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曹操、刘备死后孙权还有大好青春,为什么不趁机西取蜀汉北伐魏国,统一中国?

用户4224925177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葛大爷在天下无贼里面如是说。人永远是人类社会最核心最关键的资源。不论是在三国时期还是在现在(改革开放40年释放的就是巨大的人口红利)。

不仅仅是21世纪,是从人类纪元开始这21个世纪,最贵的都是人才,所有对人才的投资得到的汇报都不止百倍,甚至是一个帝国。人才是所有社会最核心的竞争力——这也是为何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原因。

三国时期,最重要资源同样是人口。三国时期,中国全国的人口主要还是集中在中原地区——到了东晋变西晋时期中国历史上才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但孙权所处三国时期,中国的天下还是中原地区。

根据历史记载,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中国战乱、大规模的瘟疫,造成了中国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建安七子中大半的人都死于战乱和瘟疫。到了三国时期,中国人口由东汉灵帝5000万人口下降到了不足1000万人口,其中魏国人口就占了700多万,所以三国时期经常干一件事,不论是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有——不论攻城还是退却,都会把老百姓(人口)带走。曹操刘备孙权争夺荆州的时候,荆州人口最多的宛城(今天南阳)被曹操占领,曹操退出汉中的时候,把汉中的居民全部撤到中原地区;诸葛亮攻打下天水三郡后,马谡失街亭,诸葛亮退回汉中的时候也是带上了老百姓;孙权曾经占领台湾(台湾从孙权时期就已经属于中国了),搬迁了4万居民到吴国。

刘备死的时候蜀汉人口后期不足100万,曹操死的时候魏国人口有700万左右,吴国人口200万左右。人口决定了战争的能力——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你不可能生产一批大刀,指望大刀自己上战场砍人。

其次,蜀汉居于长江上游,吴国在长江下游;而且入川有关隘,十分难以攻打。蜀汉只要守住几个关键关隘,以逸待劳,足以耗死吴国。关键中的关键,刘备用对了人——诸葛亮,这个人不但是治国一把好手,也是个军事家(不然怎么敢去凭借弱国一直干魏国,搞得魏国头疼不已)。

魏国不用说了,人口众多,实力彪悍,吴国面对他只能自保,不能占领;更何况几个关键城池都在魏国手里,唯一能抵挡的就是长江天险。

所以,即使是刘备死了、曹操挂了,吴国依然没有实力去占领蜀汉。


嘟嘟读读


曹操死的时候,孙权38岁。刘备死的时候,孙权41岁。孙权一生活了70岁,三四十岁的年纪,对于他来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当时三国鼎立,孙权把曹操和刘备都熬死了,正该他大展宏图的时候。可是,为什么孙权却始终按兵不动,又那样碌碌无为地生活了30年,最终寿终正寝呢?

(孙权剧照)

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在江南建立过的政权中,究竟有没有发展壮大,变成全国性政权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一度争霸天下,问鼎中原,但是并没有成功。

东晋政权,数次试图北伐,还是没有成功。

后来刘裕取代东晋,雄心勃勃北伐,依然没有成功。此后经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没有一个能够实现统一北方的。最终,结束南北朝乱世局面的,是杨坚建立的北方政权。

五代时期,江南也出现过多个国家,南唐强盛一时,但是,也没有成功,最后被北方政权的北宋被灭掉。

南宋政权,也有多次北伐的经历,发动了数次统一战争。可是最终,却被从北方打下来的蒙元实现了统一。

再后来,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一度气势如虹,但是最终依然落得一个失败的结局。

实际上,从南方政权出发,建成全国性政权的,朱元璋似乎算唯一的一个。

但是朱元璋只能算是农民起义军,当时元朝衰败,各路诸侯崛起,朱元璋最终打败众多诸侯,实现建国。他其实并不完全算南方政权,他是融合了包括韩林儿在内的北方农民起义军的一个复合政权。当时的北方,除了衰败的元朝外,也没有其它更厉害的政权。包括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军事实力,都主要在南方。因此,朱元璋也只能在南方打仗。如果北方有更厉害的力量,朱元璋也就在北方打仗了。总之,朱元璋不能算是从南方出发实现全国统一的的例证。

(曹操剧照)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实际上,中国古代两千年,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最终实现了全国统一的,几乎是没有的。孙权作为一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就算曹操和刘备都死了,他要想由此发展成全国政权,也是很困难的。

那么,为什么江南的政权很难发展成全国政权呢?主要还是地域的原因。江南地势比较平坦,没有蜀地那样的山川之险。身后又是大海,没有中原那样的腾挪空间。江南唯一可以依凭的,就是有长江天险,有充足的粮草。但是,没人理它也就罢了,它可以勉强立足。若是北方政权真正和江南政权较劲,江南政权显然是无法立足的。

