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西漢帝國第一批封侯彙總之十大功侯入選原因簡析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有云: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如上誓詞,即為西漢帝國開國之後,漢太祖高皇帝劉邦進行封侯之時對各功侯所言之語:

縱然黃河之水如細帶,泰山之高為平地,你們的封地也將永遠流傳,惠及你們的子孫後代。

顯然,這番話只是明面上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們能夠封侯,以及能夠享受多久的功侯之利,不在於劉邦的這番話上,而在於他們自身所建立的功業以及他們各自附屬的勢力之上。

按照《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中的記載,自大漢建國後,到漢十二年高皇帝劉邦平定英布為止,天下所封功侯總計一百四十三人:

八載而天下乃平,始論功而定封。訖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

然,這一百四十三位功侯,卻並不是同時所封,而是分批次和時間的。

就目前而言,筆者通過《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的記錄,只是摘選出了第一批被封侯的人員名單。

但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直到現在,筆者仍然無法找到相關記錄,能夠直接證明第一批封侯者就是那些人。而筆者現在唯一能做的參考,就是根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他們成為封侯的時間,由此,遂得出這批封侯的名單。

故而,關於這份名單的準確性,還有待後續完善。

而筆者選取的時間點,就是漢六年十二月甲申日。

這也是目前在那份功侯表中記錄最早的時間。換言之,正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大漢帝國遂開始正式分封功侯。

第一批封侯者,也就是全部記錄為這個時間點的,一共是十人,他們按照史書記錄順序分別是:

第一:平陽侯·曹參

以中涓從起沛,至霸上,侯。以將軍入漢,以左丞相出征齊、魏,以右丞相為平陽侯,萬六百戶。

第二:信武侯·靳歙

以中涓從起宛、朐,入漢以騎都尉定三秦,擊項羽,別定江陵,侯,五千三百戶。

第三:清陽侯·王吸

以中涓從起豐,至霸上,為騎郎將,入漢,以將軍擊項羽功,侯,三千一百戶。

第四:汝陰侯·夏侯嬰

以令史從降沛,為太僕,常奉車,為滕公,竟定天下,入漢中,全孝惠、魯元,侯,六千九百戶。常為太僕。

第五:陽陵侯·傅寬

以舍人從起橫陽,至霸上,為騎將,入漢,定三秦,屬淮陰,定齊為齊丞相,侯,二千六百戶。

第六:廣嚴侯·召歐

以中涓從起沛,至霸上,為連敖,入漢,以騎將定燕、趙,得將軍,侯,二千二百戶。

第七:廣平侯·薛歐

以舍人從起豐,至霸上,為郎中,入漢,以將軍擊項羽、鍾離眜功,侯,四千五百戶。

第八:博陽侯·陳濞

以舍人從起碭,以刺客將,入漢,以都尉擊項羽滎陽,絕甬道,擊殺追卒功,侯。

第九:曲逆侯·陳平

以故楚都尉,漢王二年初從修武,為都尉,遷為護軍中尉;出六奇計,定天下,侯,五千戶。

第十:堂邑侯·陳嬰

以自定東陽,為將,屬項梁,為楚柱國。四歲,項羽死,屬漢,定豫章、浙江都浙自立為王壯息,侯,千八百戶。


以上這十人,筆者按照他們各自的歸屬,重新又列了一遍:

高祖所屬(六人):

曹參;夏侯嬰。(沛縣子弟)

靳歙;召歐;陳濞。(外縣其他將領)

陳平。(隱秘戰線)

太上皇及豐縣子弟所屬(兩人):

王吸;薛歐。

大將軍韓信所屬(一人):

傅寬。

西楚降將所屬(一人):

陳嬰。


按照上面的列表,就差不多可以解釋漢初第一次封侯之時的基本局勢了。

漢初封侯,決然不可能是嚴格按照功績大小來進行分封的。同時,還需要注意一點的是,那麼多的功臣,也絕對不可能是同時進行分封的,由此,其產生的問題就會非常之多。

譬如,誰該封多?誰改封少?誰該先封?誰又該後封?

很顯然,上述十個人作為第一批封侯之人,他們的多少便幾乎是代表了漢初封侯的基本情況。

也就是說,後面封侯之人,便是以他們這十個人作為參照,並按照各自的功績大小和歸屬情況,對號入座。

當然,這是比較好的一方面,不好的一方面就是,如果分封不公平,或者分封不對等,那就很容易會引起下面的不滿和牴觸,如此,便極其容易生變,畢竟,人不患窮只患不均 。

而對於漢初的那個特殊時期來說,一旦生變,就是誰也無法估計的禍勢,故而這也是當時漢庭決然不能允許的。

由此,劉邦首先對這十個人進行分封,便是一定程度上在表明自己的態度,或者說是在表明漢庭的態度,即,有功者,必賞,大家切勿急躁。


對此,從這十個人中,我們就可以簡單的推出劉邦通過這十個人所要表達的態度:

