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逆行者”最後的朋友圈

“逆行者”最后的朋友圈

三中隊中隊長蔣飛飛的朋友圈停留在3月31日2時54分。

“逆行者”最后的朋友圈

四中隊中隊長張浩的朋友圈,背景是他和媳婦的婚紗照。

“逆行者”最后的朋友圈

3月28日的一次滅火任務中,王佛軍在朋友圈寫下“來,賭命”。

“逆行者”最后的朋友圈

2月28日的一次滅火中,代晉愷在朋友圈記錄戰友們奮戰火海的英姿。

“逆行者”最后的朋友圈

4月2日,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駐地,幾天前,27名消防隊員從這裡奔赴火場,再也沒有回來。他們實踐了辦公樓上那十六個大字“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涼山森林火災,27名森林消防人員、3名地方幹部群眾犧牲。

根據應急管理部公佈的犧牲消防員簡歷,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27人中,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三中隊、四中隊各有12人,大隊政治教導員、通信員、新聞報道員各1人。

他們平均年齡23歲。其中最年長的是大隊政治教導員趙萬昆,生於1980年,今年38歲;年齡最小的是大隊四中隊二班的消防員王佛軍,還未滿19歲。27名消防員平均入伍4.5年。

犧牲的3名地方幹部群眾為:木裡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楊達瓦、四川省林業第五築路工程處森林管護職工鄒平、雅礱江鎮立爾村立爾組撲火隊員捌斤。

新京報記者通過對家屬、戰友的採訪,在尊重家人意願的前提下,還原了部分犧牲消防英雄的生前事蹟。他們有各自的生活,有各自的理想,他們熱愛生活,依戀家人,但在火情面前,他們從不憚於做“逆行者”。

新郎沒來得及辦酒

蔣飛飛的最後一條朋友圈動態,停留在3月31日2時54分,他在朋友圈發了視頻,評論道:“前三天連打了兩場,回來衣服泡起還沒洗呢,又通知走了。”

姑父唐建平問他到哪裡去,作為三中隊中隊長的蔣飛飛回復:“到木裡縣”。4月1日,家人看到鋪天蓋地關於木裡森林火災的報道,忙給蔣飛飛打電話,卻一直無法接通。

戰友眼裡,蔣飛飛是高材生,大學畢業,但是一直在最艱苦的基層訓練。唐建平說,蔣飛飛17歲時以國防生的身份考入北京林業大學,2011年畢業後進入四川森林武警。在學校裡,蔣飛飛不僅是“學霸”國防生,軍事素質也過硬,年年帶隊比武會拿名次。

由於出警頻繁,雖然家就在省內,蔣飛飛一年也只有春節才會回趟老家。臘月二十七進了家門,初三就又告別家人返回隊上。今年出警尤其多,年後到現在,出警頻率“幾天一次”。

蔣飛飛去年結了婚,但還沒來得及在老家辦酒,原本計劃今年9月舉行婚禮。他的妻子,已有四五個月的身孕。

現在,換下來的衣服還泡著,戰友和家人,再也等不到他回來了。

蔣飛飛開啟職業生涯的時候,甘肅定西的趙耀東還只是一個14歲的少年。

後來的時間,趙耀東昇入高中,接著考入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但是他沒有去。

趙耀東的爸爸說,趙耀東拿到錄取通知書後還沒來得及體會大學生活就去參了軍,入伍後分到了涼山森林消防,成為三中隊一班的一名消防員。

到涼山一年多來,趙耀東還沒回過家。今年正月,趙爸爸夫妻倆到涼山探親,加上往返時間一共八天,每天能和兒子相處半天。“(他)上午請假,晚上六七點又回隊裡,(我們)只在附近轉了轉。”

趙爸爸清楚地記得,4月1日23時52分收到通知,“讓我們去。”

趙耀東是家中幼子,他還有個姐姐,去年剛出嫁。而他尚未成家,趙爸爸說,“對象都沒有。”

天津的學校仍保留著趙耀東的學籍。按計劃,今年9月退役後,趙耀東原本要回到校園。

19歲青年為滅火願賭命

和蔣飛飛同歲又都是四川老鄉的四中隊中隊長張浩,剛剛結婚不久,朋友圈的背景,是一張自己與妻子的結婚照片。

他的朋友圈都是工作信息,大多和執行的任務相關。

3月29日晚上,張浩更新了一條狀態:“這個點兒出發,心中五味雜陳,又是木裡。”在此之前,他發了一張照片,畫面裡,是一雙黑黝黝的手,配文說,“這得洗幾次才幹淨。”