如果说东吴政权有可能发展壮大的话,就是在孙策时期。因为那时候北方有多股势力,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等,大家打成一团,力量分散。南方的刘表、刘璋、张鲁等政权,力量也不强大,比较分散。

如果在这时候放手一搏,或许是有机会的。

(刘备剧照)

不过,对于孙策的东吴来说,也不能说这时候就有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孙策其实遇到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就是东吴内部不稳。毕竟孙策是外来户,他打下东吴,实际上损伤了东吴内部世家大族的利益,内部的反抗很激烈。如果孙策在这时候猛烈地发动征伐战争,也许他能够获得更多的地盘,但是内部可能就闹起来了。实际上,最终孙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刺杀而死。

孙策在临死前,是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他选择孙权为接班人,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补救。他对孙权说,打江山你不如我,守江山我不如你。这意思就是要孙权无论如何,先要想办法把江山守住。

孙权自然也明白孙策的意思,所以他上台后,并不急于四处征伐,而是努力搞好内部关系,最终使得东吴内部团结一致,四方太平。

不过,这样一来,孙权也就失去扩大疆域最好的时机。在这个时间段里,曹操实现了北方的统一,而且还率领大军南下。虽然后来经过赤壁大战,曹操败北。但是曹操也只是军事上的一次失利,赤壁大战并没有改变北方的形势,内部依然是相当稳定的。而一场赤壁大战,让刘备获得了最大的红利,夺益州,取汉中,在西边成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

也就是说,当三国形成的时候,孙权就和历史上的那些江南政权一样,彻底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了。而无论是曹操去世,还是刘备去世,都没有改变这样一种态势。因此,孙权是不可能征伐做大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12月的时候去南京钟山玩耍,从明孝陵往南看到一个叫东吴大帝的纪念馆,我媳妇当时就愣了,问我这也太夸张了吧!哪有叫大帝的皇帝!

其实我是能够理解他的,孙权的这个“大”的谥号,犹如神来之笔,可以与秦始皇的“始”,刘邦的“高”等字相提并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孙权的谥号,也是历史上唯一谥号为“大”的皇帝。

孙权何德何能,竟然让曹操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谥号中的“大”,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大小的大,就像谥号中的“高”,也不是高低的高,按照苏洵后来的解释,人们给孙权上这个谥号,是因为孙权能够遵循上天的准则,效仿尧的做法,是极高的评价。

我们知道,谥号通常都是皇帝去世后,群臣上谥的,从汉朝到三国,还算客观公正,可见大家对孙权的功绩还是比较满意的。

除了群臣谥号的评价外,我们看到《三国志》中记载,曹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是一个比较喜欢点评当世人物的一个人,不管是吕布、袁绍、袁术、公孙瓒,他都认为是垃圾,在他的世界观里面,只承认两个人比较厉害,一个是刘备,一个孙权。

孙策死的时候,虽然给孙权留下了江东故地,但是整体来说还是一个烂摊子,当时庐江太守李术对于年纪轻轻的孙权并不服气,于是串通庐陵太守通敌,企图夺取孙权手中的权力,不仅如此,豫章、会稽等地也有人趁机谋反叛乱。

这对年纪轻轻的孙权来说是一次很大的考验,但是孙权面对这严峻的形式也并没有手足无措,他任用自己手下信得过的将领,率领军队,先是消灭了李术叛乱的队伍,收编战俘三万余人,紧接着又扫平各处的叛乱,孙权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与谋略迅速稳定了局面,紧接着孙权受东汉朝廷的册封,驻守吴郡一带,掌管江东事务,最终收复了江东地区。

在孙权的一生当中,遭遇关键性的战役有两次,一次是与刘备联合抗拒曹操的赤壁之战,另一次是与刘备的夷陵之战,尤其是赤壁之战,更是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

当时,曹操带兵南下,刘备都不敌曹操大军,落荒而逃,孙权接到曹操书信,看见曹操要取东吴的狂妄之言也很是气愤。但曹操势大,两军交战,孙权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东吴内部就分裂出了主战、主和两派。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张昭不仅是东吴的老臣了,而且还是孙权的老师,这也使得孙权左右为难,但在周瑜的劝说之下,孙权还是决定与曹操一决雌雄。

在赤壁之战中,主将周瑜打黄盖这一计采取火攻使得曹军大败,损失惨重,不得不带兵回撤北方。赤壁一战的胜利,使得孙权名声和实力大涨,为后来的登基称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曹操曾再次率领大军南下,依然被孙权挡住。

也正是在这次战役中,曹操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在曹操、刘备死后对北伐心态变化的三个时期

公元221年,刘备为了报关羽之仇,举兵伐吴,孙权让陆逊前去应对,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次年刘备病逝。

比较巧合的是,曹操也在公元220年去世,曹操与刘备是东汉末期经过群雄争霸而角逐出来的大咖,如今都已去世,而孙权当时正好四十多岁,大好时光,为何没有趁机统一中国呢?

