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何进作为大将军手握禁军,又有谋臣猛将辅佐,为什么非要召外兵入京,最终酿成董卓之祸?

尤尼乌斯seven


何进虽出身屠户,但从来就不是昏庸之人,虽然何进能当官是因为他同父异母的妹妹能当上皇后,但何进能当上大将军,多半是靠自已的能力。

黄巾起义前夕,何进因为破获黄巾军张角手下马元义的密谋起义,而名声大振,将京城附近的黄巾起义扼杀于萌芽,并在朝廷中揪出黄巾内奸,十常侍中的封谞、徐奉,何进功不可没。



何进成为大将军后,能开府治事,因此广招天下人才,征辟入大将军府,这些人才有:袁绍、荀攸、陈琳、逢纪、鲍信、王匡、边让、刘表、孔融、王允、华歆、荀彧等等,良禽择木而栖,要是屠户何进是个愚蠢之人,这些鼎鼎大名的名士,为什么要跟着何进?要知道接收征辟,就表示从此以后就是何氏门生,是要为何进效忠的。

而何进召外军入京就出自这些名士幕僚,当然有人反对,如陈琳,有人支持,如袁绍,从当时的情况看,显然是大多数人都支持召外军入京,所以何进同意了这个建议,少数服从多数,何进没有错。



那么何进为什么要召外军入京呢?

这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先讲一下何进之前的大将军窦武的故事。

窦武是桓帝朝的外戚,灵帝朝的大将军,为人正直,素有德行。掌握京城南北军权,窦武与太傅陈蕃联合想诛杀宦官,因消息走漏,宦官与窦武两方率军对峙,当时窦武兵力强于宦官,两军阵前,宦官一番策反,窦武手下的士兵结果全散了,或逃走或投降宦官,最后窦武被逼自杀、陈蕃被俘后被杀害。



这位前朝大将军的结局深深的刺伤了何进,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何进于是不太相信京城的南北禁军,并因此作了一些安排。

何进派了五路人马去全国各地征地,分别是王匡、鲍信、张扬、张辽、毌丘毅,当年的刘备就跟着毌丘毅一起征兵。

同时征召入京的也不是董卓一支军队,还有丁原和桥瑁。



为什么何要召这么多军队入京?

因为何进这个大将军,名义上的全军总司令还要受西园八校尉中的上军校尉蹇硕节制,蹇硕是谁?宦官。说明了什么?说明皇帝不是太信任何进。

何进想铲除宦官,要怎么做?宦官世居京城,久在皇帝身边,背后又是皇权,大将军无论是名望、资源、权力,都不一定强过宦官。谁能保证何进手下士兵的绝对效忠?谁也不能。



这样看,何进又是四处征兵,又是征调外军入京,是不是合理多了。

而谁也没想到的是:何进还没准备好,就被宦官杀死。何进不死,有董卓什么事?董卓乱政,纯属意外。

而何进征召入京的三支军队,属董卓能力最强,在何进被杀,京城一片混乱后,董卓迅速进京控制形势,并杀了丁原、何苗,逼走袁绍、袁术,兼并何进、何苗、丁原的部属,成为京城洛阳独大的势力。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何进的妹妹是太后,作为国舅和大将军,皇帝又是个孩子和傀儡差不多。但是不要忘了,皇宫大内的禁军和几千宦官并不听他指挥。汉灵帝为了换太子专门设立的西园八校尉并不听命于何进。西园八校尉分别是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下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典军校尉议郎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右校尉淳于琼。诸校尉统于蹇硕。小黄门蹇硕总管各军,直接受命于皇帝。一时声势浩大,连何进亦要受其命令。各地的藩镇割据势力也不在朝廷控制。正所谓内忧外患。一个屠夫出身的大将军,肯定会被那些门阀世家大族瞧不起。另外太皇太后也喜欢刘协,刘辫的皇位并不是稳如泰山。如果何进派大军硬闯皇宫,几千个太监自然无法抵挡,一旦动乱皇帝和太后安危无法保证。十常侍死于非命不足挂齿,皇宫里面的嫔妃贵人们的贞洁就会被玷污,所以派大军剿灭不是稳妥的主意更何况十常侍已经表面上臣服,一届武夫肯定没有太监们的鬼点子多。错就错在何进觐见皇帝不带护卫,不带兵器,一个人功夫再高也敌不过几千人马,何进一旦被杀,整个朝廷就混乱不堪。何进一死,他的手下们把太监们杀得一干二净,但是皇帝被太监裹挟,差点饿死。调董卓进京更是混着,董卓进京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废刘辫立刘协,毒死何皇后,淫乱后宫。由此天下大乱,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长安城被焚毁,皇陵也被盗掘,百姓穷困潦倒,军阀混战不休。所以何进是天下大乱的导火索。东汉就此名存实亡。