曹參為第一,封賞萬六百戶,便是劉邦首先對於最忠誠自己的沛縣子弟的一個交代。說白了,對於那些手握重兵和要職的沛縣子弟,劉邦如此封賞曹參和夏侯嬰二人,就是要告訴他們,沛縣子弟必然是未來封侯的重要對象,而且一定會重賞。事實上這十個人中,也就數這曹參和夏侯嬰這二位沛縣子弟封賞的最多。如此,穩住了沛縣子弟,就相當於是穩住了漢庭的根基。

靳歙為第二,是因為他代表著一些從各地投奔劉邦而來的將軍。這些人,或許不是劉邦的從龍之臣,但是這些人在那八年裡,同樣向劉邦證明了他們的能力和忠誠。故而,封賞靳歙,便是在向那些人做一個交代,即,他們同樣是未來封侯的主要對象。而穩住了這些人,無疑也就基本穩住了漢軍主力。所以,連同靳歙在內,還包括了召歐和陳濞二人。

王吸為第三,則是因為他代表著豐縣子弟。雖然說,因為當年豐縣兵變之事,劉邦始終無法釋懷,但是,自從豐縣和解之後,豐縣子弟便是劉邦麾下幾乎堪比沛縣子弟的重要組成部分。故而,便以王吸和薛歐二人,作為豐縣子弟第一批封侯的代表。

傅寬為第五,則是因為他代表著大將軍韓信那一派系的人員。楚漢時期,這些人離開劉邦身邊,跟隨大將軍韓信作戰,論戰績,論功勞,這些人都是漢初功臣中的佼佼者。然而,最大的問題就是,因為一直跟著大將軍韓信,所以他們這群人便自然和劉邦的關係就疏遠了,由此,他們必然會擔心劉邦不願給他們封侯。故而劉邦便以曾經做過大將軍韓信副手,並在大將軍韓信成為齊王后,擔任齊國丞相的傅寬作為第一批封侯的代表,以安撫這些沙場宿將。但是很顯然,劉邦對這些人的封賞,從對傅寬這裡就能看出,僅僅只有兩千六百戶,相比夏侯嬰那種只是一直跟在劉邦身邊就能封賞將近七千戶的人來說,劉邦對他們確實壓的有點低。

陳平為第九,則是因為他雖然是劉邦的直屬部下,但是他代表的卻是漢軍中的另外一支力量,也就是漢軍中那支負責在隱秘戰線對楚的將領們。自從漢三年陳平提出反間計以來,這些人便加入進去,不斷對楚進行間諜作戰。在此期間,他們不但對西楚內部造成了重大破壞,還讓西楚君臣不和,同時再加上一些情報的及時傳遞,也讓他們在間接上策應了漢軍在正面戰場上的行動。總之,他們那些人的功績真的很大。故而,封賞陳平,也是在向那些人做個交代,他們那些人雖然做的事不能明示天下,可漢庭卻會永遠記住他們的功績,並且也都會一一封賞的。而陳平的五千戶,也代表了劉邦的態度,對於那些人,劉邦也會一一重賞的。

陳嬰排在最後,就是因為他代表著西楚大批投降漢軍的降將們。這些人曾經有的是西楚的王族,有的則是西楚政權的重要官員,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故而,分封陳嬰,也是在對他們做一個說明,封侯是肯定會封的,但是,不會很多,畢竟如陳嬰這般這麼積極的,也不過是一千八百戶。


總結:

基本上,劉邦做出的這些安排,也都基本符合當時的局勢。

如最根本的沛縣子弟和豐縣子弟則是主要安撫的人員,所以,他們在整個功侯分封裡面佔比也是最多的,封賞也是最大的。同時,如其他歸順的將領,以及參與密戰的那些重要人員們,他們代表著劉邦打下這個天下的左右手,故而也需要通過多人代表和重賞來加以安撫。另外需要加上去的,便是當時影響天下局勢的兩大派系,大將軍韓信勢力和西楚降將勢力,這兩股勢力,一個強,一個弱,但都和漢庭中央有著隔閡,所以,必要的封賞是需要的,而必要的打壓和提醒,也是當然的,所以,才各選了一個人作為代表,但封賞卻並不多,以示警戒。

如此,正是通過對這十個人的安排,以及通過他們所樹立的榜樣,才為漢庭接下來進行真正大規模的封侯打下了基礎。

另外,有一點需要說明的就是,這批封侯中,也還是有幾大派系是沒有被選入作為代表的。諸如呂氏派系的那些功臣和原屬於各地諸侯王麾下的那些功臣們,便沒有代表進入。筆者只能說,前者呂氏派系的那些人可能和沛縣子弟夾雜在一起,所以筆者沒有準確區分到;而後者嘛,畢竟人員有限,而且這些人也並不是非常重要的,說白了,他們的影響力有限,就算第一批封侯中沒有被選入,也翻不了天。

綜上所述,這就是大漢帝國開國第一批封侯的始末,關係錯綜複雜而又多變,如此,某種程度上,我們也能從中間接看出漢高祖劉邦的用人手腕和佈局能力。

應該說,漢初封侯的規模和範圍,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也是極為困難的,為何?就是因為封侯數量越多,其牽扯到的派系關係就越錯綜複雜,當然也就越容易出現問題。然而,漢高祖劉邦卻能從中準確的抓取到重點,該重賞的重賞,該打壓的打壓,該放棄的就放棄。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高祖用人之道,實乃天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