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道德經》中“見素抱樸”如何理解?

戀想家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見素抱樸”,說到底就是一句話:抓住本質!

這是最“素樸”的解釋,以前無月也在別的問答和文章中說過,老子和別的聖人思想家們,他們歸根結底都是在研究這個世界的本質,明白了本質,人就能無往而不勝。

這只是總結得來的話,聖人要教化萬民,就會對簡單的道理進行解釋,將道理攤開來說。

所以,我們接下來回到“見素抱樸”這句話的原文,來進行一番探討。

絕聖棄知,而民利百倍;絕仁棄義,而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這段話是老子關於治國的言論。有不少朋友不理解老子,說老子的思想是“消極避世”的思想,其實不然。老子如果消極避世,就不會談治國,談教化民眾了。一個要避世的人,還管那些勞什子做什麼呢?對吧。

上文是什麼意思呢?

“絕聖棄知,而民利百倍”

“聖”和“知”不都是褒義詞嗎?為什麼要絕棄呢?老子說過“不尚賢,使民不爭”,意思就是不要去推崇所謂的“賢能”,這樣人民就不會去追求功名利祿。

此處的意思亦是相近:杜絕所謂的“聖賢”,拋棄所謂的“聰明”,對屬於人民的利益就能多出百倍。

“絕仁棄義,而民復孝慈”

杜絕所謂的“仁愛”,拋棄所謂的“禮義”,沒有這些所謂的“說教”,人民會更懂得孝順慈愛。要注意,此處的“復”,不是恢復的意思,而是更加,增多的意思。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老子說過“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說的是不要去重視,推崇那些難得的奇珍異寶,人民便不會去做盜賊了。這裡的意思依然相近:斷絕和放棄對奇技異巧,珍稀財寶的追求,世上便沒有了盜賊。

“此三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

所謂的“聖知”、“仁義”、“巧利”這三樣,都是人為的裝飾(即是虛偽),不可以用來教化民眾,因此要讓他們的思想有所歸屬。

其實這句話非常的關鍵,堪稱是整段話的點睛之處,一語道破,世上所謂的“聖賢智士”、“仁義之士”“稀世珍寶”,都是虛無偽飾,卻誤導了民眾,將人民引上了歧路。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讓人們只看到事物原始狀態,以保持人們樸素無華的天性;讓人們減少利己的私心,以削弱人們對巧利的慾望;放棄欺人的仁愛禮義的說教,那麼就沒有什麼擾患了。

綜合全文來看,老子就是告訴人們放棄那些沽名釣譽、追名逐利的虛偽想法,要看到事物的原始狀態,保持樸素天性,人也能少卻很多不必要的煩惱,反而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和快樂。

有空多讀讀《道德經》,就會發現老子的思想真的很玄妙。老子不會告訴人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也不會說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更不會說怎樣的人是有功,怎樣的人是有罪。老子只和讀者探討何為“道”,探討世界的本質,琢磨人的天性,這就是老子主張的“行不言之教”。

老子正是這樣一個人,他看事物貫徹本質,好比他留下的《道德經》,寥寥千字,卻道盡人間本質。

他不去說教,不會將自己的理念強行灌輸給他人。他的思想看似樸素無華,但其實卻最為珍貴,最為玄妙。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見素抱樸這句話出於《道德經》第十九章,整個內容如下:絕聖棄知,而民利百倍。絕仁棄義,而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這個章節前面一段老子講的是他對治國理政的看法,末三句說的是他對為政者個人修身養性的見解。用現在的話逐句翻譯如下:

第一句:聖是聖人,棄知的知是知識智慧的意思,這裡又引申為手段和有為之作。第一句就是說治國理政不要給老百姓樹立一個聖人標杆、放棄使用手段和那些刻意而為的政策,那麼老百姓就會得到百倍的好處。

第二句:為政者不要刻意宣揚你對老百姓的仁和義,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那麼老百姓感受到了自然會懂得孝敬長輩慈愛親朋。