其实,在曹操和刘备相继去世后,孙权的心态应该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公元222年到公元229年孙权受封吴王这个阶段

孙权积极与曹魏作战,在这一时期,年仅四十多岁的孙权,还是有着一定的野心的,在与蜀汉达成谅解后,积极与曹魏进行拉锯战,在公元228年的石亭之战中,东吴更是战俘魏军一万余人,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为次年孙权称帝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时期,从公元229年到公元241年从孙权称帝到太子孙登去世这个阶段

在孙权登基之后,心态发生了变化,当时的孙权应该是好大喜功,有点膨胀的,甚至还与割据辽东的公孙渊一块夹击曹魏政权,但是最后没有成功,此后,孙权也发动几次对魏国的进攻,但是都无功而返,可以说这个阶段,孙权也是有一同天下的野心的。

第三个时期,是从公元241年从太子孙登去世,到他自己去世的晚期执政阶段

由于之前,三国格局已经形成,谁也无法彻底打败谁,孙权也淡化了对曹魏的进攻,在这段时间,孙权却在选择太子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他的长子孙登虽然待人宽和、在政事方面也很有才能,但可惜英年早逝,于是孙权就将自己十分宠爱的第三子孙和立为太子。

然而孙权的第四子鲁王孙霸对于太子之位也是虎视眈眈,朝中大臣也是分成了两派,一派追随太子孙和,一派追随鲁王。

在赤乌十三年的时候,孙权突然废了孙和的太子之位,又将鲁王孙霸赐死,并改立孙亮为太子。都说虎毒不食子,孙权这一波操作可真是拿自己的亲生儿子做筹码,给孙亮铺路啊!帝王心术,深不可测啊!

当然,除了对皇位继承人的选拔之外,孙权也积极加强对东南地区的开发。

在立孙亮为太子后的第二年,孙权在祭祀之后得了风疾,身体每况愈下,最终因病驾崩,享年七十一岁。这在三国的历史中也算是一位很长寿的皇帝了。

史论纵横说:

也就是说,在曹操和刘备相继过世之后,孙权也曾一度想要击败曹魏政权,奈何实力有限,随着三国鼎立局势的确立,以及自己登上皇位,对曹魏政权的攻势也就放缓了,到太子孙登去世后,孙权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对内统治上,更无力北上。

岁月是一把杀猪刀,年少意气风发,也难逃老来糊涂的悲凉!


史论纵横


曹操死于公元220,公元223刘备也死了。这时孙权可以西征蜀汉或者北伐魏国。但孙权却没有这个做,不是孙权不想做而是不能这样做。

曹操的死对魏国影响并不是非常大,曹丕接过王位后得到中原士族的支持进位为帝。北方也并没有大的运乱。而蜀汉公元223年刘备死了,南中诸郡皆反。这也许是东吴西征蜀汉最好的时机,但此时魏国正要打的。东吴忙着抵御曹魏,那有功夫西征蜀汉。



东吴为啥不西征蜀汉,北伐曹魏原因:

东吴跟蜀汉、曹魏都闹翻了

公元219年东吴偷袭荆州,公元221年刘备伐吴。孙权马上向曹魏称臣。公元222年九月曹魏伐吴,孙权马上向刘备求和。东吴不怕曹魏来攻,也不怕蜀汉来攻。怕的是曹魏和蜀汉一起来打他。

据三国志注江表传:往年孤以玄德方向西鄙,故先命陆逊选众以待之。闻北部分,欲以助孤,孤内嫌其有挟,若不受其拜,是相折辱而趣其速发,便当与西俱至,二处受敌,於孤为剧,故自抑按,就其封王。

公元222年九月曹魏伐吴,十月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刘备当时给陆逊写信:贼人(魏军)已到江陵,朕也要再次东行。将军你看行不?

