殺起義農民,農民殺反動地主,滿人殺漢人,漢人殺滿人,最終的結果就是“殺得雞犬不留”。

大清湖廣填四川始末

並且,在大規模的戰爭中,不斷地輪番拉鋸撕殺,屍橫遍地,瘟疫隨戰亂接踵而至,“大頭瘟”、“馬眼睛”、“馬蹄瘟”等瘟疫使許多人病死,“死者朽臥床塌,無人掩埋”,“人皆徙散,數百里無煙”。順治初年,大旱、大飢、大疫席捲四川,“人自相食,存者萬分之一”,“大荒,餓死者日無計數”。不僅如此,又遇虎災,“數年段絕人煙,虎豹生殖轉盛,晝夜群遊……”,“川南死者十二、三……”;“……川北死者十一、二……”。

康熙初年,由廣元入蜀的巡撫張德地寫道“沿途瞻望,舉目荊榛,一、二孑遺,鶉衣菜色”,“在川省鏡內行數十里……居民不過數十人,窮赤數人而已”,在順慶(今南充)、重慶看到“舟行數日,寂無人聲,僅存空山遠麓……”,它反映了當時四川“民無遺類,地盡拋荒”的慘景。據有關史料記載,經過“三藩之亂”,四川官府所掌握的稅戶僅9萬人;《營山縣誌》載: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存糧花戶僅143戶,819人。四川真正是“土滿人稀”了。“查川省孑遺,祖籍多系湖廣人氏。訪問鄉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難,亦必至有土無人,無奈遷外省人民填實地方。”(《明清史料丙編》第十本康熙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戶部題本》)

大清湖廣填四川始末

於是,新一輪的,大規模的“湖廣填四川”開始了。

清王朝取得全國政權後,為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生產,採取“安民、惠民、安幫定國”的思想,實行“招輯流移,各令復業”,“凡各處逃亡民人,……廣加招徠,編入甲保”,“永準為業”,“開墾水旱田地,三年起科,五年升科”,“奇荒田耕種,六年起科,荒地耕種,十年起科”,“零星地土聽民開墾,永免升科”,同時,官府給以耕牛、種子、口糧等幫助。

由於中央政府大力倡導、各個地方官員努力推行的招民墾荒、南方諸省的戰爭破壞,形成了移民的大氣候、大環境,從而形成前後分三個階段,持續達一百多年的“湖廣填四川”。

初期階段大體是順治十六年至康熙二十一年。順治十六年(1659),清軍攻克成都,並控制全川,大規模的戰爭結束,招民墾荒提上議事日程。從陝西臨近移民入蜀的墾荒者,遇到許多困難,而政府政策不配套,又遇“吳三貴之亂”,時達七年,他們多死於戰亂,致使這一時期的移民受到很大挫折。

大清湖廣填四川始末

第二階段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乾隆六十年(1795)。

清政府吸取過去教訓,制定並完善了移民的有關政策,以“安民為本”,使移民大潮一浪接一浪,持續達一個多世紀。又據《營山縣誌》記載:雍正六年 (1728),全縣民戶3897,人口22533,乾隆年間,縣內增加楚民17戶,到乾隆六十年(1795)民戶3914,人口22669,由此可見,營山是在1728年達到移民高潮。

第三階段是嘉慶元年(1796)至同治年間。

這—時期,清政府對移民採取不禁而止,聽其自然的態度,而這時四川白蓮教起義,戰火又起,因而,只有小量的移民入川。

這就是歷史上的“湖廣填四川”的主要經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