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洛阳人对母亲的称呼:姩

洛阳人称呼母亲有四个发音,一个是:嬷儿,一个是姩 niè niá,最后一个是妈妈,其中“妈”在旧时乃称后母的意思,可不是如今的亲妈。上世纪五十年代,对母亲的称呼开始转变,基本都变为:妈妈啦,六十年代后,老的称呼发音基本没有了,但上年纪人依然保留,比如,当今七十岁以上的人,还回家对母亲喊:嬷儿或姩。前几天,我解释过“嬷儿”,今天就说说“姩”。

姩 niè niá:这个对母亲的称呼,不在洛阳老城。偃师、伊川、嵩县等都是这样叫的,其中,偃师发音是:姩niá ,伊川发声是:姩niè ,需要强调的是伊川人基本是四声,而偃师中、南部的发声有拖腔:姩niá.....耶.....

姩:本身就是多音字,发音不对、意思迥异。建瓯话:姩(ning):囝姩;子女总称。海南话,姩(nian):称呼叔叔的妻子,比如你的叔叔筱风是老大,其妻子被侄子们称呼为大姩。湖北襄阳一带方言,姩(nian上声 ):用于称呼父母的姐妹。发音:nian er。鹰潭话:姩(niǎn):女孩。 常与鹰潭话中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的助词“哩”连用(即“姩哩”)。事实上,鹰潭人习惯将其读作niě。用法:①女儿。我的姩上小学了。②对女生的蔑称。这个姩哩,不晓得多老卵。③用于劝诫女生时对女生的称呼。姩哩,好好读书哦。

这两个洛阳周边县区称呼母亲的发音,确实难为了我好长时间,很多人帮我解析乃“娘”的转音,但我很倔始终不相信,因为洛阳文化积淀太深厚了,绝不是“念转音”那么简单。

请大家记住:洛阳老城目前还有很少一部分人管母亲叫:嬷儿;周边乡村依然还有称呼母亲为:姩niá或姩niè。

普通话的流行和定位“官话”,大大减弱的地方土语,但土语的内涵不可小视。收集研究为了传承,但弘扬已经很难。目前我能做到的仅仅是纠偏网络上孩子们的胡乱:据音填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