如流水兮逝如风


大将军何进是少帝刘辩的母亲何太后的异母兄,与名为弟的何苗并无血缘关系,何苗本姓朱,是何太后的同母兄。应该是何太后之母舞阳君先嫁朱氏,生下朱苗,后改嫁何氏生下何太后,后来何太后得势,朱苗就如卫青改郑为卫故事,改何氏拉近距离。兄弟二人一为大将军一为车骑将军,确是权力极大。而诛十常侍需要借助外兵,却与兄妹三人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有关,意见不统一引进外人裁夺,玩死自己。


灵帝不喜欢皇后之子刘辩,喜欢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刘协,就是后来的献帝,临死前,把刘协托付给宦官、上军校尉蹇硕,蹇硕想杀何进拥立刘协被反杀。刘辩被其他宦官和何进拥上皇位。(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有了这一层关系,又是近侍能说体己话,何太后很看重宦官们。而外戚与宦官、士大夫的对立在东汉由来已久,对他们的态度是政治立场的试金石。何进也不敢例外,打算以蹇硕的事为由诛尽宦官,得到袁绍陈琳曹操等官员的赞同。便按正常程序走,把这个打算启奏临朝听政的何太后,却得不到同意,明正典刑之路走不通。


这时袁绍就跳了出来,说杀宦官的事他们已经知道,而中常侍又接近皇帝,今日没有杀成,后患无穷,既然太后不同意,咱们就召外兵入朝清君侧。(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说到底还是不敢违旨当无视皇家的权臣。陈琳说不可,迟早反生祸患。曹操则说,宦官之祸源于皇帝,找个罪名把首恶抓了,让狱卒在牢里解决掉就行,不用大费周章。宦官知形势不好,一朝天子一朝臣,便用重金贿赂何太后之母舞阳君和何苗,请他们代为美言,何太后保护宦官的心更坚定。

袁绍继续蛊惑,何进于是召本来奉旨调任已兵至河东的董卓,又召东郡太守桥瑁,派出王匡鲍信回乡募兵,又命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光照得城里通红,都说要诛杀宦官。以外力逼何太后就范。何太后还是不同意,何苗劝何进说,我们都是卑微出身,得宦官之力却能官居高位,国家大事不可意气而行,以免后悔。何进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继续排兵布阵,任命亲信袁绍王允等据守各处,袁绍借机假传何进的命令,加剧乱势,欲从中取利。(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事情越来越大,渐至不可控制,何太后也害怕起来,罢免所有小黄门,十常侍之首张让见形势不好,也伺机反扑,大打感情牌,一面向太后恳求,一面与宦官定计,利用何进入宫见太后的机会,杀了何进。点燃洛阳大乱的引子,之后就是袁绍诛宦官,宦官劫驾,董卓入京等事了。


南方鹏


因为彼时,何进出身低微,根基很浅,能权倾朝野全靠其妹妹何太后,所以说了算的人是其妹妹何太后。何进其人又优柔寡断“心胆失据”,何太后不同意何进铲除宦官时,何进错误估计了形势,何进才听袁绍建议,征召藩镇进京,为向何太后施加压力,达到铲除宦官的目的。