蜀汉来伐,东吴称臣于曹魏。曹魏来伐,求和于蜀汉。跟蜀汉曹魏都打过后。跟蜀汉:已深引咎,求复旧好。跟曹魏:求自改厉,然犹与魏文帝相往来。蜀汉曹魏来打东吴,击退后却说都是我东吴的错。



蜀汉东吴重新联盟,两家一起打曹魏:

公元223年阿斗继位,诸葛亮派邓芝使吴。邓芝先说了蜀汉东吴联盟的好处: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邓芝最后讲:大王今若委质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孙权沉默了很久,你讲的对呀。这个理由说服了孙权。孙权想跟蜀汉恢复联盟,也知道只有跟蜀汉联盟才能抗日曹魏。

蜀汉跟东吴纸面上瓜分曹魏,并约定: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各守分土,无相侵犯。

孙权还问邓芝如果灭魏后,我们两家分治天下多好。邓芝讲天无二日,到那时战争才开始。孙权大笑,你说的真直。

蜀汉东吴重新联盟后,孙权就开始准备北伐了。



公元227年—248年东吴一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规模有大有小。孙权亲自参与的就有五次。东吴的北伐并没有达成目标,多是无功而返。

其原因:1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告知蜀汉希望并尊二帝。蜀汉上下认为断交。诸葛亮讲: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馀而利不取也。就是说东吴跟蜀汉联盟是为了更好的鼎立,并不会跟蜀汉一起全力北伐。因为孙权实力不够,才依靠长江自保。孙权无法越过长江北上,就像曹魏无法渡过汉水进攻我们一样,并非实力有余,而是不愿意承担沉重的代价。(曹魏要伐蜀时,群臣都反对。理由是道路艰难代价太大。不如保境安民)

2长江既挡住了魏国也挡住了东吴。魏国不能灭吴就是因为没有强大的水师。东吴不能越过长江也是太依赖水师,没有强大的骑兵。就如德国在保持一支强大陆军的同时,再想打造一支不弱于英国的海军就非常难。

3孙权根本不信江东士族,只是利用而已。或者说江东士族也不愿意去北伐。东吴北伐的将领朱然、全琮、诸葛瑾、诸葛瞻、步骘等无一是江东人。陆逊虽然参与了四五次,但大多是配角。而且只要是有陆逊参与的,孙权必然亲统大军。公元241年诸葛瑾、诸葛恪、全琮、朱然率军北伐。当时有官员向孙权建议1联系蜀汉一起北伐2让朱然、诸葛瑾部归陆逊指挥,进攻襄阳。3朱桓率军围寿春4陛下您率军攻淮阳、历青、徐。这样魏国四面受敌,就会分别派援军。只要有一处胜利,魏国军心必乱。这样我们就能趁胜进攻中原。孙权不同意。


小鸿哥


吴大帝孙权作为一代雄主,在三国领袖中是最长寿的。曹操死于公元220年,刘备死于公元223年,曹丕死于公元226年,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曹睿死于公元239年,而孙权一直到公元252年才去世。

孙权熬死了曹操祖孙三代,也熬死了刘备诸葛亮,却没有能一统天下,的确让人感到有些奇怪。毕竟在人们心目中,孙权是可以与曹操刘备相提并论的英雄人物,曹操也非常欣赏孙权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证明在曹操心目中,孙权的政治军事才能应该强于曹操的儿子曹丕等人。


孙权没有能一统天下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战略决策的重大失误。

众所周知,三国中曹魏占据三分之二的天下,实力明显强于蜀汉与孙吴,孙权的正确战略应该是坚决联合蜀汉打击曹魏。

在刘备汉中大战斩杀夏侯渊击败曹操,关羽北伐水淹七军活捉于禁斩杀庞德的大好形势下。孙权却缺乏战略眼光做出了亲者痛仇者快的重大失误。

孙权在一举打垮曹魏的最关键时刻,利令智昏,做出了背叛孙刘联盟,派吕蒙陆逊等偷袭荆州杀害关羽的致命失误,这致命失误等于是帮助了三国中最强的曹魏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而孙刘联盟夷陵大战进一步自相残杀,实力受到极大地削弱,曹魏对蜀汉孙吴的实力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加强。

如果孙权不破坏偷袭荆州杀害关羽,孙刘联盟北伐曹魏的成功可能性很大。刘备从汉中,关羽从荆州,孙权从江淮三路北伐,给曹魏巨大打击甚至消灭曹魏都有可能。

只要孙刘联盟齐心协力北伐曹魏,打垮甚至消灭曹魏,孙权一统天下的机会就非常大了。

如果争夺天下的只剩下孙刘两家,在刘备诸葛亮死后,号称扶不起的阿斗的蜀汉皇帝刘禅完全不是一代雄主孙权的对手,孙权消灭蜀汉一统天下水到渠成。

孙权破坏孙刘联盟的结果就是为了避免被刘曹两面夹击而自毁形象,不惜向曹操曹丕甚至曹睿俯首称臣,一直到石亭大战陆逊大胜曹魏名将曹休,斩杀魏军一万多人,孙权才摆脱曹魏正式称帝。

正因为孙权夺取荆州杀害关羽急功近利的一念之差,使孙权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可能。

以后的十几年,尽管孙权与陆逊这对明君名将仍然在为一统天下而努力,却事倍功半杯水车薪,自始至终无法给强大的曹魏致命打击,不得不接受三国鼎立的命运。


厚德载物49847


曹操和刘备死后,孙权确实是想一统中国的,但是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吴国不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