第三句:為政者不收集機巧寶貝的事物做到大公無私,那麼盜賊一定會消失。

第四句:說了這三樣,其實文字語言還沒法說盡,還有好些類似這方面的物慾與私慾,正因為這樣,為政者還是對某些事物心有所屬特別愛好。

最後一段是因為老子對前面他所說的內容感覺還意猶未盡,所以老子來了個總結:見素抱樸就是說要過簡約的生活。放下私心、少些慾望的追求。老子生活在東周春秋時期,那個時代,學問沒有今天這樣豐富,日常都是使用竹簡為書。即便在國家圖書館裡,裡面的書籍也是以國家大事的記錄為主,學問主要圍繞國政來展開。老子作為圖書館長,這類書籍看得多了,加上他已悟透天道與人道,自然對這類學問不以為然,所以他說不接觸這些學問書籍,心中自然清靜無煩惱。

從這一章節內容來看,老子還是一貫站在道法自然的立場,主張治國理政少些機巧手段、自然而然如春風化雨、執政者自己追求生活簡約、大公無私、寡慾不用智計,則民眾安樂、盜賊不生、天下無事;為政者也就沒有相應的煩惱。


道隱紅塵


《道德經》中“見素抱樸”怎麼理解?就來解釋一下吧!

“見素抱樸”是老子《道德經》書中的做人處事的道德言論,其實也是為之道!


“見素抱樸”這一為人處世之道言論,是與“道”和“德”緊密連糸在一起,是不能分開的,它的內函包括三個法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這就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歸納成“三寶”。

一,“慈”表現在對人及生命的關愛之心,悲憫之情。“慈”就是愛的體現。“慈”還表現一種母性之愛,是慈母對孩兒的愛。而且具有老子說的“慈故能勇”的愛,就是遇到危險人和事,會奮不顧身去保護,充滿大無畏精神的愛!

二,“儉”表現在節儉,樸儉,樸實,也是為人的基本原則,告訴人們愛惜精神智慧,要剋制自已的私慾,不要為滿足自已的慾望而浪費財物,耗費精力。當然也不是禁止私慾,而是反對過分沉浸於私慾之中,不得自拔!


三,“不敢於天下先”這是教導我們為人處世不要處處爭先,要退後,謙虛,忍讓,居下,不爭,一句話就是不要出風頭。偉大領袖毛澤東也有一句經典語錄“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就是這個道理,謙虛,退讓才能成為眾人尊重,信服,遵從之人!

可見,老子倡導這“三寶”做人做事作用很大,是為人處世的根夲,如果拋棄它,是非常危險的。

綜上所述,“見素抱樸”就是以上解述的為人處世“三寶”,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之“道”,為人之道,謀事之道,養生之道,用好這個“道”終生受益!


劉夢輝1445414400581


見素抱樸分別在兩本道家經典中出現過,一是道德經第十九章,另一是南華真經。若將這個四字詞語分拆開來的各字解釋是,見:呈現、推尚。素:沒有染色的絲綢。抱:保持、堅持。樸:沒有經過雕琢的木頭。這個是用於比喻詞語,意思是:堅守保持著原有的自然本色的意思。

這裡老子與莊子同為道家大腕,但在這個的義釋上還是有少許區別的,老子的這句詞語的上下聯繫是: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考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而莊子是:周之所自處,清欲無為,而其所非棄者,又皆見推禮法敗壞之自,而歸諸見素抱樸之域。

很容易看出,老子的著眼點更接近於社會,強調心身的見素抱樸,而莊子則更強調心靈的見素抱樸吧。


洪範書齋


看起來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聯繫到治國安邦的大事,原來"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慾”是聖人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

《老子》中說的“見素抱樸”,老子《道德經》有註解:“見:現,呈現,推出。素:沒有染色的生絲。這裡比喻品質純潔、高尚的聖人。樸:沒有加工的原木。這裡比喻合乎自然法則的社會法律。”。主張推選品格純潔、高尚,做人腳踏實地,不刻意雕琢的來治理國家!