發出這條狀態後,張浩和戰友們一道奔赴木裡救災前線,他們再也沒有分開。

“沒有分開”的戰友裡年紀最小的是王佛軍,出生於2000年7月的他,還不到19歲。年紀輕輕,但是他並不畏懼危險。

在網上廣為流傳的截圖裡可以看到,3月28日晚間,在一次出任務時,王佛軍發了一條朋友圈,照片有點模糊,他背後是熊熊山火,配文稱:“來,賭命。”

沒過2天,他奔赴木裡。

在趙耀東父親接到那則通知後的2個小時,王佛軍的父親也接到了通知,他連夜從甘肅隴南動身趕往四川西昌。

2017年,王佛軍入伍當了消防員後,便沒有回過家。王爸爸只知道兒子一直在打火(撲火),“孩子很懂事,平日裡和家裡都是隻報好消息不報壞消息。”

來自山東臨沂的康榮臻亦是如此。他的姐姐康揮說,20歲的弟弟聽話懂事,“弟弟平常有什麼辛苦都不會跟家裡說,勞累或者扭傷,打電話時都不說,只是問候和關心家裡。”

康榮臻讀完中專後選擇去當兵,家裡面也都支持。期間他還跟家裡商量,決定留在部隊再幹兩年,補貼家裡,還打算買房,成家立業。

自從康榮臻去當兵後,康揮已經2年多沒見到他了。康榮臻犧牲前不久,姐弟倆還商量著一起去爬長城、看故宮。

家人再也等不到問候電話

孔祥磊和康榮臻同是四中隊三班消防員,年長康榮臻9歲的孔祥磊,已經戰鬥了12年。

這次去火場前不久,孔祥磊曾返回雲南老家探親,待了不到一週。3月25日,他又回到了木裡。

3月30日18時許,剛出完3天任務的孔祥磊和母親通了電話。第二天一早,孔祥磊接到命令再次趕赴火場,這是他探親返回後第二次參與救火。

孔父說,兒子去火場那天,朋友圈沒有更新任何動態,最後一條朋友圈的內容停留在前一天下午,他在部隊煲雞湯。

喝雞湯的人中不知是否有同班的楊瑞倫,但緊接而來的滅火任務,楊瑞倫身在其中。

23歲的楊瑞倫家住貴州省麻江縣。父親楊星禮說,楊瑞倫初中畢業後,在加油站上過一段時間班,一個月有6000元收入,但他的夢想是當兵。

2017年10月,楊瑞倫應徵入伍,成為一名消防兵。入伍的前一天,他騎摩托車帶著父親楊星禮從農村老家到縣城,花了6000元,給二老各買了一部手機。入伍後,楊瑞倫每個禮拜給家人打一次電話成為了約定。“他在電話裡說經常要上山滅火,過年後到現在至少去了七次。”

3月30日22時左右,楊瑞倫正在和父親視頻聊天,突然說:“爸爸,山上又起大火了,不跟你聊了,我們馬上要上山救火。”

以往楊瑞倫上山救火,回來都會給家人發救火的照片和視頻。這次,家裡人沒有收到他的信息。

楊星禮說,兒子在救火中犧牲了,“是英雄。”

怕家人擔心 不說當消防兵

這場大火中,帶著孔祥磊、康榮臻、楊瑞倫前行的是他們的副班長汪耀峰,他20歲入伍當兵,在四川森林消防總隊涼山州支隊“打火”6年。

剛入伍的時候,媽媽說“幹兩年就回家”,他說要再努力幹幾年。

入伍前幾年,他從來都只和家人說自己在當兵,不提消防兵的身份。

汪耀峰兄弟姐妹三人,他是老二,還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

他沒結婚,也沒有女朋友。媽媽心裡著急,催過好幾次,每次汪耀峰都說,再努力幹幾年,幹完這幾年再說。

汪耀峰上次回湖北孝感老家還是2018年6月份。還是跟以前一樣,“勤快、體貼人、愛乾淨”,帶了幾條煙、幾瓶酒給爸爸。在家裡待了20天,就是不談工作。媽媽問起來,也只是說部隊挺好的,生活也好,吃得也好,也不累。“其實我知道他很累,他是怕我擔心,說過‘我當兵走的是正道’”。

3月30日上午,汪耀峰和隊友又出門“打火”。回來後按照以往的習慣,他和弟弟聯繫了一次,說下午還要去“打火”,隨後又趕往火場。

這次出發的消防員中,大隊政治教導員趙萬昆是最年長的,今年38歲。 他哥哥說,趙萬昆入伍已經快20年。儘管距離老家僅幾十公里,因為在部隊時間緊張,他基本一年只回去一兩次。

這一離開,趙萬昆留下了年邁的母親、尚在讀小學的女兒以及回不去的家。 哥哥數度哽咽,“弟弟做事非常有擔當。”