统一天下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是很难得。孙权的实力远不如曹操,曹操的雄心壮志加上雄厚的实力尚且不能横扫天下,何况孙权呢。

孙权吞并不了蜀国

夷陵之战之后,刘备集团大伤元气,虽然孙权险胜,但是孙权集团也是伤筋动骨,可以孙权集团虽然比蜀国要厉害一点,但是蜀国也是丝毫不畏惧孙权的,两家是谁也不服谁,同时谁也吃不掉谁。

刘备死后,在诸葛亮的经营一下蜀国也是迅速恢复了元气,此时的蜀国易守难攻,孙权想要拿下蜀国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时孙权集团北方一直驻扎着魏国的几路兵马,让孙权根本不敢跟蜀国动武,不然就是魏蜀分吴了,东吴被迫只能和蜀国重归于好,共抗曹魏。


孙权实力不如魏国,伐魏无功

孙权在夷陵之战刚刚大获全胜不久,曹丕便率领几路大军伐吴,孙权只得被迫应战。魏国的实力明显要优于吴国,所以吴国能够自保已属不易。而此时蜀国如果趁机对吴国动武,孙权就很危险了。所以说此时的孙权能够自保就不错了,更别提统一天下了。

曹丕死后,孙权本是看不上曹睿的,于是联合蜀国共同伐魏,结果魏国力压吴蜀两国,孙权此时清晰的意识到魏国太强大了,伐魏根本没有任何的胜算。

曹睿在抵御吴蜀两国的进攻之后便开始休养生息,增强实力。所以吴国和魏国的实力越拉越大,孙权不得已只能放弃一统天下的念头!



孙权只能偏安一隅

孙权吞蜀不可行,伐魏又不具备实力,所以吴国最好的选择就是偏安一隅,守好保护已经守住的地盘,想要再开疆拓土已经毫无希望。

所以即便是曹操和刘备都死了,孙权依然不具备实力统一,他只能偏安一隅!


唐朝的长老


其实和孙权的性格有关——简单说就是孙权进取心不强

孙策在死前的话准确说明了孙策和孙权二人的不同: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三国志》关于孙策、孙权二人性格的记录:

孙策: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孙权:

“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

可以看出:孙策:爱笑对人,说话幽默,注重形象,为人阔达,容易接纳意见,善于用人;

孙权:恢弘开朗,形象仁义,擅长决策,讲究义气。

陈寿对孙策、孙权二人的评价有额可以看出二人的不同:

孙策:

“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

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孙策的进取之心。

孙权: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

翻版勾践跃然纸上,并无进取之心。

孙权对时势判断的失误:

1、拒绝周瑜提出的将刘备、关羽、张飞隔离安置的关键,让刘关张三人得以振兴。

“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如果将关羽和张飞调离刘备,刘备即便有荆州,不得不依靠东吴。

2、拒绝鲁肃攻打黄祖、刘表而称帝的榻上计。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应该是在孙权即位的200年左右向孙权提议的。从鲁肃的“北方诚多务”来看,应该是在曹操基本一统北方的官渡之战前:董承密谋刺杀曹操、曹操击败刘备的徐州之战、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关羽斩杀颜良。

鲁肃的计策很简单:趁北方曹操、刘备、袁绍混战未分胜负之际,尽快攻占黄祖、刘表的地盘,割据长江以南。

如果孙权当时采纳鲁肃的计策,根本就不会发生日后的赤壁之战。因为曹操一统北方时,东吴也一统长江以南了,根本容不下刘备建立自己基地的空间。三国回变成南北朝。

综述

孙策和孙权,刘备和诸葛亮,都是一样的搭配:开创能力的国家+守成的谋主。

孙策和刘备一样,都是善于用人。刘备有关羽、张飞的死忠,孙策有周瑜的至交。刘备投靠刘璋而夺取蜀中,孙策投靠袁术而夺取江东。

孙权崇尚计策,擅长决策,但并无魄力:没有采纳周瑜分治刘关张的建议,导致刘备实力不受损;没有采纳鲁肃在北方未统一时一统长江以南建议,给了刘备以荆州夺取蜀中的操作空间。

诸葛亮同样是计策能力强,但军事魄力不强:魏延提出效仿韩信出陈仓故事而夺取关中,因为诸葛亮缺乏魄力而破产;在第一次北伐形势大好时,低估了曹魏援军速度,没有采取步步为营夺取陇西,导致街亭之战的失败;在临死时计划安排存在重大纰漏——没有告知国君刘禅和蜀汉主持大臣蒋琬等人,导致蜀汉君臣在发生争议时,不知道谁才是诸葛亮真正遗命之人。

