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听】我们离个性化的店招店牌还有多远?

马路上的店招店牌,很多时候不仅能传递店家的经营特色,更凝结着一个区域的风土人情和市井之美。可也就是这小小的一块招牌,最近却屡屡成为大家吐槽对象,有的地方为了所谓的统一标准,结果招牌的背景、色调、字体全都“一模一样”,甚至画风清奇,抹杀了小店本有的“烟火气”。如何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既尊重商家个性,又让街区焕发活力,上海电台记者昨天走街串巷,寻找答案。请听报道: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比如说这条路以车子开为主的,那我们就干净一点,如果是商业街人走的,就应该个性化强一点。”

记者眼前这位侃侃而谈,对设计颇有心得的采访对象,可不是什么设计师,他是奉贤区城管执法局法制科科长姚雪峰。老姚指着环城东路两侧沿街商户说,他们正在这里试点先统一店招背景,再上门提供免费图文设计,既要安全也要个性。

“你看,装潢、配件、门窗,这种业态花哨是不适合他的。第一条我们就是简单、干净、适度变化,后面几条路当中我们逐步地增加一点元素。”

近两年,奉贤区启动美丽街区创建,各种粗放且不安全的店招店牌成了拆违重点,去年拆除的就有1万多块。可画布涂白后,画什么上去?老姚说,他们一边根据管理规定制定标准,一边和设计团队优化方案。

“我跟他们说,你是要像画清明上河图一样设计的,不是一家一家整体美感没有了,所以我们经常请了市里专家培训,然后每个方案都要看。”

可要绘制一幅能让大家都满意的《清明上河图》,真不容易!在公司入选设计单位名录后,做了多年设计的吴清不由感慨,看似简单的店招店牌,不仅要在法规和整体规划里“带着镣铐跳舞”,还要平衡各方审美,甚至得锻炼自己的小心脏,承受舆论压力。

“跟以前来说,程序上面增加了很多的复杂性,商户的要求、美学评定、专家组的评审相结合。修改的稿子,那真是呵呵,反反复复非常多了。”

试点的效果如何?记者走进另一条马路,作为青溪古镇的主干道,南奉公路两侧的店招店牌统一采用了白墙黛瓦的设计,每家店铺的字体和图案各有特点。

居民:“这个招牌它不是千篇一律的,还是蛮有特色的。这个瓦啦什么的(以前)都没有的。”

记者:“就是把门头改掉了。”

居民:“对,门面装修出来了。”

区别于奉贤区由政府主导,对店招店牌“求大同存小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的尝试更大胆,以南昌路试点,交由商户自治会制定导则,其中仅对店招店牌的色彩、尺寸和高低作出大致规定,参与导则制定的同济大学研究生郝梦琪介绍说:

“他可能会想要把自己的店牌做得大一点,可是这样的话可能会影响二楼的居民;他会想要把店招出挑的长度长一点,这样会影响行人,对于这方面我们是有一些具体的规定的。”

同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朱伟珏教授,是南昌路自治会会长。在她眼里,这条优雅的上海小马路,两边梧桐树参天,里弄和洋房并存,时尚店铺与小笼生煎共处,看似不搭却又异常融洽。如何符合规范又彰显个性,她特别提到了日本街头,抬头可见的霓虹招牌和摆在地上的巨大灯箱,其实都不是凭空而来,先由城市规划定下主基调,然后明确技术规格要求,再由商家自由发挥。她希望,政府部门能克制住“行政冲动”:

“你在南昌路这个地方,你就不能用什么大红的原色。像麦当劳进入日本了,你必须在我这儿把红色饱和度往下降,它还是红色,但它饱和度一降就完全不一样了,就这种方面制约它就可以。”

【听】我们离个性化的店招店牌还有多远?

(南昌路)

意外之喜,才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可真要达到这样美好的初衷,政府部门是否真敢放手?商户又是否愿意?记者问一位在南昌路经营了30多年果汁店的老板:你肯花多少钱在店招店牌上?

“我们这个店可能比较简单,差不多万把块钱吧。我倒是喜欢素一点的,不喜欢太花哨的感觉。”

正是为了推动导则更有操作性,让更多人接受,昨天下午,瑞金二路街道社区治理平台还专门召开了一场讨论会,征求各方意见,进一步细化导则。也许过程还有曲折,但瑞金二路街道主任米文蕾说,他们愿意搭建这样的平台,用社会共治来给南昌路的店招店牌涂上色彩。

“我们其实目标是一个目标的,最终是为了让商家是规范的,然后在这条路上是有色彩的,这条路上是有温暖的。我们所有的都是为了南昌路的优雅,为了南昌路的温暖然后去努力的。”

》》》记者手记:《上海的店招店铺理应更美!》

【听】我们离个性化的店招店牌还有多远?

在南桥镇环城东路采访时,看着一整排的青灰色店招底座,我也曾满心疑问,在“千篇一律”的吐槽声中,政府部门为什么还要出手,规划店招店牌?奉贤城管部门也有无奈,区城管执法局局长陶清说,因为在整治中几乎没有一块安全合规的店招。大多小商户对设计店招也不积极,有的大海报一贴了事,这才有了统一规划的后话。但统一的只是背景色,他们仍然在每家店铺的图文上努力有差别,努力满足大家对个性化的要求。

可真要做到店招店铺的百花齐放,真的远非一朝一夕。因为即使像瑞金二路街道这样,交由社会组织制定导则,南昌路的店招店铺就能争奇斗艳吗?毕竟不是每家店铺的设计和审美都能别出心裁。

有人说,一块独特的店招能让一个人爱上一家店、一条街、一座城市。小小一块店招,折射的还有政府与市场、与受众之间的定位与就位。好在,我们在这两个地方寻找的答案里,看到了各方人士的努力和行动,看到他们共同的目标——上海的店招店铺理应更美!

【听】我们离个性化的店招店牌还有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