  • 屠夫到大将军

何进是屠夫出身,身份低微,皇室征选帝妃时,何进用金帛贿赂主管,其妹才被选入宫廷,很得汉灵帝的宠爱,不久就被遴选为贵人,公元180年又被立为皇后。显然何进由屠夫跻身大将军,全靠其妹妹何太后撑腰。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灵帝拜何进为大将军。其时,张角的别部马元义密谋在洛阳起兵,意图拿下京师,何进得知后,揭发并予以镇压,因此而被封为慎侯,这可以看作其权倾朝野的开端。

需要说明的是,何进能以外戚身份当上大将军,也全靠其妹,当时的何皇后。因为东汉旧制,外戚不得任大将军,“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到东汉中后期,外戚出任大将军,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太后出于临朝称制的需要,任命外戚为大将军,一是皇帝出于巩固皇权的需要,任命外戚为大将军,所以何进能当上大将军是与何皇后的支持分不开的。

  • 与宦官的第一次交锋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宦官蹇硕掌握禁军军权,受灵帝之托欲让刘协继皇位,但何进和官僚士大夫都主张长子刘辩即位,所谓立长不立庶。蹇硕一向忌惮何进,便想先发制人,诛杀何进,让刘协即位,但事情败露被何进知晓,何进赶紧抄近路赶回营中,带领军队驻扎在百郡邸,装病不出,蹇硕的计划没有得逞,刘辨继承皇位,何太后临朝。

此时何进第一次产生诛杀宦官的想法,蹇硕因生恐惧,就与中常侍赵忠、郭胜等商议,准备诛杀何进,但郭胜与何进是同乡将蹇硕与赵忠的计划告诉了何进,何进乘机令黄门令逮捕蹇硕,并予以诛杀,然后抢夺其所掌握的军队,从此禁军被何进牢牢控制。

  • 兄妹分歧,引狼入室

何进诛杀蹇硕后,启用的党人名士,极力主张诛除宦官,尤其以袁绍最为激进,何进采纳了袁绍全歼宦官的建议。一是想诛灭宦官立功立名,二是痛恨蹇硕对他的危害。可是,何太后并不同意。为什么何太后不同意呢?

何太后说:“中官统领禁省,自古及今,汉家故事,不可废也。且先帝新弃天下,我奈何楚楚与士人对共事乎?”即何太后认为宦官掌管皇宫的守卫,既是历史传统,不能废弃,另外她对士人很有成见,宁愿与宦官为伍。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何太后与宦官可以说患难与共,当年鸩杀刘协的生母王美人时,灵帝想废掉何皇后,宦官“涕泣解救,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才保住了何太后的皇后位置。后来何进家族依赖于同郡中常侍郭胜的帮助才得以得到皇帝宠幸,而且宦官经常贿赂何太后状告何进:“大将军专杀左右,擅权以弱社稷。”所以最后何太后与何进在是否诛杀宦官的问题产生了分歧。

袁绍了解形势后,再次向何进进言道,“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给何太后施加压力,何进应袁绍的建议就召董卓、丁原向洛阳进发。袁绍还骗称大将军下令逮捕宦官亲属,这样一来宦官又紧张起来,使得宦官与何进等人的斗争不可避免。

189年8月何进应诏进宫见何太后,在出内宫的途中,在嘉德殿被手持兵刃的张让、段珪等拦截,何进就被杀害,何进被杀后,袁绍等人勒兵捕诸宦,杀入宫内要将宦官杀个干净,宦官张让挟持着皇帝和陈留王刘协等逃出洛阳,后董卓领兵前来,救回皇帝,迎驾回宫,自此,东汉朝廷大权旁落,再无威信。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黑洞哥,拥有会计师、税务师、律师资格,闲暇之余写写字,如果文章还合您胃口,欢迎关注,欢迎置顶,欢迎转发,欢迎评论,进入我的主页还有更多以往的文章等着您。(每一条评论我都会尽量回复,每一个关注我都会尽量回关,鞠躬感谢!)


