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洛陽人對母親的稱呼:姩

洛陽人稱呼母親有四個發音,一個是:嬤兒,一個是姩 niè niá,最後一個是媽媽,其中“媽”在舊時乃稱後母的意思,可不是如今的親媽。上世紀五十年代,對母親的稱呼開始轉變,基本都變為:媽媽啦,六十年代後,老的稱呼發音基本沒有了,但上年紀人依然保留,比如,當今七十歲以上的人,還回家對母親喊:嬤兒或姩。前幾天,我解釋過“嬤兒”,今天就說說“姩”。

姩 niè niá:這個對母親的稱呼,不在洛陽老城。偃師、伊川、嵩縣等都是這樣叫的,其中,偃師發音是:姩niá ,伊川發聲是:姩niè ,需要強調的是伊川人基本是四聲,而偃師中、南部的發聲有拖腔:姩niá.....耶.....

姩:本身就是多音字,發音不對、意思迥異。建甌話:姩(ning):囝姩;子女總稱。海南話,姩(nian):稱呼叔叔的妻子,比如你的叔叔筱風是老大,其妻子被侄子們稱呼為大姩。湖北襄陽一帶方言,姩(nian上聲 ):用於稱呼父母的姐妹。發音:nian er。鷹潭話:姩(niǎn):女孩。 常與鷹潭話中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後的助詞“哩”連用(即“姩哩”)。事實上,鷹潭人習慣將其讀作niě。用法:①女兒。我的姩上小學了。②對女生的蔑稱。這個姩哩,不曉得多老卵。③用於勸誡女生時對女生的稱呼。姩哩,好好讀書哦。

這兩個洛陽周邊縣區稱呼母親的發音,確實難為了我好長時間,很多人幫我解析乃“娘”的轉音,但我很倔始終不相信,因為洛陽文化積澱太深厚了,絕不是“念轉音”那麼簡單。

請大家記住:洛陽老城目前還有很少一部分人管母親叫:嬤兒;周邊鄉村依然還有稱呼母親為:姩niá或姩niè。

普通話的流行和定位“官話”,大大減弱的地方土語,但土語的內涵不可小視。收集研究為了傳承,但弘揚已經很難。目前我能做到的僅僅是糾偏網絡上孩子們的胡亂:據音填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