孙策不选择和自己性格类似且受江东大族张昭支持的三弟孙翊,而是选择守成的孙权,如同刘备选择诸葛亮一样。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从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开始算起,一直到孙权病死为止。他在二十九的时间里面,先后熬死了曹丕、诸葛亮、蒋琬、司马懿等与他同辈的当世之英杰,也熬死了曹叡和公孙渊这些比他晚一辈的人。说他是三国时期第一能熬,实质名归。

但是在这二十九年中。孙权却几乎没有什么作为,这与他早期的锐意进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很难理解。这里就对孙权在曹操和刘备死后,他的所做所为,以及他的心里想法做一个陈述总结。说说孙权晚年的那点事。

公元219年,孙权干了一件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大事——偷袭荆州。

这是他一辈子干的最成功的一件事,也是他一辈子干的最失败的一件事。

说他成功,是因为孙权在多次谋求淮南合肥失利后,他的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曹魏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东吴不应该跟曹魏死磕了,而是拿下荆州,徐图自保。于是,在此之后,他派兵偷袭荆州,重锤了刘备的上升势头。并且他不再以谋求曹魏的土地为自己的第一诉求,而是以劫掠人口、财货为主要目标,力图缩小自己与曹操的差距。

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孙权很成功。因为东吴的地盘和人口都扩大了一倍,而刘备对东吴的压力也锐减。

但是,让孙权没想到的是。曹魏方面对刘备根本看不上。之前关羽在荆州时,魏国还派重兵防着关羽。等于关羽替孙权分担了一部分的压力。然而当关羽被孙权杀死后,魏国的压力就全部压倒东吴身上了。

夷陵大战之后,曹丕以孙权对自己不恭敬为借口,迅速调集了曹仁、张辽、张郃、曹真和曹休等一干曹魏大将征讨东吴。这一战下来,曹魏和东吴都是精锐尽出,动用的总兵力比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要多。双方大战六个月,最终以曹魏退兵收场。

这一战,曹魏用事实证明了一件事:虽然是三足鼎立,但是魏国对蜀汉没兴趣。曹丕的眼里只有孙权这一个对手。如果蜀汉忍着不出兵,孙权只能自己单挑曹魏。

孙权瞬间傻眼了……



因此在公元223年,也就是刘备病死白帝城的那一年。孙权在打退曹魏的入侵后,他迅速与蜀汉复通了关系。双方缔结同盟,关系恢复到了吕蒙偷袭荆州之前。在此之后,一直到蜀汉灭亡前夕,孙权都没有再动过蜀汉的心思。

也就是说,不是他没想过灭蜀,而是他不敢灭蜀。他怕自己灭蜀时,曹丕会揍他。

既然攻蜀已经不可能了,孙权就只能把目光投在曹魏的身上。但是孙权打不赢曹丕,他之前已经吃过几次大亏。如果没有刘备帮他分担压力,他根本不敢挑衅魏国。

所以,孙权也就只能放弃扩张的想法。专心处理东吴的内部问题。

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两方面。

第一,孙权自己的名分问题;

第二,东吴内部的叛乱势力;

所谓名分,就是孙权当时对自己的定位。曹丕和刘禅都是皇帝,只有他是吴王。而他的吴王还是曹丕封的,也就是说,东吴名义上是曹魏的藩属国。但是公元222年时,东吴已经与曹魏翻脸,这个藩属地位已经名存实亡了。所以孙权需要自己给自己找名分。也就是像刘备那样,自己给自己编一个称帝的理由。否则他就天然的比魏、蜀矮三分。

而东吴的不安定因素,指得是东吴内部的士族问题和反对孙权的叛乱分子。这些人的力量太强大,孙权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他需要时间来消化新占领的荆州和交州,也需要时间缓和自己与士族的关系,更需要时间去消灭江东的山越人。

于是这么一拖,孙权也就有五年时间没有对外发动大规模的扩张。



到了公元228年,孙权见时机成熟,便来了一把大的。他授意周鲂诈降,引诱魏军进入他在石亭设好的伏击圈。这一战,即历史上的石亭之战,也叫“周鲂断发赚曹休”。

当时的魏国扬州都督曹休中计,率兵深入吴国境内。吴军九万,魏军十万,结果魏军被东吴打的屁滚尿流,连曹休的老命都差点丢了。所幸是后来魏军的增援赶到,魏军才没有被吴军全歼。

诸葛亮在听说孙权主动出击后,也迅速调了三万蜀军,以强行军的速度,在一月之内北上陈仓,攻打陈仓关,减轻孙权的压力(第二次北伐)。然而东吴接下来的行为却让诸葛亮失望了。孙权见魏军增援后,立即下令退兵。让诸葛亮空欢喜了一场。