海豚老爹


简单点儿说:何进非要调外地的董卓率兵进京可不是只为除掉宦官集团“十常侍”,还需要董卓震慑京城!从十常侍手中夺来的权力可以尽归何进。不要忘了,何进是外戚出身,他的妹妹是汉少帝的母亲。东汉王朝不止一次上演过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争权夺利,每一次都少不了血淋淋的杀戮,要么外戚专权要么宦官专权,都不会舍得把权力分给朝臣集团。汉灵帝死后汉少帝继位,托孤大臣是大将军何进和太傅袁隗,袁隗有两个侄子袁绍和袁术,知道袁隗该有多深的根基多大的势力了吧?凭京城的力量除掉十常侍或许难度不大,袁绍等人也会支持效力的。接下来呢?新争到手权力利益该不该分给袁隗一份儿?何进是屠夫出身,袁家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何进镇得住以袁隗为首的朝臣集团吗?所以何进不采纳袁绍和曹操这些青年才俊的建议,非要掉董卓进京不可。董卓进京不仅是何进需要,袁隗也需要!何进被杀后,袁绍等人发难攻进了皇宫,一番杀戮后成功的清洗了十常侍集团,按说还没到京城的董卓可以不必进京了,可是董卓照常率军来京,还在京城外遇上了被十常侍裹挟出来的汉少帝和陈留王(汉献帝)。董卓是奉朝廷命令率军进京的,此时何进已死,十常侍完蛋了,此时谁能代表朝廷发号施令?只有太傅袁隗了,京城内原本有侄子袁绍,再号令董卓,袁隗完全可以大权独揽了,他才是最大的赢家。只是打错了如意算盘,董卓的野心大的可怕,袁隗和朝臣们无法控制局面了,最终酿成了董卓专权导致东汉名存实亡的泼天大祸


立志成虫


何进作为大将军,为什么非要召外兵入京,难道何进真的只是一个昏庸之辈?问题之中,其实缺少了一点,那就是召外兵入京,酿成董卓之祸的中间过程有一步是何进之死!何进召外兵进京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何进坚信自己能够掌控局势

正如题干中所说,何进是大将军,手握禁军,又有谋臣猛将辅佐!召外兵进京,也不过是为了稳定灵帝死后京城的局势,让世家大族宦官等不敢轻举妄动,并以此宣示自己对天下军权的掌控!但何进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外兵进京之前被杀!一次示威之举最后演变成了外兵之祸!也可以说是天意弄人。


何进需要外兵

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灵帝建西园八校,由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统领八校!这可以看成是灵帝削弱外戚之举。直到灵帝驾崩,京城之内其实存在俩股军事势力,分别代表外戚和宦官!何进只是掌控禁军,宦官的军事力量与何进不相上下,所以何进想要诛杀张让等人,需要一股外界的军事力量介入!

世家的怂恿

至于这一点,可能有点阴谋论了,各位看官看看就好!灵帝死后,京城内其实只有俩股军事势力外戚和宦官,但是朝堂之上却还存在这另一股势力,世家大族!但是世家大族在京城内缺少军队。所以需要一股外界力量,将水搅浑,当然最好是一股能被掌控的力量。史书上记载,何进之所以找外兵进京是袁绍极力怂恿的,只不过袁绍也没想到最后会便宜了董卓!

总之,最后造成董卓之祸,并不完全是因为何进召外兵入京,其中也是各有算盘,只不过最后死的死,跑的跑,再也没人能掌控住董卓!


枫叶0829


何进原本是个屠户,因他妹妹长的漂亮被选入宫中,受到汉灵帝的恩宠被封为贵人。从此他平步青云。汉灵帝死后,何进妹妹的儿子刘辩被立为帝,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这时的他权利可谓是权倾朝野。

那么何进要杀个宦官,为什么还要外地的军队入京呢?首先曹操说过何进并非想杀为首的几个,而是想把他们都杀了,而他又担心自己的实力不够,再有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及和他弟弟何苗多次接受各宦官的贿赂,知道何进要杀害他们,多次告诉何太后,要何太后保护他们。还说:“大将军擅杀左右亲信,专权以弱皇上。”这引起了太后的怀疑。所以何进征求太后意见时,何太后不同意说:“宦官统领禁省,自古到今,汉家老规矩,不可废。况且先帝刚逝世,我怎么堂而皇之与士人共事呢?”他弟弟何苗也说:“开始我们一路从南阳来,都因贫贱,依靠宫中获得贵富。国家的事,也不容易!倒了的水不可收回的,应当好好考虑,应与宫中保持友好。”再加上宦官在皇帝身边的人有的已几十年,封侯贵宠,内外勾结极为巩固。何进对他们也有很大顾及。所以何进这时采纳袁绍的建议召董卓入京壮大自己牵制皇权。宦官知道后很害怕,便提前在宫中埋伏好人手然后假称太后诏召何进进宫,把何进给杀了。何进死后董卓坐收渔人之利,掌控了朝中势力。