“見素抱樸”的思想給現代人帶來很多啟發,當人人對任何事不投機取巧,拋棄自私自利的貪圖之心,便不會有作奸犯科的盜竊案件發生,即所謂的“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所以見素抱樸涉及的是聖人超凡脫俗的生命情操,一切都渾然天成,沒有後天人工的刻意造作,不以聖人形象而自我標榜,不以修行來彰顯品格,只要老老實實、循規蹈矩做人,那便是真修道。

曾國藩的為人處世堪稱境界高超,不但嚴以律己,而且常教育家人,“福不可享盡,勢不可使盡”。他推崇“花未全開月未圓”的狀態,並堅定不移地作為惜福保泰之法,自己在生活中也常存履冰惴惴之心,處處謹言慎行,他是體悟到了“見素抱樸”的真諦


希望星晨58298869


直接說答案。

“見素抱樸”的意思是,迴歸自然的本性,抱道不離。

這裡的“素”,指的是自然的本性,是生命體在母體懷抱的最初,帶來的天然的狀態。

《莊子·外篇·馬蹄》中說:“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慾,是謂素樸。”

這裡的無慾,並不是說把慾望排遣掉,而是在領會到“無”,體驗到宇宙開始之前,未始有物的狀態,也就“道”。

“見素抱樸”強調的,還是聖王治理天下需要“合道”而為。

《道德經》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這一章闡明瞭要想挽回天下無道的局面,就要絕棄一切世間的偽詐智巧,要做到“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從而使得天下復歸於道,百姓復歸於樸。


平凡2850


這句話在通行本《道德經》第十九章

在《帛書老子》、《郭店楚簡老子》出土之前,王弼標註的通行本《道德經》是我們認識《老子》的唯一文本,但是,《郭》、《帛》出土以後,以及有了甲骨文的解讀,讓我們終於可以更為接近認識真正的《老子》。

經過研究,我們發現「見素抱樸」所在的章節,《郭店楚簡老子》的文本更接近於《老子》的本意。

我們先來說一下,這一章的總體內容

從軒轅黃帝開始,中華原生文化的主要內容就是【重疊結構世界】,以及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人如何進行【心智系統轉換】。

老子的《五千言》講的也是【重疊結構世界】、【心智系統轉換】。

「見素抱樸」所在的《道德經》第十九章,也就是《郭店楚簡老子》的第一章,講的是,普通人學習【心智系統轉換】需要做的兩方面準備。這兩方面包括了外在認知方法的改變,內在心理認識的要求。

第一方面,外在的認知方法的改變

這就是“絕智棄辯……絕巧棄利、……絕偽棄詐……”,這裡的“絕”與“棄”不是同義字,“絕”字字義來自甲骨文的字義,是對關係梳理(連接、切斷)的意思。

“絕X”的意思是要發揮人的第一套心智系統中深度思考的作用。“棄X”的意思是要拋棄第一套心智系統中的應激反應。請看下圖:

用道家的語言來說,在人的第一套心智系統中,有兩層意識,欲神意識與識神意識,平時都是欲神意識做主導的。

而心智系統轉換,最終是要元神意識重新起主導作用,所以,老子在這章中提出了,強化識神意識、弱化欲神意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最終練習強化元神意識做好準備。

第二方面是內在的心理認識的改變

欲神意識的作用是非常強大的,單純從認知方法的角度去改變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內在的心理認識的準備。

這就是這章後半段【視索保樸、少私須欲】,這其中的視、索、保、須都是甲骨文的字義,很明顯王弼那個時代的文人已經不瞭解甲骨文的字義了,於是就翻譯成了【見素抱樸】,其他幾個字改了以後意思差不多,但是,這個【索】字改了以後,意思就完全變了,也就是說【索】字是不能改成【素】字。

上圖第二個字,是甲骨文【索】字,是兩隻手在搓繩子的象形,如果練習過【心智系統轉換】就能明白老子為什麼要用這個【索】字了。

繩子在搓的過程中,兩股細繩相互之間一直在“向內收”,向內收以後就成了一根更粗的繩子。老子就是用【索】來表示意識的“向內收”的意思。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配合之前的認知方式的改變,幫助強化識神意識弱化欲神意識,最終為了強化元神意識打好基礎。