一年后,孙权凭借石亭大战的威望,在建业称帝。(这是他发动石亭大战的原因)

在此之后,东吴与曹魏又有四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一直到公元233年,诸葛亮决定第五次北伐魏国时(也是最后一次),孙权才再次出兵。这一次是诸葛亮挑的头,孙权认为诸葛亮的建议可行,便积极响应了蜀汉的行动。

结果,诸葛亮在渭水河畔被司马懿熬死。孙权在前期风风火火了一把,后期见战局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他就赶紧退兵了。

而他这次退兵,他把脸都丢光了。

当时,魏明帝曹叡对大臣说:这次蜀吴来犯我大魏,诸葛亮才是胜败的关键,渭水一战只许胜,不许败!我不管司马懿怎么打,哪怕是丢人现眼也无所谓,只要能打退诸葛亮即可。否则大魏的西部危矣。而孙权那个鼠辈,只要我亲自带兵去讨伐,孙权胆小鬼肯定要跑路。因为我已经看穿他的尿性了。

然而,曹叡居然还是高看了孙权。他本以为自己到前线后,孙权就会跑。结果,魏军主力离前线还有数百里时,孙权听说曹叡亲征,连照面都不敢打,直接就望风跑路了。

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三国志·魏明帝本纪》

这就是孙权的德性,也难怪曹叡会笑他胆小如鼠。



可能有人会问,孙权与曹丕同辈,他被曹叡这个晚辈小儿这么欺负,他就能甘心?

答案是:孙权他不忍气吞声能怎么办?自己造的孽,只能自己还。

三足鼎立的局势早已稳定,蜀汉不能打,魏国又不打蜀汉。东吴就那么大,他的实力只有魏国的一半。实力悬殊太大,他确实是打不赢。

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派卫温和诸葛直带一万士兵去台湾抢人口,可带回来的蛮夷还没有损失的人多,气得孙权把卫温、诸葛直给砍了。

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向辽东霸主公孙渊暗送秋波,派了一万士兵去辽东帮助公孙渊。结果使者被公孙渊斩杀,一万兵也被缴械。差点把孙权气疯了,急得他要千里奔海去征讨辽东。

扩充不了实力,孙权也没有办法。先前他与曹操打过多次,也与张辽、满宠这些魏国的大将打过多次。每一次他都打不赢,失败的教训太多了。他只能忍。



后来,诸葛亮病死。蜀汉方面的新任总经理蒋琬联络孙权,希望联合北伐。结果孙权还瞧不上蒋琬,不愿意搭理他。对合作北伐的提议一拖再拖。

再后来,辽东霸主公孙渊被司马懿斩杀,东吴彻底失去了从东北购买战马的可能。也失去了一个盟友。此时的孙权,只剩蜀汉这一个独苗伙伴了。

他瞧不起蜀汉,又没有任何的盟友,只能就这么忍气吞声,不再对曹魏动武了。

外事诸多不利,家里又祸事连连。

孙权六十岁时,太子孙登去世。孙权立了新太子孙和,但他又宠爱鲁王孙霸,导致东吴内部二宫之争。没过多久,亲密战友诸葛瑾也去世了。孙权脑神经抽疯,开始与天斗与地斗,与吴国全国斗!

为了避免自己死后士族擅权,孙权在太子孙登病死三年后,派人去骂陆逊,骂的陆逊最后忧愤而死。

又过了五年,孙权脑子又开始抽疯。他先是废了太子孙和,接着又赐死鲁王孙霸。改立年仅七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


到他六十九岁时,他把巨能熬的司马懿也熬死了,成为汉末三国的那批群雄中,仅剩的一个独苗。但是这时孙权也已经中风,离咽气也不远了。

公元252年,孙权七十岁。驾崩。

纵观孙权这一生,他的辉煌是偷袭荆州,他的上升转折点也是偷袭荆州。当刘备被他砍掉左膀右臂之后,蜀汉就残废了。没有蜀汉的从旁牵制,光靠孙权自己的能力,他根本就撼动不了曹魏的霸主地位。

一个连合肥都打不下来的人,还能对他抱有过多的期望么?



不过,东吴的外战不利,也不能都赖到孙权一个人的头上。当时是士族社会,是一个需要九品中正制的时代。蜀汉和东吴却都不搞这一套。这就导致了吴蜀两国很严重的国内矛盾。很多的蜀人和吴人,成天都在散布亡国论,盼望“魏国鬼子”来“解放”自己。

这三天两头的有人造谣,搞得人心惶惶,仗还怎么打?

