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今后我国的粮食必须走企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你怎么看?

桂农通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仅能满足自给自足的需要,这是客观事实,因为粮食价格较低,农民种出来的粮食根本不能挣钱,甚至是亏本。而粮食生产走向企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后,能够使得产品附加值得到提升,同时很大限度的节约生产成本。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粮食生产规模化后,种子、农药、化肥都是成批量的购买,可以直接从厂家购买,省去了中间的差价,这就叫量大从优。

生产的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很多人都在担心甚至很排斥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一方面担心自己丧失土地,另一方面于心不甘,认为自己种地挣不到钱,交给别人后,反而肥了别人的腰包。

这里不得不说明,根据现在的土地政策,土地的承包权一直都掌握在咱农民手中,只是经营权可以流转,并且是自愿,根本就不会存在丧失土地一说,国家说了三十年不变样。其次,按照一贯的生产方式,每家每户守着一亩三分地,投入和产出根本不成正比,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丢荒地越来越多,农民要生活,不得不进城务工,为了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通过自愿流转,使得生产更加规模、集约,未尝不可呢。

粮食生产企业化,使得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成为可能,提高了生产效率;产业化经营,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农民还可以以土地入股的形势成为合伙人,这些都是可行的,另外,企业化和规模化后,还可以促进农村就业。


Power泡儿


现在有人在尝试一种土地托管形式,是由一家“农业服务”公司为许多连片的农户种地,统一品种,统一管理,农业服务公司投资农业机械。这种方法部分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同时将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外出打工。这种方法值得探讨。土地流转是双方都愿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出价低农民不愿意,高了流转土地的企业就无利可图,目前来看,集约化经营的成本比个人种地的成本还高,一是因为农民自己的人工不搭钱,二是农业生产还是用工密集型的经营,无法全部实现机械化。另外,很多流转土地的人就是冲着国家的农业补贴来的,流转几百亩土地,就挣国家给的那点钱,实惠都落到少数非农人手里,让一部分不干农活的人先富起来了,并不能带动农民致富,也不能增加粮食产量。

最后,农村走企业化,规模化,产业化这只是一个方向,但是发展还是需要大力发展工业,只有将一部分将从农业中解脱出来,在工业中,在城市中找到自已的生存之道,民生问题解决了,后面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以工补农”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之于农村发展村观经济,农场主经济,”土地流转”等等这系列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标峰理评论


农业走什么路?一,以农民为主,培养能吃苦的年青人。二,走集体合作社,国家补贴肥料种子农药。三,规模化统一流转,统一管理,统一回收。四,县级领导包村下农村,大公无私做实事。五,提高农民退休金,降底城市高工资退休金。六,设立以村镇县省公立医院,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七,提高教育素质,德智体全面教到,提高老师教育,不合格的老师不准上岗教导。


用户1719423786620


中国的农业必须走企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的路子!鼓励和支持企业家向农村发展和投资!建立农场主制度,把国家的士地租给农场主经营!农场主按市场需要和国家需要种植农作物,并由国家负责收购!把农民变成农场工人,和城市工人一样,月月拿工资,享受和工人一样的医疗和养老待遇!


蒋理667


走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康壮大道最好,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让全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天心自静平


个人观点: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解放农业生产力以适应现代机械制造、科技技术进步等的角度出发,应该调整现代农业生产关系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农业生产总体规划安排:在平原地区还是走集团化、机械化、甚至智能化的粮食作物生产好!山区丘陵地带可重点发展畜牧、养殖业、林业、林果、蔬菜业,沿海水泽地带以水产品为重点等,集团公司以国有为主导。农民变员工(没工作的可享受集团内低保待遇,鼓励农民积极应聘于集团内的各个劳动岗位),为农民员工提供免费公有制住房,以解决农民吃饭、养老问题,同时也释放了因空心村占用的大量耕地,也可改善村风、村貌等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及环境等。


石筑路者


种粮郊益低不是规模小的问题,而是低产低价的问题。挣不到也不是单家独户的问题,也是低产低价的问题。如果低产与低价的问题不能解决再大的规模也不行。再则大规模化之后,之前的单家独户又往哪里去,二十一世计是个智能化时代,各行业生产又被智能所取代,数亿万农村人就靠百十元的农保能保生计吗?所以我认为规模化生产不可取


用户7826567498171


随着社会的发展,你把地分的一亩二亩一块,种每年需要七到十个工作日,每亩收益在三百至六百之间(种粮,一般情况丿。效益不抵三分之一的工钱,还有找挨累的吗?九零后还有种地的吗?所以分田到户应在权益不变的前提下适度调整,真正关心粮食安全,而不是唱高调,报水灾。农业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机械化,不服早晚得服,不管蹦多高。


Mrfarmer539


农地走企业化符合国情但企业化不能种经济林和发展农家乐只能种小麦大豆稻米玉米等等不然企业化都成空淡了

经济作物只能给以前只有一两亩地的农户种这样国家的粮食就安全了

粮食企业化就好国企来作另外化肥厂也给粮食国企这样国家的粮食才能有保证。


用户7723574836112


凡事都要因地制宜切不可一刀切,希望中国的农业不要毀在伪专家的手里!这种人为了自己的政迹丧尽天良,让国家和农民损失惨重,希望国家以后出台政策前要举行听证会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