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你们说不能打孩子,那看看高尔基小时候如何被打的吧

“孩子打不得!”

“越打就越不听话,要跟他好好沟通。”

“现在呀,城市的人都不打孩子了,只有没素质的父母才打孩子咯。”

……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都金贵着养。有时候都能看到一个孩子学特长,门口六个家长在围观。同时,打骂孩子成了一个受关注的话题,连菜场卖菜的大妈都知道,不能通过打骂来教育孩子了。如果看到学校有老师体罚孩子,那一定遭到唾弃。

那么,是否作为家长,打孩子已经成为一个禁区了呢?我们来看看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小时候被打的经历,到底受一次体罚对孩子会产生的影响是好还是坏呢?

高尔基在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进行了详细地描述。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就是在外祖父家居住的日子,高尔基有一次被打得失去了知觉。

你们说不能打孩子,那看看高尔基小时候如何被打的吧

因为外公本身是个脾气恶劣的人,加上小高尔基调皮,外公就用鞭子把小高尔基抽到失去知觉,连续病了一段时间。当时,外婆和母亲都在场,声嘶力竭地阻止着外公,但是外公并没有手软。对年幼的高尔基进行了残酷的鞭打,那么这次鞭打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下面这段话是被打后的高尔基躺在病床上的亲身感受:

“对于我来说,生病的几天,是我一生中意义非常重大的日子。应该说,这期间我长大了很多,有一种特殊的感受。从那时起,我对人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时时留意着身边的人们。我的心仿佛被揭掉了一层皮,对于一切屈辱与伤痛,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再也无法忍受了。”

看到这里,可能你也无法理解他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么我们就用著名的心理学家李玫瑾老师的观点来翻译一下这段话吧。

你们说不能打孩子,那看看高尔基小时候如何被打的吧

首先,李玫瑾老师是不反对打骂孩子的,甚至提倡尽早给孩子在身体方面的进行挫折教育。比如在日本,有家长会在雪天让孩子穿着短裤进行运动,其实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在身体方面受到挫折,这样更利于孩子培养吃苦精神,应对未来的学业压力和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压力。这个在中国暂时没有普及,刮点风下点小雨,家长都生怕孩子给冻感冒了。

接着来说说高尔基提到的“从那时起,我对人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是什么意思呢?”

李玫瑾老师在做客《圆桌派》的时候,提出一个观点:“除了爱之外,还有一个敬和畏。”

具体就是说,要从小培养孩子对家长的敬畏之心,而敬畏敬畏,是先有畏然后才有敬。因为根据教育学家的观点:“小孩子要发育到至少14岁以后才能有敬这种情感”。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畏。就像外祖父痛打了小高尔基一顿之后,曾经调皮的小男孩,因为身体的痛苦感,反而激发了心灵的反思,让他培养出来了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这种感受就是畏。

这种体验就是高尔基所说,对一生的意义都非常重大,这期间,长大了许多。

但是父母都会担心,如果真的打了孩子,会不会引发孩子的怨恨情绪?

曾经在央视的一个节目中,马未都老师问在场的孩子有没有挨过打,很多人举手,然后问有多少人恨家长?结果是没有人。所以家长需要控制好打孩子的尺度,那么就会让孩子在身体受到惩罚的同时,不但不会留下心理阴影,反而会促进心灵成长。

你们说不能打孩子,那看看高尔基小时候如何被打的吧

第一:打孩子是“有法可依”,并不是发泄家长自身的情绪

家长要给孩子设定一个标准一条红线,只有当孩子违背了这个标准的时候,才能打孩子。除此之外,不能随意地把打孩子当作宣泄自身情绪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才能清晰地认识到,之所以被打,是因为做错了事情,而不是父母的滥用权威。这样才不会影响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

曾经有个故事,一个外祖母定下了一条规矩,如果违背了就要用一条很粗的藤条来打,而这个藤条就放在非常显眼的地方。有一次,这个孩子真的就违背了,还没有等外祖母拿到藤条,孩子就已经双腿颤抖着跪在了藤条前面。不停地说道,知道自己错了。这就是定下打孩子的个“法条“的意义。等这个孩子长大了,外祖母一次都没有用藤条打过她,可是她只要看到这个藤条就不会忘记外祖母定下的规矩。时时刻刻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二:比打孩子更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要打

如果孩子不听话,真的触犯了之前定下的规定,那么打之前和打之后都要给孩子做好解释工作。不然可能在孩子看来,被打只是因为爸爸妈妈抽风了。

第三:打在儿身,痛在娘心,但是这种痛,该忍还得忍,该打还得打

有个闺蜜前几天跟我抱怨,因为睡觉之前,发现孩子撒谎,结果动手打了孩子。后来孩子睡着了,她一晚上心疼的没有睡。不停地看孩子被打的地方是不是还红肿。甚至半夜两点,去冰箱拿了鸡蛋,煮熟了,敷在孩子被打的地方。

她这种心情,大概是多数母亲都能体会的。但是事后我问她,如果再来一次,你还会打吗?她坚定地告诉我:“还是会打的,不能让她撒谎成习惯,要趁早给她改过来。”

是啊,虽然是家长打孩子,可是家长的心疼却比孩子的疼更多。但是也千万不能因为这样而不教育孩子,作为一名优秀的家长,必须要忍得住。

回到高尔基的话题上来,我是这样理解的。其实偶尔打一打孩子,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更加不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我们也能看到,在童年被外祖父打到昏死的高尔基后来成为了一代文豪。

人们常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通过千锤百炼才能成钢。如果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适当的挫折教育也是可以采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