罗贯中有首写何进的诗“: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何进骄傲自大,盲目自信,听不进别人劝告,做事犹如寡断,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管仲8


上军校尉蹇硕,这个人看起来有些可有可无,所以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习惯性的忽略掉这个人的名字,但是事实上正是这个人造成了何竟做出此等愚蠢决定的原因之一。

大家都知道,皇帝最害怕的当然是外戚干政,你不说其他的西汉的时候,这种事情闹的还少吗?最著名的吕后,刘邦刚一死,吕后就跑出来闹腾了,所以说当时的汉灵帝也感觉自己死了以后很有可能会受到节制,(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就是自己的孩子母亲还在那里干着自己孩子的舅舅,又是当朝的大将军,那这个家究竟是姓刘的还是姓何的?我想大家总该去想一下的吧!

所以汉灵帝在死的时候选择册封上军校尉蹇硕,这个职务从哪里来的?大家都应该听说过一个官职名称,叫做八军典校尉,袁绍,淳于亮,曹操等等一批人,全都是担当过这个官职的,这个八军指的就是设置在首都洛阳附近的八个营,汉朝计量军队的一种方式,就是这个营,比如说,高顺的陷阵营,一个营大概是2000多人,这么算起来的话,洛阳附近的禁军人数大致为16000人左右。

这16000人全都是从天下九州挑选过来的精兵强将,在黄巾起义最危难的关头,正是这八军组建起了强悍的军队,率先开赴战场,负责镇压,负责都城方面的防务问题,也是这八军负责,也就是说洛阳的进军实际上指的就是这八军。

这就很尴尬了,我们看这个上军校尉蹇硕名称她叫上军,事实上已经证明这个人的地位能够节制其他的八军典校尉,也就是说何进如果想动用军队,就必须通过这个人的同意,这个人是谁?是一个宦官,你觉得这件事情还有出路吗?

是你可以动用进军,但是你动用了这支军队,势必会通知这个人,然后他裹挟着皇帝和宦官一起跑路,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号令天下之师勤王!你何进从一个清君侧的大臣立刻变成了一个叛国的罪臣!

所以杀死这些宦官动用了军队绝对不能够动用进军,别狐狸没抓着,反而惹了一身骚,这才是最要命的问题,所以何进只能够去邀请像西凉董卓,让他们过来直接负责这方面的事情,本质上来讲,董卓进京的时候只带了3000西凉兵,这点儿人数想想凭借着八军消灭他们那是绰绰有余的,就算是董卓想要花小心思,那人家进军手里的家伙也不是吃干饭的,算就没算到这些宦官做事情会这么的果断和决绝,造成整个中央王朝混乱不堪,董卓顺理成章的压制手底下的进军,然后一家独大。


漩涡鸣人yy


杀猪屠狗之辈能有什么道行?何进这种人若不依仗自己有个好妹妹,他最多是个城中大户。这种人一旦拥有大权,便不知道自己是老几,看不起人,一意孤行,而且充满自信,这种人在乱世之中最终结局一定很惨。若是他有袁绍、曹操级别的头脑,不但能避免诸侯混乱的局面,自己更可以挟天子令诸侯。而何进却偏偏引董卓入京,不但自己丢了性命,更酿成后来的祸端。


何进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不该诛杀十常侍,因为杀了十常侍对自己权利制衡非常不利。