【保樸】就是抱朴,意思是恢復第一套心智系統的初始狀態。

更多【心智系統轉換】的內容請閱讀心智玩家頭條號的文章,用甲骨文字義解讀》《道德經》正在連載中。

歡迎關注心智玩家,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還原中華源頭文化、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心智玩家


謝謝!感謝有這樣一個機會在這裡做一點分享與交流。

1、直接進入主題,想要理解“見素抱樸”,先從“見”字開始。

“見”就是呈現出來,不是我看見它,是它自己呈現出來,也指見地、思想、觀念;

“素”就是本色,原色,即顏色單純、純潔、乾淨、不華麗等;

“樸”就是未加工的、未經雕刻的、質地優良的木材。

總結一句話就是:把自己的本色很自然地呈現出來,不要有任何的裝飾,一切都來自天成,沒有後天人工的刻意造作。

2、我之前在南方生活過一段時間,南方產椰子,當椰子成熟時從樹上將其砍下來,可直接打開就喝,或者稍微加工一下再喝,很多人可能第一次喝不習慣,覺得一定要摻雜一些別的材料才好喝,但是這樣就會失去原汁原味,只有天然的才是最健康的。這就是要保持本色。

3、很多人喜歡喝茶,這是一個好習慣。但是我們去買茶葉時,發現有很多的包裝,甚至包裝了一層有一層,這是一種過分的包裝,甚至有商家摻雜次品茶葉來欺騙顧客,這就更不好了,這已經遠離了“見素抱樸”的本意,相信這類商家的路子也一定不會多長。

4、玉不琢,不成器,相信每個人都會背,也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我們又是怎麼去做的呢?人的本性本來是很樸素的,很自然的,由於後天的種種教育,加上各種環境的影響,把自己圓滿的自然的人性給雕琢了,還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但是我想告訴你這反而破壞了原本的樸實,有時,人應該成為一塊決絕雕琢的“原木”,保留人性中單純、善良、樸實的東西,不要讓外在的雕飾破壞自然的本質。因此,人不要刻意雕琢自己本性的稜角,要保持住生命中最樸素的東西。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5、看看孔子又是怎麼看待的呢?在《論語》中說,“素”如一張白紙,毫不沾染任何顏色,人的思想觀念要隨時保持純淨無雜。也就是說我們心地胸襟應該隨時懷抱原始天然的樸素,以此態度來為人處世,只要擁有這種“見素抱樸”的修養,人生一世便是最大的幸福。

以上只是一點自己不成熟的淺見,歡迎大家多多留言,多多交流。

謝謝!


自由小小影


(參考):(道德經)是(老子)初悟醒的得道體會。叄悟老子道徳經可以對照自身的修悟是否達到同步和欠缺。老子成道以天地萬物靈醒一篇開言,可以體會到初悟醒萬物感言。老子道德經是純樸真成的實在話,只需言懂體會繼可同心感悟、以達到提升悟性。言語實誠,並非有太多奧妙,言熟可通懂。也是老子以自身悟道初醒悟語言誠。後幾篇是治世理政、通悟天道說人理,講世俗民眾之不明、不醒,以言醒開示道理。見素抱樸因為是通篇言道,不可斷章取義。很明白意思就是可仿僧眾道徒清心專一、虛心好問純樸。同時戒除世惑誘引,繼可提高絕學學問,學識無憂。……



青松66249


首先,個人理解哈:

見:發現,尋找;

素:本來,本質;

抱:接近,契合;

樸: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然後,合起來:尋找一切的本質,並使自己契合在“樸”的狀態。那麼,是不是就是說,在道德經的作者看來,“樸”就是人的本質在此方天地的本來狀態?是不是他發現了這種狀態對人有什麼好處,否則他為什麼要提倡這種狀態。話說,這個尋找一切本質裡,單說人的本質,是不是就是“真我”,再去契合“真我”的過程,是不是就是道家的“修真”?

最後,“見素抱樸”好像能和這句話對上了: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慾於世俗之間,無圭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另外,不得不承認,老子及其後的百家諸子時期,正是華夏文化思想爆發的年代,是不是因為那個年代受黃老思想影響,比如“樸”等等,就寫到這吧,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