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聽】我們離個性化的店招店牌還有多遠?

馬路上的店招店牌,很多時候不僅能傳遞店家的經營特色,更凝結著一個區域的風土人情和市井之美。可也就是這小小的一塊招牌,最近卻屢屢成為大家吐槽對象,有的地方為了所謂的統一標準,結果招牌的背景、色調、字體全都“一模一樣”,甚至畫風清奇,抹殺了小店本有的“煙火氣”。如何在守住安全底線的基礎上,既尊重商家個性,又讓街區煥發活力,上海電臺記者昨天走街串巷,尋找答案。請聽報道: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比如說這條路以車子開為主的,那我們就乾淨一點,如果是商業街人走的,就應該個性化強一點。”

記者眼前這位侃侃而談,對設計頗有心得的採訪對象,可不是什麼設計師,他是奉賢區城管執法局法制科科長姚雪峰。老姚指著環城東路兩側沿街商戶說,他們正在這裡試點先統一店招背景,再上門提供免費圖文設計,既要安全也要個性。

“你看,裝潢、配件、門窗,這種業態花哨是不適合他的。第一條我們就是簡單、乾淨、適度變化,後面幾條路當中我們逐步地增加一點元素。”

近兩年,奉賢區啟動美麗街區創建,各種粗放且不安全的店招店牌成了拆違重點,去年拆除的就有1萬多塊。可畫布塗白後,畫什麼上去?老姚說,他們一邊根據管理規定製定標準,一邊和設計團隊優化方案。

“我跟他們說,你是要像畫清明上河圖一樣設計的,不是一家一家整體美感沒有了,所以我們經常請了市裡專家培訓,然後每個方案都要看。”

可要繪製一幅能讓大家都滿意的《清明上河圖》,真不容易!在公司入選設計單位名錄後,做了多年設計的吳清不由感慨,看似簡單的店招店牌,不僅要在法規和整體規劃裡“帶著鐐銬跳舞”,還要平衡各方審美,甚至得鍛鍊自己的小心臟,承受輿論壓力。

“跟以前來說,程序上面增加了很多的複雜性,商戶的要求、美學評定、專家組的評審相結合。修改的稿子,那真是呵呵,反反覆覆非常多了。”

試點的效果如何?記者走進另一條馬路,作為青溪古鎮的主幹道,南奉公路兩側的店招店牌統一採用了白牆黛瓦的設計,每家店鋪的字體和圖案各有特點。

居民:“這個招牌它不是千篇一律的,還是蠻有特色的。這個瓦啦什麼的(以前)都沒有的。”

記者:“就是把門頭改掉了。”

居民:“對,門面裝修出來了。”

區別於奉賢區由政府主導,對店招店牌“求大同存小異”,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的嘗試更大膽,以南昌路試點,交由商戶自治會制定導則,其中僅對店招店牌的色彩、尺寸和高低作出大致規定,參與導則制定的同濟大學研究生郝夢琪介紹說:

“他可能會想要把自己的店牌做得大一點,可是這樣的話可能會影響二樓的居民;他會想要把店招出挑的長度長一點,這樣會影響行人,對於這方面我們是有一些具體的規定的。”

同濟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朱偉珏教授,是南昌路自治會會長。在她眼裡,這條優雅的上海小馬路,兩邊梧桐樹參天,里弄和洋房並存,時尚店鋪與小籠生煎共處,看似不搭卻又異常融洽。如何符合規範又彰顯個性,她特別提到了日本街頭,抬頭可見的霓虹招牌和擺在地上的巨大燈箱,其實都不是憑空而來,先由城市規劃定下主基調,然後明確技術規格要求,再由商家自由發揮。她希望,政府部門能剋制住“行政衝動”:

“你在南昌路這個地方,你就不能用什麼大紅的原色。像麥當勞進入日本了,你必須在我這兒把紅色飽和度往下降,它還是紅色,但它飽和度一降就完全不一樣了,就這種方面制約它就可以。”

【听】我们离个性化的店招店牌还有多远?

(南昌路)

意外之喜,才是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可真要達到這樣美好的初衷,政府部門是否真敢放手?商戶又是否願意?記者問一位在南昌路經營了30多年果汁店的老闆:你肯花多少錢在店招店牌上?

“我們這個店可能比較簡單,差不多萬把塊錢吧。我倒是喜歡素一點的,不喜歡太花哨的感覺。”

正是為了推動導則更有操作性,讓更多人接受,昨天下午,瑞金二路街道社區治理平臺還專門召開了一場討論會,徵求各方意見,進一步細化導則。也許過程還有曲折,但瑞金二路街道主任米文蕾說,他們願意搭建這樣的平臺,用社會共治來給南昌路的店招店牌塗上色彩。

“我們其實目標是一個目標的,最終是為了讓商家是規範的,然後在這條路上是有色彩的,這條路上是有溫暖的。我們所有的都是為了南昌路的優雅,為了南昌路的溫暖然後去努力的。”

》》》記者手記:《上海的店招店鋪理應更美!》

【听】我们离个性化的店招店牌还有多远?

在南橋鎮環城東路採訪時,看著一整排的青灰色店招底座,我也曾滿心疑問,在“千篇一律”的吐槽聲中,政府部門為什麼還要出手,規劃店招店牌?奉賢城管部門也有無奈,區城管執法局局長陶清說,因為在整治中幾乎沒有一塊安全合規的店招。大多小商戶對設計店招也不積極,有的大海報一貼了事,這才有了統一規劃的後話。但統一的只是背景色,他們仍然在每家店鋪的圖文上努力有差別,努力滿足大家對個性化的要求。

可真要做到店招店鋪的百花齊放,真的遠非一朝一夕。因為即使像瑞金二路街道這樣,交由社會組織制定導則,南昌路的店招店鋪就能爭奇鬥豔嗎?畢竟不是每家店鋪的設計和審美都能別出心裁。

有人說,一塊獨特的店招能讓一個人愛上一家店、一條街、一座城市。小小一塊店招,折射的還有政府與市場、與受眾之間的定位與就位。好在,我們在這兩個地方尋找的答案裡,看到了各方人士的努力和行動,看到他們共同的目標——上海的店招店鋪理應更美!

【听】我们离个性化的店招店牌还有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