宦官这种“怪物”虽然可恶,但是也可利用,何进就是不懂得利用他们,反倒是非常腻歪他们。曹操为其出谋划策,提出惩处为首之人,然后控制西园八校尉,利用宦官来对付官僚。但何进听不进去,反而嘲笑曹操是宦官之后。

十常侍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一定会作困兽斗,他们知道何进有几斤几两,因此不等何进出手先要其性命。

因此说何进一味叫嚣杀十常侍是犯了一个大错误,太过于急躁,而且不会利用手段。


第二个错误,即便要杀十常侍,就要讲究手段,而何进的手段不但不高明,反倒很糟糕。

杀十常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自己出手,利用手下人马直接诛杀十常侍,不用顾忌他人怎么想。而何进却偏偏害怕得罪自己的妹妹何皇后,兵权既然在自己手中,还左顾右盼个什么?

何进为了不得罪自己的妹妹,愣是想到让外臣入京的办法,因为担心宗亲(比如刘虞)进京对自己不利,他选择了董卓,他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董卓,愣是忘了董太后跟董卓的关系。

人这一辈子犯一次大错就足够恶心了,何进非要犯两次,这种人不死还等什么?


大狮


东汉这个王朝很有意思,虽然开国之君刘秀披荆斩棘,号称千古一帝,延续了大汉王朝200年。但从第三任皇帝汉章帝之后,东汉王朝就没再打气过精神。不但没有吸取西汉外戚专政导致灭亡的教训,反而在外戚专权的基础上又多了个宦官专政,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到了东汉末年,经历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王朝就已经日薄西山,亡国之兆已显露无疑,再加上何进和十常侍为了权力而相互厮杀,导致董卓入京,至此,东汉就名存实亡了。


而当时手握大权的何进为何一定要孤注一掷,非要招外兵入京消灭十常侍,难道就不能像曹操说的那样,派几个刀笔小吏不就轻松解决了吗?

首先,何进和十常侍的矛盾爆发点就在于皇位的继承问题上。何进支持亲外甥少帝刘辩,而十常侍则支持王美人所生的陈留王刘协。汉灵帝在位时就多次想废黜刘辩而改立刘协,但他还没腾出手来实施就一命呜呼了。

权力出现真空,无疑谁拥立的人继位称帝,那一方就有了拥戴之功,也将彻底掌控朝廷的大权。结果被何进捷足先登,刘辩继位后,何进做了大将军,总览天下兵马。

而在如何处理十常侍的问题上,何进本来态度挺坚决,那就是必须剿灭,不留活口。可他的妹妹何皇后是一个没有主见又耳朵根特别软的人,在听到十常侍的一番哭诉之后,她就对何进说放十常侍一条出路,这使得何进不敢强行绞杀,进退两难,这才有了后面的招外兵入京的计谋。

而事实上,何进也并非是一个一无是处的蠢蛋。他心里清楚,自己虽然掌握天下兵马,但京畿附近供自己支配的军队很少,更何况十常侍在宫中经营多年,掌管宫中禁军,实力差不了许多,贸然动手,自己也不一定能占到多大胜算。

而另一方面,何进还有他自己的小九九。何进由于是屠夫出身,在讲究门阀士族的东汉,这无疑是他政治上的短板。以袁绍为首的文人士大夫虽然表面听命与他,那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宦官集团。

在何进的内心中,对于自己的出身他是极其自卑的。一旦联合士族消灭了宦官,那功劳会被士族分去一大半,会导致士族的崛起,谁又能敢保证士族今后一定听命于自己?会不会消灭了豺狼,又养了恶虎?

所以他招董卓入京的本意是让董卓驻扎在洛阳城外,以起到震慑的作用,自己有了后盾就能放开手脚在宫中消灭十常侍,待到成功时,赏董卓两个跑路钱,乖乖的再把他打发回西凉,那时,全部的功劳都将是自己一人所有,在朝中的威望也将一骑绝尘。

可惜何进小看了十常侍,小看了董卓,偏偏高估了自己,还没开始,战斗就结束了,自己被十常侍砍了脑袋,导致士族和宦官火并,两败俱伤,结果董卓坐收渔利,捡了个大便宜,从此东汉王朝便万劫不复了。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