用照片報道火場 卻沒留下自己的身影

被火團吞沒犧牲前,來自成都的代晉愷是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機關警勤排的新聞報道員。“認真”“努力”“從不抱怨”,是同事和家人給予他的評價。

“周振生:愷哥,又著火了!然後我就換衣服走了……今年第14場!”代晉愷的朋友圈最後一條動態,定格在3月5日14時57分,記錄了他今年參與的第14次撲火。配圖裡,他坐在後車座上,左側後視鏡中,映出隊友周振生的橘黃色消防服。

代晉愷是“跟團作戰”的消防報道員,每次有火情發生,他總會第一時間,挎上相機、帶上紙筆,前往現場。

“代晉愷沒有生活”,是生前好友的評價。他朋友圈裡轉發的,多是森林火災救援報道,及在火災一線撲救的內容,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工作以外的內容。

因通訊員身份,代晉愷在當地媒體圈裡小有名氣。

4月2日下午,一位供職四川當地媒體的記者回憶,代晉愷常會在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從現場回傳素材,“他經常為自己的稿件得到刊發和推送,而驚喜”。

就在涼山木裡森林火災發生時,他像往常一樣,給平日熟絡的媒體,進行了消息通氣,並留言說,“木裡縣著火了,我現在出發去現場,一有情況就和您聯繫”。

3月31日9時19分,他給幾位當地媒體記者,回傳了幾幅現場照,但因現場網絡信號差的原因,那篇通訊稿,始終未能傳回。

“我拍了火線照片,就發給您”,成為了他最後的“遺言”。

4月2日下午,代晉愷的母親獲知消息後,難掩悲痛。作為家裡獨子,他從未向父母抱怨過,每次通話,都會詢問家裡情況,被反問何時找女朋友、工作累不累時,他輕描淡寫地應一句,“啥都挺好”。

3月4日,他在朋友圈裡,發了條火災現場,濃煙滾滾的視頻,“第一次體會到煙把自己包圍的感覺,令人為他們捏了一把汗”。

代晉愷用相機記錄下了隊友工作狀態:他們的臉上、身上、鼻子裡全是黑灰,一場火撲滅,他們累癱,席地而睡。照片裡,唯獨沒有他的身影。

在同事提供的一張3人合照裡,代晉愷與同事站在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門口。他一頭短髮,右手搭在同事肩膀上,左手擺出“6+1”手勢。那一刻,他嘴角上揚,露出了潔白的牙齒。

林草局局長遇火情第一時間奔赴現場

這次犧牲的3名地方幹部群眾中,有一位是涼山州木裡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楊達瓦。

木裡縣林草局副局長劉興林告訴記者,楊達瓦畢業於西昌林業技校林業專業,1991年參加工作後一直在基層,曾擔任林業辦公室主任、麥日鄉武裝部部長、李子坪鄉鄉長,最後回林草局當副局長兼副辦主任,目前擔任局長已兩年。

“他畢業於林業技校,能把自己所學知識應用於實踐,平時對林業業務很精通,對量林面積等工作都非常熟悉,在我們這裡算專家級別的領導了。”劉興林的辦公室樓上,就是達瓦局長辦公的地方,“晚上總能看到他在加班。”

除了工作負責,達瓦局長對待同事們也非常好,有職工家裡父母生病,他會親自去看望,自己掏腰包幫助職工家屬看病。“單身漢的生活,他也安排得很好,為我們佈置住處,添置家電。”

劉興林說,今年春節期間,自己隨達瓦局長去木裡縣退休老職工那裡慰問,老職工們看到他都非常激動,都說達瓦是藏民家的好兒子。

而每次火災發生,達瓦都會第一時間奔赴火災現場。

2月10日,木裡縣三角亞鄉發生了森林火災,“我們趕到木裡縣時,達瓦局長已經帶領撲火隊趕赴現場。回來後,他把腳上的黃膠鞋脫了,我一看他的腳底板全是泡,腳已經爛了。”

3月30日17時,木裡縣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呷龍接到了雅礱江鎮的煙點監測反饋。18時,確認雅礱江鎮有雷擊火。負責後方調度的呷龍立即通知林草局局長楊達瓦和其他部門的人員。

呷龍告訴記者,3月31日4時,楊達瓦和同行的應急辦副局長連夜趕到立爾村村委會,達瓦局長帶領著救火隊伍上山,“中午12點半的時候,我接到了達瓦的電話,他告訴我他已經徒步到火場了,讓我做好後方調度工作,也幫他督促下林草局的工作。”

“誰都沒想到,這是他打給我的最後一個電話。”(記者 程亞龍 王洪春 康佳 李一凡 王文秋 王瑞文 付松 張惠蘭 周世玲 張熙廷 孫釗 實習生 曹夢怡 王佳珺)

圖片/(除署名外)受訪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