后来的人就对当时东吴军队有过评价:吴军不是没有战斗力,但就是没有凝聚力。东吴的豪族对开疆扩土的积极性不高,不想陪孙权去伐魏,削弱自己的力量。这个问题反过来想,也证明吴军是一支守土责任感很强的军队,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够坚决的抵御侵犯之敌。

也就是说,东吴军队在保家卫国这方面表现的很出色。但是开疆扩土时,就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了。

孙权他在位时,凭借他的威望,还能处理好东吴的三大派系的关系(淮泗将领、流亡北士和江东士族)。让东吴政权在曹魏的压力下,苟延残喘。

但是,东吴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弥合的矛盾。这样,也就不可能给孙权有作为的条件和空间了。

所以,为什么孙权在刘备和曹操去世后,毫无作为呢?归根到底来说,就是当时的东吴政权不支持孙权的锐意进取。英雄人物,并不是能改变历史轨迹的人,因为历史的大方向,不是一个人无法改变的。这一点,不仅仅是针对孙权一个人,同样也适用在刘备和曹操身上。

并且,孙权也算不上是一个能打仗的人。不说跟曹操和刘备比,他跟同辈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也有差距。孙权他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在确立天下三分后,他对开疆扩土也保留了很大的克制性。


Mer86


可以直截了当的说:实力不允许。

东吴号称水师天下无敌。确实,从孙策开始,东吴的水师一直显有对手,除了荆州的黄祖,还真想不起来谁能和东吴水师一决雌雄。

可是,水师毕竟是水师,离开河流,他们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魏国号称步骑天下无敌,特别是在广阔的平原,魏国的虎豹骑可以说纵横天下。蜀国多山,地形崎岖,曾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吴国要想入侵魏国蜀国,首先要放弃自己的优势,从新操练步兵,而用新兵面对蜀国魏国的百战之师,会有胜算吗?

再说骑兵。要知道,当时想组建成建制的骑兵军,是有多难吗?主要的难点是没有马匹。为什么曹操的虎豹骑可以纵横天下?不就是因为他掌控着当时战马产地吗?三国时期,马匹主要有三种,其一:乌桓马。这种马属于中体型马种,产地在幽州、并州一带。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就是采用的这种马。其二,匈奴马。该马属于大型马,原产地在西域的大宛、夏月一带,也就是今天阿拉伯马的祖先。汉武帝后,由西域引进该马种,普遍产地在凉州一带,所谓“西凉铁骑”,用的就是这种马。其三,南马。这种马生活在三国南方,在荆州、益州巴郡等地都有分布。身材矮小,不适合作为战马使用,但吃苦耐劳,很适合作为后勤的驮马使用。而幽州,并州,凉州,都在曹操的治下,所以曹魏对战马的产出有着严格的控制,除了供给自己的骑兵外,严格控制战马外流。

这也是为什么三国鼎立时,为什么没有描述蜀国和吴国有骑兵军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会六出祁山的原因:就是为了能控制陇右(陇右也是重要的马匹产出地之一),有了战马,就有和曹魏一争天下的资本。

即便孙权有时间有足够的人口供他操练步兵,但在绝对兵种优势的骑兵面前,多少步兵都不够屠戮的。

所以,孙权除了沿江自守之外,真的没有什么资本敢跨江争天下。

另外,除了军事上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经济。打仗就是烧钱,在冷兵器时代,打仗就是打人口战。而曹魏治下的人口,一直是三国中最多的(黄河流域更适合耕种生活),几乎占了三国总人口的70%左右。而孙权治下的扬州,交州和荆州部分,除了荆州外,扬州和交州在当时依然算是未开发的区域,地广人稀。所以孙权没有人啊。

兵种没有优势,人口又不多,能够倚仗长江天险,生存这么多年,已经实属不易了。


始终先生


孙权军事能力不强,而且东吴国力也不强。

孙策不是说过孙权的能力重在守护江山,打江山不是他擅长的,那段话是“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事实也差不多。军事上,孙十万拿得出手的战绩几乎全是防守战,赤壁和夷陵,一场防曹操,一场防刘备,多亏将领周瑜和陆逊。通过这两场战斗看出孙权是真的是举贤任能。

自己亲自指挥的,最著名的要属合肥之战了,差点被张辽活捉。

可能有人说孙权军事上夺了荆州,活捉了关羽,这么大的战绩,怎么不说。不是不说,而是这个过程,是对盟友下手,不怎么光彩,说好的联手抗衡曹操,背后对着盟友就是一刀。虽然斗争中为了利益尔虞我诈很正常,但还是很不光彩。

最后要说的是东吴的国力,比不过北方。要不然也不会联手蜀汉共同抗击曹魏。

想先灭蜀汉,也没那军事实力。理由魏国都拖了几十年才灭蜀汉。

归根结底一句话:有才华,别人也不差啊。想统一,实力不允许啊。活得久,哪成想晚年糊涂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